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闻网

周有光文学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周有光文学院师生/文 周有光文学院师生/摄发布时间:2022-05-04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4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周有光文学院组织全院师生线上、线下开展学习活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学院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实际畅谈感想,表示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党总支书记 焦洁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进一步指引了方向,增强了信心、决心和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自觉追求,涵养个人德行;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心怀‘国之大者’,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不断精进自身业务能力,牢牢把握青年成长的规律和教育内在规律,启迪学生心智,滋养学生心灵。


党总支纪检委员、副院长葛金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人民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让我们再次深刻地学习和认识了我们党和国家办好一流大学的决心、信心和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古籍和文献方面的论述中,我倍感亲切、鼓舞和振奋。从国家领导人角度提出要保护古籍,发挥古籍的功用,做好古籍数字化,这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这对我们同样以江南文化惜见文献为收藏、研究和传播方向的科研工作者来说,真实感受到了责任重大。特别是涉及到江南红色文献,我们正带领学生在做“江南红色交通站”文献收集整理和研究,定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收集全、利用好,更好地通过数字化,实现更大更广的传播,为红色基因的有效传承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专业负责人、教工党支部书记 付用现: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认真学习,我有三点深刻体悟:高校教师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责无旁贷,高校教师必须是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涵养德行的“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要把教育事业作为个人的终生追求,“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高校教师一定要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以大爱之情为国家教育事业贡献毕生之力;中国的教育事业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教育的每一件事,才能积少成多,成就中国建设大业。我们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学工办主任 顾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嘱托,字字千钧,振奋人心,同时也给高校学生思政工作提出要求,指明方向。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创新工作方法,贴近学生实际,用心、用力、用情、用爱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在育人过程中启润心智、培根铸魂,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兼职组织员 蒋莉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对新时代高校教育事业和高校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他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提供答案。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应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不断用理论和知识武装头脑,创新工作思路,探索符合实际且卓有成效的工作模式,以我涓滴之力,为学校基层党建贡献自己的智慧,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千顷澄碧。


民主党派人士 陈荣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这告诉我们,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又要涵养德行。因为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和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青年教师 王春晓: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而又具体细致,振奋了我们的精神,也指明了我们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我一定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精研专业、涵养德行,以学术造诣启迪学生智慧、用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清澈的爱融汇在对事业的追求中,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精神更好地呈现于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青年教师 薛欣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的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经常接触古籍,切实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熟悉与重视,联系前几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说明古籍的整理和保护工作一直是国家非常关注的一项事业,这些都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融入历史语境,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辜负时代嘱托,完成时代使命。


青年教师 储小静:作为一名青年高校教师,我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进一步坚定了自己扎根大学、站位一线的信念。尤其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留学生线上授课过程中,我更加认识到克服无法“面对面”的阻碍,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感。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既是新时代的奋斗者,又肩负着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历史重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如沐春风,充满干劲。


汉语184班 袁佳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让我备受鼓舞,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会时刻牢记自己身上的使命与担当,努力学习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脚踏实地、勇于实践,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应当在最美的青春踔厉奋发,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汉语192班 何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青年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要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我们学生党员更要主动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踏实担当作为。把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用担当践行“青春向党”“堪当重任”的誓言,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需要时刻突击在前,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


汉语191班 黄敏: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我深有感触。重教育才乃国家之根本,教育兴则国家兴,爱学习的民族一定是个有希望的民族。我们青年一代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青年,立志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齐心共圆中国梦。


汉语201班 王晨:听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后,我心中感慨万千,久久不能平复,那是一种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感、责任感。我们青年是新时代红色征途上的栋梁、先锋,只有不怕苦、不畏难、定住心、迈开腿,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爱转化为刻苦读书、深入实践、求真本领、学真学问,才能携手砥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汉语201班 徐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讲话,我感触颇深。我们要坚定信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不仅要向前辈、榜样学习,更要成为他人的榜样,争做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做出贡献!(通讯员/潘玙 审核/焦洁庆 编辑/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