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移民海外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目前这些华裔移民已经传到了二代、三代,他们曾一度被称为香蕉人,意思是虽然有着华人面孔,却从小接受外国文化教育。那么,他们对中华文化还有多少认知,对中国感不感兴趣?最近,在常州的“2019年海外华裔暨港澳台大学生经纬江苏营”给了我们一个了解的机会。
这34名参加夏令营的华裔大学生是第一次来到常州,为了让他们更好的认识这座城市,首先当然要到常州最高楼现代传媒中心,一览龙城风光。
德国华裔学生陈烨说:“觉得这里很漂亮,有很多那些高的房子,大的楼房,这里的大学挺漂亮的,尤其是博物馆,我对以前的历史也增加了挺多的了解。”
德国华裔大学生嘉安说:“中国以前有点落后的吧,但是现在,我觉得比德国还,发展的挺好的,因为德国的高铁不比像中国那么好,我觉得。因为在德国,要去哪儿,好多次都用车开着,在中国,就,一座高铁从北京到常州还是哪的,挺快的,挺方便的。”
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便捷的交通让来自国外的华裔大学生惊叹不已。这些天,这些华裔学生还去南京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博物馆等,一段段沉重的历史也让他们有所思考。
德国华裔学生陈烨说:“在那边觉得,对我有很大的影响。 我爸爸以前在我小的时候跟我讲了几趟,现在我看到那个博物馆的时候,我后来就,内心很震撼。”
加拿大华裔大学生刘奔说:“还在那个今天上午的博物馆,我就感觉中国的历史特别丰富,因为有这个历史,就发展可能比没有历史不一样很多。”
登高望远,领略了常州的现代活力之后,夏令营来到了今年才开放的青果巷。对于常年在海外生活的华裔大学生来说,在这样一条承载了千年历史的古巷中漫步,别有一番韵味。
加拿大华裔大学生王梓嫣说:“很想念这种味道,跟国外的感觉不太一样。(国外)种类少,会有,但没有那么多种类。”
来自美国的华裔大学生姜宇童,虽然身处国外,但从小就学习中文,当她来到周有光故居,第一次了解到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相关事迹,被深深的震撼了。
姜宇童说:“从小就应该学会中文,所以母国的语言就会了。肯定会学到拼音的,我到现在用微信也是用拼音来打出来我的字。我觉得要是没有他这样的创造,那我们中文的语言肯定会很不一样的。”
王梓嫣说:“我以前没有听过常州这个地方,东西挺多的,很多古文化的东西,还有很多建筑,去那些博物馆,我觉得特别酷。印象挺好的,感觉会繁华一些,喧哗,有点吵,但是生机勃勃。”
常州电视台:http://www.cztv.tv/vod/folder69/folder49/folder60/2019-07-24/340217.html
常州手机台:http://share.cztv.tv/?_hgOutLink=news/newsDetail&id=340133&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编辑 包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