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闻网

常州新周刊:大学生求职记

刘进 常州新周刊 5.22发布时间:2020-05-27

  202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据统计,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达874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不少企业缩减招聘计划,大学生求职压力大增。与此同时,国家加大扶持力度,国企、央企、西部计划等增加了招聘计划的投放,又为今年的大学生求职创造了新的机会。本期新周关注,我们选取了常州的4位大学生,他们经历了求职路上的挫折,最终都拿到了心仪的OFFER(录取信)。

踩着坑走过来

       最近这几个月,张奥终于有时间学口琴了,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当然,这是在他选定与一家企业签约之后才有的闲暇。

  张奥是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他参加了考研,可成绩出来,数学和专业课的分数没过线,张奥只好抓紧求职。

  张奥一口气投了100多份简历,可大部分都如石沉大海。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他一度还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专业的求职机会大概不会减少太多。可极少的简历回复率和寥寥无几的面试邀约,还是让他紧张起来,他一度向招聘销售岗位的银行投了简历。

  新冠疫情后,许多企业把招聘搬到了网上,面试环节也通过腾讯会议、钉钉等网络方式进行,张奥在刚开始参加的几次面试中,对这种招聘新方式颇为紧张。

  “我准备了很久,但和HR(人事经理)讲话,我的声音还是在发抖”张奥说,“作自我介绍时,我其实有一张提示的纸,但说着说着就跑偏了,有的话还会重复说。”

  为了克服自己在视频里紧张的毛病,张奥想出了一招:之后再进行面试时,他在旁边支起了另一部手机,把自己的面试过程全部拍摄下来,事后再来分析总结、逐项改进。

  到了3月,随着疫情形势趋缓,张奥也渐渐等来了好消息。来自南京、常熟、合肥等地的企业,都给他提供了面试机会。甚至之前没有任何音讯的几家公司,在一个多月后给他发来了回复,邀请他进入面试环节。

  前前后后,张奥参加了近20场面试。

  实际上,张奥的学习成绩并不十分突出,只排到所在专业的前三分之一位次,倒是实习经历为他的应聘加分不少。大三下学期,张奥所在专业的学生,进入南京的扬子石化,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专业实习。在之后的应聘面试中,企业招聘方的提问,许多都是围绕这段实习经历展开的,这正是招聘方十分看重的地方。

  张奥是幸运的。不少专业的学生实习期通常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受今年的疫情影响,实习无法进行,成了简历上的一块空白。

  尽管有实习经历,但张奥的求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也是踩着坑,一步步走了过来。”张奥说。有一次面试,一家从事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外企面试官问:你有哪些项目经验?如果客户对产品不满意该如何解决?张奥并无相关经验,他一下子懵了,只好应付几句了事。事后他有些懊恼,“我其实可以把答案引导过来,自己在大学有做过课程设计,也算项目啊!”

  张奥是个喜欢琢磨的人。这次求职,他总结出了不少技巧。“一定得分析对方的招聘要求,然后对照要求把简历内容一个个靠上去。”张奥说,“让企业看到你的匹配度,才会获得下一步机会。”他的另一个方法是“猜题”,“面试官的提问,大都是围绕简历内容和专业知识的延伸,我们可以事先设问、挖掘,做相关准备。”面对应聘信息多、容易搞混的问题,张奥会及时做好笔记并制作表格,尤其是涉及岗位具体工作内容、工资福利等,日后便于勾选取舍。

  张奥最终拿到了五家企业的OFFER(录用信)。京东方所在的合肥,他觉得城市不错,但是实行三班两倒,工作强度太大。另一家苏州企业,发展前景不错,但员工房租自负,负担不小。思量再三,张奥最后选择了与老家徐州的徐工集团签约。


别让简历的语言空洞

       吕全成来自常州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他的最初目标并不是直接就业,而是考公务员。不过他的笔试成绩不太理想,加之河南家中的条件不好,他决定先解决工作再说。这让他错过了大四上学期的秋招,只剩下春季招聘的机会。

  考研、公考失利转而求职的同学,是老师们重点关心的对象。春招前后,吕全成和同学们经常收到老师的电话和信息,督促大家积极参加春招,并留意就业群内的招聘消息。

  学院也举办了针对不同专业的专场招聘会,数百家企业提供了岗位。刚开始,吕全成投递简历的回复率不高。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很快做了调整,将原来“学习勤奋、工作踏实”之类的表述,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代替。“这样不显得空洞,还增加了说服力”吕全成说。

  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让大家眼花缭乱,如何鉴别企业质量是同学们头疼的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吕全成和同学们学会了使用天眼查等查询软件,掌握企业经营和信用状况。往届学长也是一个重要途径,他们提供了不少企业的真实信息。

  吕全成的专业偏分析检测方向,不过为了扩大就业机会,他还向一些招聘销售岗投了简历。不过面试下来,吕全成发现,对方的提问完全不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之内,自己也确实不适合销售类工作。

  幸运的是,吕全成最终找到了专业相关的工作。那是常州一家生物公司,虽然历史不长,但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对方开出的五至六千的月薪水平虽然不高,但吕全成很看好未来的发展前景。


老师说:

       今年受疫情影响,学生就业的整体进度往后推了很多。像研究生录取工作到5月底才开展,影响部分学生。不少学生在准备考研复试,影响工作去向问题。

  我们有多场线上招聘会,入驻企业也多,但明显感觉,学生的适应性、参与度都没有线下好。

  企业也在磨合。我刚才还接到企业咨询电话,说能否等到线下招聘。但往后拖,6月中旬毕业季就来了。企业在线上招聘,觉得见不到学生本人,也不适应。有的企业提出实习要求,但疫情影响下我们不能放开实习,这样就错失了一些就业机会。实际上,国家出台政策,这种情况学生是可以不实习的,但是企业不知道这政策,还是因为学生没有实习就拒绝录用。 

  今年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很重视,如果学生也很上心,招聘的机会其实是增多了。比如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往年每年只有一次全国性的应聘机会,一旦错过,应届生就没有机会进入这样的国企了。但今年又开放了一次,提供了很多岗位,上一次条件满足不了的同学,又陆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今年一个明显感觉是,国企、央企的需求明显增加了,招录条件也适当放宽了。

另一个,以往来校招聘的企业以苏锡常、昆山的较为集中,现在国企扩招,石化行业、机械制造、省外企业都有,上海、浙江、广东的企业都增加了。

  还有一个好现象,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的名额有所增加,学生积极性也增加了很多。今年的征兵入伍当士官也是不错的选择。

  针对今年的情况,我们制定了线上应对方案,组织企业进行云宣讲,利用微信端平台搜集企业信息推送给学生。我们还开设了300人的腾讯会议免费会议室,供大家使用。另外就是联系友好合作企业、利用校友资源,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董译文,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学工办主任

  针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我们及时为学生建立了不同的信息渠道,比如毕业班的就业群、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发布、一对一的推送等。对一些就业有困难的同学,老师会从简历的制作到面试的注意点都会进行指导。我们既要摸清每位学生的就业需求,也要把招聘信息和学生本身的特长匹配起来,进行定向推荐。

  我们还实行了就业信息周报制度,每周都要对学生进行跟进。

——王卓,常州大学辅导员

常州新周刊:https://mp.weixin.qq.com/s/mGzsCR3kinq27aXfeTCXow(编辑 包海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