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闻网

常州晚报:在常高校大学生成功求职记

李国建 包海霞 王芳 常州晚报 A12 学周刊 2013.8.9发布时间:2013-08-17

在常高校大学生成功求职记

    2013届的学子即将毕业踏入社会。就业是人生道路上面临的一次重要的抉择,尤其是今年毕业生总人数创历史最高点,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进入8月,学生们的求职状态如何?来自在常高校的回馈,不少学子已经找到属于自己的岗位,有的成为大学生村官,有的进入企业成为白领,有的考上公务员,有的考上了国内外研究生,有的成为一名教师,有的选择了自主创业。本报选取了部分毕业生求职路上的故事,与读者分享。

  求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信心,立足现实,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绚烂的明天必将属于他们!

  姓名:李国建

  学校:常州大学

  专业:自动化092班

  毕业去向:中海油上海分公司

  一进大学就开始进入就业准备

  上大学之前,我就从新闻上和亲戚朋友那里了解到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想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更困难,所以一进入大学,我就比较留心就业方面的信息。从大一到大三,每年学院专场招聘会我都会去做志愿者。同时我也和工作的学长学姐交流,了解他们工作之后的一些状况。

  大一时,我把主要精力花在学习上,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大二大三担任学生干部,锻炼自己的组织和交流协调能力。同时,我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和学科竞赛,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先后获得“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江苏赛区二等奖;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挑战赛华东赛区(第四名)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赛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二等奖等荣誉。

  经过三年的准备和努力,到了大四,我开始准备找工作。手中握着大大小小近70项各类表彰和获奖的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一开始,我根据自己设定的求职目标在网上投简历,也收到了一些面试的通知。在我们学校举办的各类专场招聘会中,我也去看了看,觉得还不错的私营企业也去投一下简历,然后参加面试,积累一些面试经验。就这样,过了几个月。终于,中海油上海分公司招聘的通知来了。

  面试的那一天,为了保险起见,我抱着自己大学四年取得的厚厚的一摞证书去参加面试。一进去,六位面试官就被我简历上丰富的内容和我手上的一摞证书吸引住了。他们问了我学习成绩、学生干部任职情况、参加的比赛和有何特长。我就结合自己的简历和手上的证书一一回答了他们。尤其是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挑战赛华东赛区(第四名)二等奖的那张证书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得到了肯定。因为这个比赛和我以后的工作方向相关,此外中海油每年招聘的新员工都会请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做培训,我的这张证书为我加了不少分。此外招聘要求上有一点文体特长优先,我在学校获得的文体方面的证书也为我加分不少。而学生干部的经历和较好的学习成绩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最后我顺利地进入了中海油上海分公司,完成了自己的求职目标。

  经过这个找工作的过程,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首先,对于我们这些非211、985重点高校的普通的本二毕业生来说,想找一份薪资待遇比较好,发展空间比较大的工作很难。

  其次,找工作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求职目标,有了具体合适的目标,才能够比较及时准确地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各方面压力,保持清醒、平和的心态,既不能为了应付家人和学校而随随便便找一份工作,也不能自视过高导致一直找不到工作。

  最后,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没有比较突出的才能,很难在求职中具有竞争力。所以应该好好珍惜大学四年的时光,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根据自己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掌握一些给自己加分的技能,考取一些社会和企业认可度较高的证书,参加一些影响力较大、企业认可的专业比赛,那么在最后的求职中才能够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常州晚报原文地址: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wb/html/2013-08/09/content_663755.htm (编辑 包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