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闻网

宜兴日报:苦读大地的语言,找寻大地的血脉 ——记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裴峻峰教授

赵 辉 宜兴日报 第03版:阳羡·人物 2013年7月11日发布时间:2013-09-18

苦读大地的语言,找寻大地的血脉 ——记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裴峻峰教授 

【引  言】

  常州大学白云校区的清晨,阳光透过薄薄的晨雾铺洒下来,给校园镀上了一层金辉。伴随着飞起的晨鸟,一辆自行车准时驶进校园。在机械学院的大楼门厅里,物业公司值班的小伙子习惯性地望向大门,像无数个清晨一样,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视线里,小伙子不用看时间也知道,七点一刻了。这个每天像时钟一样准时出现在大楼里的身影,就是我国石油机械领域“骨灰”级专家——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裴峻峰教授。

  穿越千沟万壑

  他曾是光荣的石油勘探工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

  一支《勘探队员之歌》是裴峻峰昔日努力耕耘的写照,唱出了他充满着乐观和不畏险阻的气概。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现在已近花甲之年,当年艰苦的石油勘探经历,如同最为宝贵的财富,令他无比珍惜。   

  “远看像是逃难的,近看像是要饭的,仔细一打听原来是搞勘探的。”裴峻峰笑着说起他的青春岁月。  

  祖国广袤的疆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因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勘探成了一大难题。西方一度宣称中国“无油”、“贫油”。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庆、胜利油田相继发现,我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而中西部地区、渤海湾盆地油气资源探明后,我国油气产量大为增加。“尽管那时生活很艰苦,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就是希望能找到更多油气,振兴祖国的石油工业,所以心情非常愉快,没有什么私心杂念。”——在今年59岁的裴峻峰心里,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找油,需要一颗勇敢的心。谈起找油,裴峻峰还是那么神采奕奕。“年轻同志需要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虽然条件差点,但让人终身受益。”1972年,恰逢江苏省第五普查勘探大队到宜兴招工,高中刚刚毕业的裴峻峰怀着一腔热血,毅然报了名,离开老家丁蜀,来到了广袤的苏北平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石油勘探工人,开始了他的石油人生之路。  

  这是穿越千沟万壑,苦读大地的语言;这是找寻大地血脉,引领石油在荒漠里行走。裴峻峰说,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人就住在井场,住的是芦席房,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柴油机轰鸣声。  

  他回忆起当年在泰州秦潼勘探石油,那里水网密布,没有现成的道路,上千吨的设备、钻具要靠汽车运到临近的码头,再通过登陆艇运到井场的临时码头,由起重机加上手拉肩扛安装就位。钻井工作不能中断,无论是下雨下雪,工作都在露天。尤其是大雨、大雪过后,井场一片泥泞,大家穿着高帮雨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工作和行走。那时缺乏井口自动化设备,钻杆的上卸扣全靠人力打大钳和拉锚头,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险。

  石油勘探队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裴峻峰总是爱抽出时间看看书,他觉得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精通这一行。“那个时候很多工人回来后倒头就睡,见我看书或是埋头学习,都好奇地围着看,有时还善意地取笑我。”裴峻峰说。勘探队里有了什么好吃的,大家也会想着给他留一点,一些老队友还托人带点石油勘探的书籍给他。正是在地质勘探队的两年时间,裴峻峰完成了从高中生到合格石油人的“转型”,他被推荐到华东石油学院(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现为中国石油大学)石油矿场机械专业学习,走上了他将一辈子从事的石油机械教学与研究之路。

  盐碱滩上念大学

  “干打垒”教室炼就的精神

  “飞起你的夯哟,抡起你的锤呀, 

  夹好那木板打好桩,我把那泥土垒呀。 

  干打垒呀干打垒,干打垒呀干打垒, 

  一座座土房是大庆的里程碑呀嗨哟。”

  ……

  这首广为传唱的《干打垒之歌》(干打垒:一种简易的筑墙方法,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填入黏土)承载着大庆人的历史记忆,“干打垒”精神也被誉为大庆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之一。它一直被认为是“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延安精神的延续,是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不断发酵孕育的活水源头,铸就了中国石油文化的灵魂。  

  几十年的光阴弹指般流逝,如今已很难看到“干打垒”。一代石油人远去的身后,留下东营这座美丽的城市。但这奇迹般的一切,还发散着“干打垒”精神的温暖;“干打垒”的夯声好像从那时,一直锤打到今天……   

  裴峻峰说起去大学报到时的场景:“当时,映入眼帘的只有‘趴’在盐碱荒滩上的‘干打垒’校舍,以及在茫茫盐碱滩上起伏摇曳的红柳和芦苇。”  

  1969年11月,北京石油学院从首都北京整体搬迁到“青天一顶,荒原一片”的山东东营,重新开始了华东石油学院时期的创业。在那个特殊时期,学校师资大量流散,仪器设备和图书大量丢损,教学实验设备简陋,生活条件极差。学校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但是具有艰苦创业传统的全校教职工自己动手,投入建造“干打垒”的艰苦创业,日日夜夜,加班加点,短短几年时间建成了一个“干打垒”式的华东石油学院。

  只有两座教学楼,住在“干打垒”,雨天水汪汪,晴天白茫茫——这就是华东石油学院,当时中国石油行业的最高学府的学习环境。裴峻峰回忆说,当时学校没有合适的教材,教师们就自己动手编写,自己用铁笔和钢板刻写并油印教材。  

  学校在坚持教学的同时,还必须为最起码的生存创造条件,为此,学校办了农场,师生员工在教学之余,还要参加稻田的整地、插秧、收割等艰苦劳动。就连在该校任职的著名化工专家朱亚杰(现为“两院”院士),也是一边搞科研教学,一边利用闲暇时间到学校农场养猪,有人戏称他为“猪教授”。他的这种精神成为石油学院的精神财富!

