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常州大学2022年度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工作研讨会举行。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华刚,常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副处长蒋云波,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姜汉荣,江苏省中等教育教师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曹鸿骅,常州市教科院职业教育研究所主任杨继文,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林春,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徐方忠,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张晓松,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朱照红出席会议,各合作学校教务处负责人及相关合作项目负责人参加研讨会。常州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出席会议。常州大学教务处处长、应用技术学院院长薛冰主持会议。
陆华良介绍了学校在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建设方面取得的办学成绩。他表示,在常州市教育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常州大学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推动“3+4”项目人才培养工作,致力于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他希望通过研讨会汇聚更多力量,拓展更多合作,收获更多成果,努力推动常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再上新高度。
王华刚表示,职业教育是常州的一张金名片,常州始终把“3+4”分段培养项目作为提升职业学校办学层次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他希望常州大学发挥引领性作用,中职学校发挥人才库作用,常州市教科院发挥智囊团作用,为“3+4”等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保驾护航。
姜汉荣作《“3+4”发展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3+4”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主题报告,他提出,新阶段中职本科一体化发展的新实践和“3+4”发展原则要坚持德技并修,坚持一体化递进培养,坚持持续优化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曹鸿骅作《中高职衔接与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主题报告,围绕本科高校和中职学校为何要办“3+4”分段培养项目为主题,以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项目中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教学标准为例,解读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与一体化培养。
我校介绍了“3+4”分段培养项目学生本科阶段的总体情况,中职学校分别介绍了各校“3+4”项目建设的经验和特色,多方围绕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项目合作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转段方案、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讯员/方姗姗 审核/蒋琳 编辑/庄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