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学校召开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副校长晏成林出席会议,产学研合作处、能源化工行业创新处、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石油化工学院、药学院、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旨在通过赋权改革激发科研活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与高质量发展。
晏成林主持会议并介绍改革背景。他指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科技成果转化堵点的重要举措。当前,学校正着力构建“有组织科研”体系,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产学研合作处负责人就实施方案初稿进行说明,提出通过“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能。
徐守坤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是学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他要求职能部门与各学院提高站位,以机制创新推动科研范式转型,将实验室成果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形成“学科链—产业链”双螺旋发展格局。
参会人员围绕实施方案展开讨论。未来,学校将持续完善赋权改革配套政策,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通讯员/成晨 审核/马雪荣 编辑/张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