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苏南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进入“决胜阶段”

   发布时间: 2018-05-14

  

中新网江苏新闻513日电(包海霞 魏佳文)“当前,苏南地区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进入‘决胜阶段’。未来三年,应采取有效措施如期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并且为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奠定基础。”512日,常州大学建校40周年举行发展大会,其中,苏南现代化理论研讨会“百家争鸣”,常州大学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原主任、教授宋林飞在会上如上表示。

“到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成为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从《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的指标体系来看,在2017年苏南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进程的评估结果中,44个三级指标及其目标值中的31个指标已经达标,包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互联网普及率等。5个指标将如期达标或基本达标,包括科技进步贡献率、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同时,少数指标相对滞后,如经济现代化指标,人均GDP目标值是18万元,2017年苏南区域总体达标程度为83%左右。为此,专家指出:苏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的难点与重点便主要是在经济现代化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与高质量发展。

苏南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53%左右,这是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标志。宋林飞对此解释道:“后工业化不是不要工业,而是工业化全面深化提档。”他坦言,后工业化将是苏南今后一个时期的常态,它面临五大挑战:工业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工业化遗留问题、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竞争、逆全球化。“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竞争来自国际市场,中国制造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中低端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扭转。”他尤其指出,相比发达国家,苏南制造业处在一个中低端向高端攀升的阶段,想要赶上“工业4.0”这趟车还有不少困难。

苏州的纳米材料与生物制药、无锡的物联网与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常州的石墨烯与晶硅太阳电池……诚然,苏南的制造业在总体上还未走出中低端的基本格局,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产业链与价值链处于高端的制造业已然出现。宋林飞认为,这些战略新兴产业的崛起成为苏南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应把它们建设成为国家级产业集群,使之成为苏南地区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引擎。他表示:“苏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是实体经济,在高端制造业。但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中端制造业也需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形成高端引领的中高端制造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整合苏南高校、研发机构等大批高质量的科技创新资源,将提高‘技术自给率’作为自主创新的基础。”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退,“人力资本红利”将成为苏南经济未来主要的增长点。对此,专家解读道:“‘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迫在眉睫,实现从劳动力驱动到人力资本驱动的转变,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而苏南正是我国高校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具有“人力资本红利”的丰富源泉。

宋林飞指出:“苏南发展人才创新经济,首先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对此,常州大学党委书记程纯接腔道:常州大学突出自主创新,全面推行“顶天立地”有效科研。“十一五”以来,常州大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7项,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科技项目253项。此外,成立于201512月的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已成为常州大学“文科腾飞”战略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将走出一条具有常大特色的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之路。

以宋林飞为首的一众专家表示,苏南教育现代化应注重将国际化、前沿化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这对于全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中新社:http://dw.chinanews.com/chinanews/content.jsp?id=32165&classify=zw&pageSize=6&language=chs(编辑 包海霞)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