X
新闻网

常州晚报 江工学子在多所高校做了一项调查调查: 近7成受访者认为师生关系不和谐 部分高校教师苦恼和学生主动沟通难

葛金华 陈燕华 韦骋子 王芳《常州晚报》2009.1.12发布时间:2009-01-12

   近来高校师生关系恶化的极端例子时有发生,中山大学老师打骂、侮辱学生,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冲上讲台砍死老师……尽管高校师生关系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是高等学府里的师生关系竟然要发展到打骂、甚至命案的地步,确实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究竟这里发生了什么?是不是高校师生关系真的如此恶劣?江苏工业学院经管院学生记者就此向在常高校的老师、学生发放了500多份调查问卷(其中老师100份),力图通过调查揭开其中奥妙。
    调查显示,95%以上受访者没有在课堂或生活中遭遇过师生冲突,这说明极端事例毕竟是少数。但是,这并不说明当前师生关系就完全没有问题。调查也显示,69%的师生认为如今的师生关系不和谐甚至恶劣,或者是对这一问题持无所谓态度,只有22%的师生认为当前的师生关系还算可以。
学生观点:
    不期待老师“爱生如子”,但“逃课、课堂睡觉”不都是我们的错
    “你喜欢哪一类的老师”调查中,70%的学生喜欢有学问、知名度高的教师授课。而在上课“幽默风趣”和“爱生如子”中,他们更加倾向于前者。河海大学一位学生说:“爱生如子的年代已经远去,我们也不需要老师那样做,课上得好就是好老师”。另一个“雷人”的结果是,居然只有8.5%的学生经常与知名教授接触,且一般都是指望考研的学生才如此主动。还有一部分学生偶尔接触到一些“心仪”老师也只限于上课见面,下课闪人。很难有机会和好老师在课余交流是一个方面,学生自己没这个意识是另一个原因。不过大多数学生却很理解,认为好老师自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上课只是这种老师众多社会责任中的一个。
    另外,调查中,部分学生指出“逃课、课堂睡觉”等不文明现象出现在高校课堂里,与“有些老师教学水平很低,根本不适合当老师”也不无关系,不都是学生的错。
现象分析:
    近四成学生认为辅导员“不合脾胃”,与班主任淡出相关
    大学不比高中,大学生都是远离父母、背井离乡来求学,而照顾与引导学生的责任都落到了辅导员老师的身上。调查显示,72%的学生希望辅导员不仅能在生活上多和他们沟通,而且还要成为学生和专业老师、学生和学校管理当局之间进行沟通的最佳桥梁。但是,调查显示,接近四成学生认为辅导员对他们没有任何帮助或者基本没有帮助。“在我所了解的辅导员中,他们只负责管理学生的一些日常事务,而我们却希望他们能在学习、生活上做一些全面的深入指导”,一位大四男生不无遗憾地说。
    在常高校一位教师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目前大学多实行完全学分制配合辅导员制,以往的班主任制逐步退出与弱化,一个辅导员要管理200个左右的学生,往往其专业与所在系部不对口,难以在学业生活上与学生作深入的引导。这样,大学生感觉近在咫尺的辅导员老师“不合脾胃”,也便自然而然。
教师困惑:
    与学生主动沟通难,师生关系到底谁该主动?
    在对老师的调查中发现,有七成老师对学生上课睡觉、逃课表示担忧,怕他们错过重要内容。其中,有65%的老师表示他们曾尝试与学生进行某种交流,去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部分老师在沟通中解决了师生间的误解,但一方面老师主动沟通后,深表遗憾,觉得不是所有的沟通都有效果。
    在回答“对大学师生关系,你有什么话想要告诉老师、学校或主管部门”这个问题时,学生答案惊人的相似。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够平等对待同学、改变上课呆板的模式、多和学生开展沟通交流。这显然与80后、90后大学生普遍持有的“想在大学有所成就,主导权应在学生”的观念背道而驰。因为,学生既然早就意识到,在大学的发展主要依靠自己。但却在师生关系上不愿意采取主动,一味要求老师改变、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