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闻网

江苏教育报:将红色基因深植学子心间——常州大学打造红色文化特色纪略

陈宇豪 江苏教育报 第1版:教育要闻 2019.8.23发布时间:2019-08-24

30场红色电影进校园,30位馆长走进课堂讲述红色故事,中国共产党30种革命精神展……近来,常州大学校园里弥漫着“红色氛围”,青年学子与红色英烈进行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该校举行的首届“红色五月铸魂育人”系列活动,集中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用最贴近的方式走入大学生心田。

今年2月,常州大学召开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党委书记陈群正式提出:要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富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基地,把红色文化打造成常大顺应新时代党建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的又一发展特色。“红色五月铸魂育人”系列活动,正是常州大学打造红色文化特色、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宣示了该校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决心。

活动创新让思政课燃起来

从4月底开始,常州大学每晚放映一部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红色电影,组织近万名大学生分批观看。观看的红色影片有反映建党建国建军题材的《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建军大业》等,有反映早期中国革命题材的《辛亥革命》《秋收起义》《长征》等,有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太行山上》《百团大战》《平原游击队》等,有反映解放战争题材的《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之平津战役》等,还有反映英雄模范人物题材的《张思德》《雷锋》《焦裕禄》等。

尽管影片中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早已耳熟能详,但重温后,大家更能体会那艰难而催人奋进的岁月。“从过去单一的理论教育到‘可听’‘可视’,红色电影进一步提高了我们接受红色教育的兴趣。”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学生洪铃曼表示。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川、江苏等12个省(市)的30位纪念馆馆长在“红色五月”走进常州大学的课堂,分别为青年学子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红船精神》《弘扬红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周恩来在梅园》《常州三杰的革命故事》等红色故事。其中,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朱军为大学生们讲述的是红岩精神,他以红色故事为切入点,将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学生们边听边做笔记,结束时现场掌声不断,很多学生都意犹未尽。“常州大学的这次活动开了全国高校先河,让青年学子了解更多英雄模范人物事迹,从而引领和塑造大学生价值观。”朱军对记者说。

“常州大学会将‘红色五月’打造成红色品牌,让红色基因生动鲜活地深植学生的心中,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表示。

“15551 ”课程构建思政工作大格局

5月9日,一堂特殊的思政课在常州大学进行,陈群给信息数理学院大一的184名学生上了一堂主题为《弘扬“五四精神”,争做时代新人》思政课。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常州大学全体校领导及学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至少两次为大学生讲思政课,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讲党情国情社情,回答大学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将此举措制度化和常态化。这也是常州大学“15551”思政课程改革方案中的明确要求。

所谓“15551”,即学校相继出台的1个《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意见(2016—2020年)》,5个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的配套政策保障方案,5门本科生课程改革方案,5门研究生课程改革方案,1个试点学院(华罗庚学院)课改方案。

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华向记者介绍,整个方案从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教学团队和思政课网络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开展综合改革,建构“课内专题式理论教学+课外在线交互式学习+校外融入式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模块化教学法,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和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

同时,常州大学还邀请学术专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道德模范、革命后代、历史亲历者等走进课堂,以红色文化为载体,推进教学内容、方法、团队与资源的系统改革,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价值体系转化,并通过专题讲座、在线教学、情境教学、访谈教学、现场教学等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的“四个结合”,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红色思政育人模式。

平台助力 夯实红色文化研究基础

前不久,常州大学“红色基因传承社”正式成立,189名大学生开始了全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采集行动,他们将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通过讲好红色故事,打造饱含红色元素的校园文化,营造传承红色基因的校园氛围。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刘子玄是“红色基因传承社”的一员,他将家乡内蒙古呼和浩特当地红色主题纪念馆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带回了学校,为学校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常州大学朱成山教授领衔的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与一大批红色文化纪念性场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数据库提供科研支撑与智力保障。红色文化纪念性场馆则通过常州大学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学术研究和学理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提炼,提高了学术研究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双方借此实现了“双赢”。

“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既能为大学生提供不可或缺的营养大餐,也将是高校积累的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朱成山告诉记者,为夯实红色文化研究基础,盘活各类红色文化档案资源,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计划完成对张太雷纪念馆、瞿秋白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雨花台烈士陵园、常州市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各类数据的采集与储存工作。2018年以来,已经累计采集整理了200万字的文字资料和2万张图片资料,从而让常州成为全国首个拥有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城市。“我们将力争通过5年时间,让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总存储量达到文字资料1000万字、图片资料10万张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平台。”朱成山说。

除了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常州大学还成立了全国高校首家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全省首家部校共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地群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思政工作平台。学校还积极开展校地共建活动,成立了常州市红色文化宣传教育阵地联盟、红色文化研究践行基地等。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编印发行的《红色文化研究动态》,在全国高校发出了传播红色文化的响亮声音。


江苏教育报:http://epaper.jsenews.com/mp1/pc/c/201908/23/c675981.html (编辑 包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