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闻网

常大学子实现化工类专业三大学科竞赛大满贯

石化学院 黄泽恩 黄薇 文/摄发布时间:2025-08-22

2025年,常大学子相继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斩获特等奖,实现了化工类专业三大竞赛全国特等奖大满贯。


5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新疆大学协办的“百子尖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大连举行。本届竞赛共吸引全国120所高校参赛,经初评,58支本科生队伍晋级总决赛。常州大学“侦查大队”(队员:张政、吴旭楠、崔蕾、陈薇、张越;指导教师:高晓新、石剑、黎珊)表现出色,最终蝉联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竞赛以“吸收稳定系统优化改造项目”为主题,设置数字建模、图形组态和操作验证等测试环节,重点考查学生在动态控制与组态建模方面的实践能力,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全国高校在智能化工、数字化工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而促进化工高等教育向智慧化、数字化、信息化转型,为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8月8日至11日,第八届“东方仿真·欧倍尔”杯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落幕。大赛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共吸引来自全国六大赛区366所高校的2400余支队伍踊跃参与。经过各赛区严格选拔,84所高校的252名优秀本科生晋级总决赛,在理论考核、仿真操作和实验实操等模块中展开激烈竞争。经综合评审,大赛决出特等奖12项、一等奖30项、二等奖42项。常州大学“分子跃迁者队”(队员:陆周源、冯鑫炜、祝子涵;指导教师:马江权、黄泽恩、张琪)面对覆盖化工原理理论、仿真操作与实验操作的综合性高强度赛程,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实验技能、默契的团队协作与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在众多强队中脱颖而出,蝉联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8月17日,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天津大学承办的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天津大学北洋校区落幕。从国内赛道七大赛区456所高校的2571支成功提交作品的队伍中胜出的72支参赛队伍和从国际赛道胜出的1支参赛队伍,在设计文档质量、工程图纸绘制、现代设计方法应用和现场答辩等环节中进行激烈角逐。2025年竞赛内容是“为某大型化工企业设计一座二甲基亚砜清洁生产的分厂,要求技术符合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求”。常州大学“砜硫队”(队员:常佩源、张皓博、许正梁、薛晴、谢露;指导教师:石剑、马江权、谢德华、周满、黎珊)凭借“以工业废气硫化氢为原料、双氧水氧化法制备二甲基亚砜”的清洁生产项目荣获全国特等奖。该团队以年产1.5万吨DMSO的分厂设计任务为题,紧扣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导向,在八个月的设计周期中完成了包括可行性研究、工艺比选、流程构建、设备设计与选型、自动控制、总图与车间布置、安全评价及经济分析在内的全流程系统性设计,并创新性地提出反应器结构优化、过程强化技术集成、高效分离技术突破和关键过程设备革新四大核心创新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对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的高度融合,获得评审专家一致认可。 

近年来,石油化工学院将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推行“赛教融合”模式,将竞赛内容深度融入课程体系与实践环节,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将企业真实需求融入竟赛,实现“真题真做”,通过“竟赛指导-工程实践-教学反哺”机制,有效提升师生工程素养。(通讯员/曹婧妤 审核/业绪华 编辑/庄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