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在改革中“突围”——地方大学寻变之常州样本

   发布时间: 2017-06-26

在改革中“突围”:地方大学寻变之常州样本

本报记者王海平常州、南京报道

导读今年江苏的招生改革,将本二、本三批次进行合并,使得考生可填报院校志愿增加,可以更有底气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同时,也促使学校的专业结构布局要贴近考生和家长的需求,更接地气。

  

20175月初,常州大学迎来建校39周年。同时,也迎来了另一个关键时间节点:申报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如果申报成功,学校将获得许多方面的建设资源,并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常州大学校长陈群教授认为,进入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对于地方高校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是地方性大学突围的关键。

作为一所省属地方高校,常州大学不断寻求产学研的突破,诸多指标排名江苏高校平均水平之上,是近几年来江苏地方高校发展中的亮点。其经验值得很多地方高校借鉴。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改革,适应发展,又如何看待当下的高校改革等热点话题,常州大学校长陈群教授近日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

争取更多优质生源

21世纪》2017年高考已经结束,江苏调整了录取批次(将本二、本三批次合并),会对江苏籍考生产生什么影响?

陈群:从常大的实践看,近几年随着学校知名度的提升和专业结构的优化,生源质量不断在上升。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生源多元化,大约有2/3的生源来自省内,还有部分国外留学生。

目前我们的招生还是执行计划指导,由省教育厅统一安排,总量平衡。今年我校新设新生“青果奖学金”,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

今年江苏的招生改革,将本二、本三批次进行合并,使得考生可填报院校志愿增加,可以更有底气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同时,也促使学校的专业结构布局要贴近考生和家长的需求,更接地气。

21世纪》:近10年来,江苏考生生源一直在下降中,为何没能迎来一个“宽进严出”的拐点?

陈群:总体上,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高教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相对而言仍较紧张。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上“985”、“211”大学;政府希望高校的所有毕业生都能顺利就业;企业希望高校毕业生第一时间能走上工作岗位,大家期待不一样,如何协调?如何既适应行政管理需求,又适应市场需求,很难。所以,中国高校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种方式的结合,要符合中国国情。

专业改革以市场为导向

21世纪》:前段时间某高校学科调整的事情社会议论不一,你怎么看?

陈群:过去,常大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技术学术层面,培养技术人员,解决专业问题。现在,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是开拓性人才、双创人才,就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把科技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从高校的角度看,要打破原有教育体系,培养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原有的课程体系就需要创新,这是高校亟需研究的课题。

高校需要跟随社会发展对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过去,学校属于行业管理院校,主要围绕石化行业培养人才。现在,我们围绕江苏的特色产业新增了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类等专业,这些是过去没有的;考虑到医疗改革和市场需求,我们与医院进行产学研合作,创办了护理专业;考虑到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新增了西班牙语等小语种专业,学生就业非常好。另外,我们以市场为导向,对不少传统专业进行了大类化处理,合并相似专业,这不会影响到招生名额。

产学研没有固定模式

21世纪》:作为地方高校,如何服务江苏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

陈群:常大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常州成长,所以传承城市文化是最为直接的。我们有不少学院,就是用常州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命名的,比如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华罗庚学院等。这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大学校园的弘扬传播彰显了常州的地方特色。

第二,我们的专业设置与常州和江苏近些年的经济发展高度吻合,并不时作出一些微调,所以学生毕业后在各个社会体系中能很快适应。

第三,是在社会服务和科技服务上进行互动,比如产学研平台、科技镇长团等,在服务地方的同时,也注意收集地方发展的需求,然后再进行技术改进;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大规模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更好地了解、融入这个城市。

第四,是利用高水平智库,服务地方政府,如法律顾问、产业顾问等。

这些年,常州很重视人才引进,高级人才来了之后的载体除了行业、产业外,我们还特聘他们到学校来担任企业教授、导师,这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创新舞台,人才更愿意留下。

21世纪》:高校这些年都在做“产学研”,你认为其中的痛点在哪里?

陈群:政府大力推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什么?因为有难度,否则政府就不要花力气去做这个事情了。

总的来说,我认为还是如何实现多赢,兼顾到各方利益。对高校来说,优势是在技术研究上,但是老师们认为好的,未必就适合市场;对企业来说,要尊重技术和知识,要有长远的眼光,有企业家认为某项技术一旦公开了,就可以直接“免费”使用;有的认为风险大,要等到产生效益后才付钱;对政府来说,引导是对的,但需要更细致,要更深入高校和企业,了解双方真正的需求,这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几次产学研对接会就能解决好的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我也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当时研发农药,写论文、跑部门等,很多感触只有你亲自体验了才知道其中的关键。总之,产学研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据实践不停地尝试,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贴近市场。

21世纪》:如何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陈群:教育和财政部门根据学生规模有一个生均经费(保运行),教育部门有各种专项(现在开始合并),高校的社会服务以及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等,学生学费和捐赠,这些是构成目前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另外,从省里的角度看,如果你进入全国百强省属高校,也会有建设经费支持。当然,在专利的申请与授予等方面,地方政府也会有一些支持。从国际经验看,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校友捐赠,我们目前还做不到。

    21世纪经济报道原文地址:http://epaper.21jingji.com/html/2017-06/16/content_64475.htm  (编辑 包海霞)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