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姓名?
答:小肖。
问:年龄?
答:17岁。
问:知道自己涉嫌犯了什么罪吗?
答:知道,盗窃罪。
时年17岁的小肖,在一次喝完酒后,在朋友的怂恿下,打算出去偷东西。小肖起初不愿意,他的朋友说,你只要望风就可以了。两天后,警察找到小肖,对其进行了拘留。后来,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对小肖适用了附条件不起诉。
自2012年起,我国开始实行附条件不起诉的制度,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内容,对于触犯了《刑法》第五章,并且可能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涉罪未成年人,检察院会对其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就这样,小肖开始了长达一年的考验期。
一直以来,青少年罪错行为发生都是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下,经过帮教后,实际被判刑的未成年人数大大减少。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这个群体,引起了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的关注。2014年,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与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结对,大学生志愿者协助检察官,对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进行生活、学习及家庭状况的社会调查工作,对他们的日常表现进行监督指导。
志愿者夏振远说:“就像小肖,最开始的时候对我是很抵触的。玩游戏不接我电话,对他做的一些学习要求也不听,有时还会谩骂、威胁,非常情绪化。于是,我们积极探索,创设性地提出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罪错青少年进行帮教;和各组织合作对接、了解个人情况、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一对一量身定制帮教内容,并且定期回访。我们用心、用情,实现德治与法治的结合,用经典呵护青春,一对一、多对一帮助罪错青少年健康回归,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志愿者是他们贴心的“大哥哥”“大姐姐”
前不久,罪错少年小成通过6个月考验期,接到了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书。在宣布会上,小成激动地向对他帮教的大学生哥哥邵欣宇表示感谢。
另一名罪错少年小张跟父亲来常打工,因缺乏家人关爱,工作中交友不善,参与打架斗殴被抓。志愿者胡映霞接手小张的帮教工作后,一开始,小张连续3天没有理她,后来渐渐被胡映霞真心实意的关心感动。后来小张在跟胡映霞谈心时说,一开始对自己对前途没有信心、心灰意冷,当看到胡映霞的付出,就像自己的姐姐一样,感觉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关心自己,因此决定好好表现。之后,小张认真接受帮教,生活中遇到事情主动愿意跟胡映霞进行分享。去年12月,小张也通过了考验期。
志愿者工作心得: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感化效果明显
志愿者邵欣宇是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大三年级学生,2018年3月,邵欣宇正式受聘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法律志愿者,到目前为止,邵欣宇共结对帮助7名罪错少年。其中,3名少年已通过考验期,被免于刑事起诉。
“这些孩子虽然在法律意义上是犯罪嫌疑人,但不能忽视的是,他们同样是处在社会关系里的‘人’,是可以教育感化的。”这段文字出自邵欣宇撰写的一份社会实践报告。他在帮教中发现,对罪错少年的感化一定要找到切入点。
邵欣宇谈到他的一名帮教对象小陆。小陆在附条件不起诉宣告会上,一开始对他父亲的态度显得较为冷漠、爱理不理,但当检察官建议让他们父子握一下手时,小陆的神情有了明显的变化,他先是惊愕,然后父子紧紧握住双手。“我注意到他的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个微笑。这说明他内心深处对亲情还是认可的,这成为感化的切入点。”邵欣宇说,也正因如此,他在对小陆帮教时,将家庭观念、家训、尊长爱幼等道德行为准则放在优先位置对他进行教化。
在帮教过程中,小陆很配合邵欣宇的工作,每次都能保证完成任务。6个月后,小陆顺利通过了考验期,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决定正式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大学生参与未成年人帮教有天然优势
自2014年以来,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共结对帮教了120多名罪错少年,使他们都顺利通过考验。2018年,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成立了一个专门致力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公益组织——常州市武进区弘道罪错青少年帮教公益中心,团队成员由大学生司法社工、指导教师、专家顾问三部分组成。
帮教的基本内容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普法教育,帮教主体需要学习《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二是道德教育,其内容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例如学习《弟子规》、《朱子家训》等国学经典。整个帮教过程中,教育感化为主,警示惩戒为辅。
被帮教的绝大部分罪错青少年对于行为后果(严重程度),甚至于对犯罪行为本身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德法兼修采取教育感化的较为温和的方式提示警醒罪错青少年远离犯罪,能够让罪错青少年在国学经典中修正是非观、价值观的同时,让他们了解刑事法律的基本内容以弥补罪错青少年对于法律知识的欠缺,从而避免被犯罪所裹挟。
目前,帮教公益中心有大学生司法社工124人,其中帮教资历3年以上的大学生司法社工45人。“相比于问题少年的家长、老师、检察官或社区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帮教的优势不言而喻:他们在年龄上跟这些罪错少年接近,帮教起来有亲和力。”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教授夏纪森认为,大学生志愿者与帮教对象在思维方式和生活上有相同点,帮教时更能找到切入点。而且,帮教大学生志愿者都是学法律的,他们这一专业优势在帮教中特别明显。另外,这些大学生志愿者本人都很优秀,更能让那些少年作为一个学习的榜样,更好地引领他们走向正道。(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姜坚 吴红鲸 通讯员/包海霞 编辑/贝茜)
荔枝新闻:http://news.jstv.com/a/20190709/41a8540f4a4f49649303dee439af8122.shtml?jsbcApp=1(编辑 包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