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杜喜云和她的“中国梦”
【口播】
不久前,教育部在来华留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我与“中国梦”》征文活动。全国100多所高校选送的近400件作品中,评出了五个一等奖,来自毛里求斯的常州大学留学生杜喜云,写的《海外游子吟,千秋家国梦》是其中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的一等奖作品。
【正文】
上午,常州大学的操场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杜喜云,和同班同学在上体育课,小姑娘很喜欢老师教的这套“中国功夫”,很用心地练着一招一式。
【同期声】
跳起来,高一点。
【正文】
22岁的杜喜云来自南印度洋的岛国毛里求斯,祖辈是福建客家人。2011年,常州与毛里求斯开展教育合作,杜喜云凭着优异成绩考到全额奖学金,初到常州时,她只会说一句汉语就是“谢谢”。但她很快展现出了自己的语言天赋,没几个月就突破了语言的障碍。
【同期声】常州大学国际处留学生管理负责人 方凤霞
中文、英语、法语、毛里求斯语,还有客家话,她都像本国语言一样,说得非常自如。
【正文】
个性开朗的杜喜云与所有的任课老师和同学打成了一片。寒暑假,她就跟着全国各地的同学回家,领略不同的地域风情和民俗文化。她对常州更是情有独钟,课余时就在常州开始探寻之旅。
【同期声】 毛里求斯留学生:杜喜云
我是一个华人,但是也是一个毛里求斯人,所以我要在这里学习的时候多了解自己,看看我能怎么发展。
【正文】
杜喜云在她的《海外游子吟,千秋家国梦》的征文中,用细腻深情的笔触,表达了海外游子寻根的想法。
【同期声】(杜喜云朗诵,画面是家人的照片)
至今我们已经有四代人生活在毛里求斯了,虽然身上流的都是中国人的血,但是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祖辈的故事里,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遥远。
【正文】
杜喜云说,爷爷和外公都思念着中国,所以自己选择来常州学习,也是延续祖辈的梦想。
【同期声】毛里求斯留学生:杜喜云
当我回到毛里求斯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我在中国的故事,告诉他他的祖国有多么令人骄傲和自豪。
【正文】
现在的杜喜云已经在学习化工方面的专业课程,由于术语很多,她总是不懂就问,有空就泡在实验室。她说,本科毕业后,或许会继续读研,也可能会回到毛里求斯。
【同期声】毛里求斯留学生:杜喜云
想在毛里求斯和中国,做一个桥梁,成为推动两国友谊的民间大使,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常州电视台原文地址:javascript:void(0);/*1395645978582*/ (编辑 包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