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招生负责人与高考生热聊填报志愿
知考生之“己”和高校之“彼”,
6月23日,江苏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咨询会(常州分会场)在常州大学体育馆举行,5000余名考生及家长就关心的招生政策、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问题到场进行了咨询。常州大学招生负责人现场支招高考志愿,他认为,考生对自己和目标高校科学合理定位非常重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投”不殆!
对考生之“己”合理定位
知自我之“趣”。个人性格特征与职业特点的最佳匹配,是确定专业选择的重要前提。考生在选报志愿时,一定要从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性格、气质类型出发,从个人特征与职业特点的最佳匹配来选择专业和院校,确定学业发展方向。36年来,常州大学已经形成了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以及教育学等10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知自我之“去”。考生要规划自己的发展目标,将来从事的职业和发展方向。何“去”何从有所准备。如果准备继续深造,应选择综合性大学,如果想直接就业,应选择专业培养水平较高,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考生填报志愿要有前瞻性,既要考虑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又要善于寻找、发现那些将来有广阔就业前景的长线专业。新生入学后,常州大学会系统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一份学业生涯规划,从各方面跟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成人、成才、成功。
知自我之“来”。对许多考生而言,要迈入大学校门,不仅要考虑分数,而且要考虑经济生活等现实承受能力。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定位要心中有数,既不可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常州大学设有“奖、助、勤、贷、补”等多种形式结合的立体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主,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企业社会奖学金为辅的模式解决学费和住宿费;以国家助学金为主,勤工助学和企业社会助学金为辅解决生活费;特殊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困难补助。
对高校之“彼”准确定位
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划定与自己分数相对应的目标高校群。然后通过对目标高校群内众多高校的了解和对自身情况的分析划定更小的目标高校圈。一定要了解目标高校的基本情况,了解其发展历程、办学实力与特色,对目标高校进行准确定位。
以常州大学为例,常州大学以石油石化为办学依托,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的高校,“产学研”紧密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作为原部属院校,常大具有石油石化行业背景,与行业和地方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石油石化等特色专业大多都是王牌专业,全国排名也很靠前。2011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与江苏省政府共建常州大学,是学校特有的强大行业优势,更为常大学子国际化培养和就业提供了良好前景。
常州大学“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是常大服务行业、地方多年积累和培养起来的传统和特色。常州正将常大所在的常州科教城打造成“国际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和“中国智慧谷”;常大积极引进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特聘教授”在内的高层次领军型人才,为本地乃至长三角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提供了高端产学研合作基础,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产学研”特色能让在校生更好地参与“产学研”合作,大大增加实验、实习和实训机会,并能获得产学研企业的奖助学金资助,最终获得最好的就业和创业前景。
常州大学在本一招生和拥有研究生教育,学校本一专业和硕士点正在逐年增加,去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这为学子在常大深造提供了良好环境。在本一招生就意味着常大特色品牌专业在全国排名靠前,拥有研究生教育说明在常大就读,会得到更多知名专家学者的指导,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常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对学子个性开发、跨学科综合培养,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常大除了石油石化类特色专业外,后发优势专业和学科如生命、管理、信息、土木、环境、人文社科、艺术等也有着贴近地方产业发展的特点,培养和就业前景良好。每届毕业生中有15%左右进入石油石化系统就业,15%左右考取研究生,近5%的学生考取选调生、公务员、村官等,60%左右的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
常州大学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先后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和爱尔兰国立大学梅努斯开展合作办学。中爱、中加项目现已成为广大学子通向世界名校、名企的快车道。常大还与美国、芬兰、英国、德国、日本、瑞典、西班牙等知名高校开展校际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境外学习机会。现有在校学生近500人,赴境外合作院校学习学生260余人,每年接收来自加拿大、芬兰、泰国等地的留学生。
招生计划
常州大学今年本科层次共有58个专业面向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新疆和江苏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3340名。其中本一层次878人,本二层次2422人(含体育美术类),对口单招40人。从省份看,近60%招生计划安排在江苏招生,其中省内本一332人,本二1219人,合作办学190人(其中本一30人),美术56人,体育31人,对口单招40人。今年,学校共有17个专业在全国18个省市列入本一层次招生。
新增专业
经教育部批准,今年常州大学本着“结合地方特色、瞄准产业升级、实现差异化竞争”的理念新增车辆工程与互联网工程等两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共招生62人。其中,在江苏招生47人。2014年,常州大学与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东软集团南京有限公司合作,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两个专业进行嵌入式培养。
连线毕业生微推荐
朱菁文
常大电气102班毕业生。历任常州大学校学生会办公室干事、信息与工程学院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务。获得两次一等奖学金等4项奖学金,本科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两篇。曾获常州大学校三好学生、院三好学生、常州大学第二届、第三届英语辩论赛“最佳辩手”称号等多项荣誉称号;获得常州市“外研社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非专业组三等奖、江苏省“外研社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非专业组获三等奖;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赛区三等奖、江苏赛区一等奖;获得常州大学“凤舞霓裳”大型纸装走秀比赛三等奖、常州大学“美好生活”书画展三等奖等文艺类奖项11项。现已被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微推荐:常州大学是编织梦想、实现梦想的地方。怀着希望来到常州大学,这里会给你提供一个不断进步、放飞梦想的平台,每天都充满希望与挑战,等着积极进取的你在美好的青春里圆梦。小伙伴们,来到常大的优秀平台吧,常大将让你习惯于优秀,并变得更优秀!
朱佳未
常大化工104班毕业生。曾任职石油化工学院团委副书记、常州学生教育教学评议委员会副主席、石油化工学院2012级学生班主任;获得校学生标兵、两次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获得两次校特等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翟健栋博士奖学金、扬巴奖学金、凌飞科技奖学金、华达奖学金等奖学金奖项10次;获得江苏省挑战杯第七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SNEI”杯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特等奖、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三等奖、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创业专项大赛优秀百强项目奖、第七届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竞赛全国一等奖等奖项5次。现已签约中石化镇海炼化。
微推荐:“做一个像向日葵的少年,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何事,都要面朝阳光,用自信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挑战!”这是我的大学格言。常州大学提供给我的不仅是知识交融的平台,更是培养灵动个性、脚踏实地拼搏进取的平台。在这里,小伙伴们可以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向日葵般的少年因为常州大学这个环境茁壮成长。
秦开炎
常大法学101班毕业生。曾任常州大学校学生会编辑部副部长、史良法学院就业与创新中心外联部部长等职,主持编辑学校《常大青年》杂志,工作认真负责;获得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中铜奖、江苏省12580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二等奖;曾两次获得校特等奖学金;在2013年以405分的高分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以专业第二的成绩被中共中央党校法学理论专业录取硕士研究生。
微推荐:常州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它给予每个学生属于自己的发展自由。在常州大学的四年是充实而快乐的四年,我获得了许多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也使我有机会登上新的更高的平台。如果你想做自己,那么常大很合适你;如果你想挑战自己,那么常大欢迎你!
常州晚报原文地址: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wb/html/2014-06/26/content_753995.htm (编辑 陈虎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