  老师和职工们利用在油田的有利条件,尝试走“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自己设计、自己到油田捡废旧钢管,到油田钻井井场上扫落在地上的水泥,自力更生建起了学校第一个万吨级的炼油厂……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现在它已发展成具有百万吨级产能的化工集团公司,成为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典范。

  师生们在“干打垒”的教室和宿舍里维系着濒临中断的石油高等教育。在那里,艰苦的学习与创业精神,铸就了裴峻峰的“石油之魂”。

  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40多年来,裴峻峰学习、工作和亲手参与建设过的“干打垒”式的华东石油学院就像一只涅槃的凤凰,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焕发出勃勃生机:它先后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急需人才,并培养出了吴仪、周永康等一大批杰出校友,走出了何国钟、沙国河等多位“两院”院士……这就是现在的中国石油大学,一座综合性工科大学。在这所有着光荣传统、严谨治学的学校,裴峻峰的科研成果获得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带领青春团队再出发

  他为石油事业情倾一生

  “迎着高山旭日阔步走来

  新征程的步伐响彻五湖四海 

  我愿做一颗金色的火种 

  永远为祖国奉献燃烧的爱。”

  1997年,裴峻峰调到了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现常州大学)任教,他的石油情结没有变,依然竭尽全力为祖国的石油石化事业努力培养人才。在这里,他以新的视角,带领着一支充满活力的青春队伍,再攀石油科研的高峰。今年5月初,常州大学开展校歌征集活动,裴峻峰亲率他所在的机械工程学院师生参与,这是他们创作的校歌歌词。飞扬的激情,滚烫赤诚的心语,一如他本人走过青春的历程。

  常州大学的同事们对裴峻峰的评价是,平时对学生、同事都非常谦和,但在学术和工作上要求却非常严格。“他的记忆力不是一般的好。”对于这一点,裴院长的学生们印象深刻。没事的时候,他会和师生们聊聊天,讲上几段故事,刚开始大家只是觉得有趣,一回味才明白,原来院长是在通过故事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呢。

  谈起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家充满着自豪:“我们的团队是一个整体,大家都很看重事业,心往一处想。”和其他课题经费充裕的大学比,学院年轻教师收入不多,但为了实验室建设、为了学科的发展,裴院长常常和教师们把可以分配给个人的劳务费和科研经费投入到实验室建设中。裴院长说:“我觉得很对不起年轻教师们,如果选择在石化企业,他们的收入会比现在多得多。我要退休了,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要把年轻人往前推,搞好传帮带。”

  几十年来,裴峻峰共主编、参编了6部教材、论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他坚持每年都为本科生上课并指导他们的毕业设计,最多时同时直接指导着十一名硕士生,他要求每一个研究生必须有扎实的能力,学生的每一篇论文他都要逐字逐句地审阅。学生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他又像父亲般关心。学生工作没落实,他会不声不响地跑到合作单位去打听用人信息,帮学生联系。院教改班学生赵振航在毕业前夕给裴峻峰的信中这样写到:在跟您做毕业论文期间,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对治学的严谨、对于知识的执着探索,您对我影响非常大。

  裴峻峰的学生王继国回忆说:“在《石油钻机用万向联轴器》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过程中,裴老师经常与我一起查询文献、现场调研。”严谨治学的作风深深影响着身边的年轻人,也带出了一个素质过硬的研究团队。而他承担的多个重大项目研究获得部、局级奖项,他本人也入选省“333工程”学术、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为了更好地拓宽办学领域,为国家石油行业培养急需的石油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裴峻峰还在常州大学筹建了全省唯一的石油本科工程专业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与国内石化企业开展订单培养,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到企业就业。裴峻峰说:“这个专业人才为国家急需,我总是劝我的优秀学生留在国内,为国家服务,我要让所有合格的学生进入油田,进入三大石油公司工作。”几十年间,他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石油机械人才,他们活跃于国内石油领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业界精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就是他的学生。

  【后  记】

  裴峻峰对故乡感情很深。他是著名紫砂老艺人裴石民的嫡孙,在传统手艺日益讲究传承有序的今天,他的这一身份也受到了关注。记者在他家看到裴老的许多文史资料和唯一赠送给他的一把双圈壶。这些年很多壶友慕名找到他,想高价收购这把壶,但是出于对爷爷的敬重与怀念,他表示这是最珍贵的藏品,绝不会转让。他小时候和爷爷生活一起多年,爷爷裴石民耿直、热心、严谨,重情义、开朗豁达的个性,对他一生影响极大。最近几年,他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拜访爷爷的生前好友和徒弟,同时向南京博物院的专家学者求证,拾遗集珍,编撰出版了《石民冶陶》一书。《石民冶陶》一书中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流传有序,展现了裴峻峰作为该书总编的深厚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他说,出这本书既是他对爷爷的纪念,也是他作为一名宜兴游子,为繁荣家乡文化所尽的微薄之力。

宜兴日报原文地址:http://www.cnepaper.com/yxrb/html/2013-07/11/content_3_1.htm(编辑 陈虎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