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闻网

荣耀!九三阅兵现场的常大人

来源 宣传部 交汇点新闻发布时间:2025-09-03

今天(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并举行盛大阅兵,这是我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

常大人,现场观礼

常州大学朱成山教授在现场观礼

常州大学教授、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朱成山受邀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观礼。朱成山曾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2015年,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有幸参加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


“十年之后,能第二次参加阅兵仪式,心情非常激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阅兵式现场,我亲耳聆听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如何把伟大的抗战精神和抗战的历史认知,通过教学岗位传授给青少年一代,让他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依然有许许多多努力的空间,依然需要下一番大功夫,依然要从教学的实践中发掘新的方式方法。'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这一代人崇高的使命与无尽的责任。”朱成山说。


在这场展示国威军威的盛典中。常州大学两位学子在不同受阅方阵中挥洒青春汗水,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分秒不差:他用脚步丈量对祖国的忠诚

清晨的天安门广场,国旗护卫仪仗方队作为第一个受阅方阵,率先通过检阅台。在这支威武的队伍中,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2023级表演专业学生倪启峰目光坚毅,步伐铿锵。

第四排从右至左第七个为倪启峰 

在常州大学求学期间,倪启峰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课堂上,他细心揣摩每个表演细节;运动场上,他在跳远和接力项目中屡创佳绩;校园活动中,总能看到他忙碌而专注的身影。这些校园经历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的团队协作意识、纪律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后来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9月,倪启峰暂别大学校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开启了军旅生涯新篇章。入伍后,他刻苦训练、积极进取,新兵阶段3个月便荣获“先进新兵”称号。2025年2月,凭借优异表现,倪启峰通过层层选拔,光荣入选参加阅兵任务。

图片中间从右至左第三个为倪启峰

倪启峰所在的国旗护卫队是阅兵场上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是唯一没有音乐伴奏、要自己踩鼓点的方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天安门广场旗杆下,他们需要经过两次队形变换、四次步伐变换。仪仗方队的正步步幅必须精确到75厘米,误差不能超过1厘米。


训练期间,倪启峰和战友们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训练。盛夏时节,他们顶着烈日练习军姿,汗水浸透戎装;反复磨练正步动作,磨破了多双战靴,脚底的水泡破了又起,起了又破。每一个动作都要经过千锤百炼,确保达到分秒不差、米秒不误的参阅标准。


如今,历经数月的严格训练和多次合练彩排,倪启峰以挺拔的军姿、铿锵的步伐完美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风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两次“暂停”:她用信念跨越6年之约

9月3日上午,阅兵场上,一抹飒爽的英姿格外引人注目。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学生吴梦怡所在的女民兵方队,是第一次出现在以抗战胜利为主题的纪念大会上的民兵方队。今年4月,吴梦怡经过省选拔后历经三轮淘汰正式入选女民兵方队,而如今她身着戎装,每一步都踏得坚定有力。这一刻,她等了整整6年。

橙色箭头所指为吴梦怡 

这位性格开朗的常州姑娘,成长轨迹里藏着朴素的报国种子——因父母工作繁忙,她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童年时总依偎在爷爷膝头看抗战连续剧,听爷爷讲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军人的坚守与信念。“爷爷说‘当兵就要当能打仗的兵’,这句话我记了十几年。”


大学期间,她和千千万万普通学生一样,在多元生活中寻找热爱:担任校自律中心和材料学院团委新闻部干事,在楼兰剧社排练话剧时为一句台词琢磨到深夜,是材料院女篮赛场上挥洒汗水的主力,也是奕仙棋社里与伙伴切磋棋艺的“高手”,还和朋友尝试创业。这些看似平凡的经历,实则锻炼了她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抗压心态。

“既然是自己想干的事,就绝不会允许自己成为逃兵。”这是吴梦怡在选拔时经常讲给自己听的话。2021年3月,她毅然暂停学业,光荣入伍。在部队的两年间,她在泥潭里匍匐、在烈日下越野,锤炼出“掉皮掉肉不掉队”的意志,也培养了严格的纪律观念和顽强的战斗作风。2023年3月退伍返校时,她的迷彩服上还留着训练磨出的痕迹。“部队教会我的,是‘坚持’两个字。”


2025年初,当阅兵选拔通知传来,吴梦怡再次按下“暂停键”,向学校申请延长学制至22级,全身心投入阅兵选拔训练。“训练场上每个人都一样拼,有时因为动作不标准被教练纠正到腿软。”她坦言,从最初“抓住追梦机会”的激动,到中途“不确定能否上场”的忐忑,再到最终锁定位置后“生怕一个失误就失去机会”的珍惜,支撑她的是爷爷那句“军人不能后退”的嘱托。

前排从左至右第三个为吴梦怡

训练场上,吴梦怡曾因踢正步过度脚后跟老茧长了一层又一层,刮掉后贴上膏药继续练;也曾在淘汰边缘时躲在宿舍楼道里偷偷哭,却在擦干眼泪后对着镜子喊“再来一遍”。“我不是天生的‘标兵’,只是比别人多练了几遍。”如今她和战友们一起走过长安街这场跨越六年的青春约定不仅是她个人的成长礼更像一面镜子照见每个普通人心中的“小目标”——只要心怀热爱、坚守信念平凡的脚步也能走出不平凡的轨迹。


青春最美的模样就是与国家需要同频共振,倪启峰与吴梦怡用阅兵场上的正步踏出了常大学子的担当更踏出了中国青年的回答:强国路上,有我们!


从1931年到1945年,14年浴血奋战,14年艰苦卓绝,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中国人民视死如归、血战到底,迎来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伟大胜利。80年过去,山河重振,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巍然屹立,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伟大的抗战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审核/薛冰 编辑/庄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