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州网讯 一直以来,大学生都是一个受教育的形象,总是在被动的“听”,很少有一个能主动“讲”的平台。大学生听惯了老师们在上面讲,也想换换口味。25日,常州大学开办了“学在常大”大学生素质教育讲坛,让学生给学生开讲座。首期讲座的主讲人是该校六位参加今年暑期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及赴美社会实践调研的学生。这场主题为《留住光阴的脚步,学做未来的主人》的讲座,让在座同学叫好,现场反应热烈。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在常大武进校区文彰楼报告厅举行的这个讲座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会场座无虚席,时不时有同学从场外进来听讲。
讲座中,六位主讲人为现场同学生动呈现了国外知名大学的学习生活及见闻,讲述了西方高等教育与国内的不同之处,分享了。海外研修的经历和感悟。
熟悉的主讲人,活泼的演讲方式,加上清晰的图片效果,整个讲座的气氛显得轻松愉悦,听众席中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和欢笑。
常州大学教务处张小远老师介绍,“学在常大”大学生素质教育讲坛是一个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开放式讲坛。由学生主动申报,自主选择课题,搜集资料,制作课件,最终以讲座的形式呈现出来。讲坛的内容广泛,可以涉及文学、经济、地理、历史、天文、艺术等,报名参加的学生经过试讲入选后,可以成为讲坛主讲人。经选拔后脱颖而出的主讲人将有专业的老师对其进行指导,并得到讲坛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学校给予的创新学分奖励。
张老师表示,举办学生讲坛的目的在于能够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特长学生脱颖而出,激发学生讲演表现才能的提升,形成学术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促进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
“对自己来说是个很大的机遇,给予自己一个展示自我的良好机会,同时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参与到其中。虽然专业性比起老师来还是有差距,但有时候学生的角度也会很新颖,思维、考虑问题的方式也很贴近同龄大学生的。”主讲人之一的李冠宇同学说。
通过大学生讲坛的开办,可以让大学生体验一次做“老师”、做“专家”、做“学者”的经历,让他们在体验一次小小的成功中找到自信,追求理想。对于学生而言,无论优秀与否都能勇于尝试,勇于锻炼自己。通过“朋辈示范”作用,形成良好的氛围。(张小远/文 陈虎腾 马路/摄 记者 束网)
中国常州网原文地址:http://news.cz001.com.cn/2013-09/25/content_1979183.htm (编辑 包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