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闻网

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第16期 “大思政课”的生动教材——新四军云岭军部旧址

马克思主义学院 董盼盼 文/摄 发布时间:2022-10-27

近日,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新华网作为媒体支持,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第16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了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讲解员汪慧娟担任讲述人,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斌教授,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史永平担任点评嘉宾。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福建龙岩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活动。


汪慧娟以《新四军军部在云岭》为题,讲述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云岭旧址的故事。她指出,新四军云岭军部旧址是抗战时期新四军军部驻扎在云岭期间留下的军部司令部、大会堂、中共中央东南局等12处主要旧址。作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之一、中国近现代八大重要史迹之一,新四军云岭军部旧址是宣传革命传统的良好场所与珍贵的实物教材,生动地展示了当年新四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再现了当年新四军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


张斌在点评时认为,汪慧娟声情并茂地解读了新四军在泾县特别是军部入住云岭后两年零五个月的战斗故事,再现了当年新四军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让我们再次重温了烽火硝烟的斗争岁月。她的精彩解读与宣讲,就是一节生动的大思政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四军军部入住云岭后的革命贡献。


史永平点评时说,汪慧娟在讲解中巧妙地将陈毅元帅诗词和宣纸生产、《新四军军歌》诞生等历史典故以及旧址介绍有机结合,避免了平淡的、就事论事的讲解形式,让革命文物所蕴含的思想内涵鲜活生动起来,更具有艺术感染力,使得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在聆听革命故事、走进新四军历史中激发了情感认同、激活了红色基因。


据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活动从今年5月4日开讲以来,已经连续举办16期,共有全国16座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16位优秀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16件重要的革命文物故事,由32位校、馆著名点评人进行了精彩评论,多家单位组织收看和学习。本活动将继续融合馆、校优势资源,强强联合互补,真正把“馆校合作 共育新人”的联盟使命落到实处。(通讯员/陈虎腾 审核/朱成山 编辑/孙悦)

张斌和史永平点评《新四军军部在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