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第15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优秀讲解员,曾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五好讲解员”、首届全国红色故事大赛二等奖、山西省金牌讲解员的连小敏担任讲述人,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宏志和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原馆长顾永忠担任点评嘉宾。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方式参加活动。
连小敏以《左权将军的一封家书》为题,生动、深情地讲述了革命文物左权将军一封家书的感人故事。连小敏讲到,这是一封长信,也是左权写给刘志兰的最后一封信,一封充满着爱情与亲情的遗书,也是一封共产党人的真情告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左权等34万八路军将士,舍小家为大家,与太行军民一道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伟大太行精神。今天我们再一次重读左权将军的家书,感动于左权绕指柔情、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发奋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担当。激励我们踏着先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姚宏志在点评时认为,连小敏既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左权将军家书,又感人肺腑地解说了家书背后故事,为我们再现抗日战争那段烽火连天悲壮岁月的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这些家书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一个丈夫对妻子的无限眷恋和一个父亲对女儿的舐犊情深,将左权将军对亲人、对国家的深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直击心灵。他指出,一封家书,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一份传承。这些满含深情的家书文字,记录着共产党人真实而动人的心路历程及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可贵品质,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顾永忠进一步补充了左权将军的革命历程,并从值得关注的一些历史细节中解读左权将军为什么要写这封家书。顾永忠表示,读将军家书,里面的文字至今散发着滚烫的温度和力量,让人感怀,让人落泪。这个沉默刚毅的军事指挥员,他的情感世界中,同普通人一样,是爱人,是慈父,同样拥有寻常百姓的儿女情长和对骨肉亲情的依恋!面对民族危亡,无数像左权将军一样的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如今,他们的身影已远去,但伟大的太行精神将代代相传,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
据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活动从今年5月4日开讲以来,已经连续举办15期,共有全国15座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15位优秀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15件重要的革命文物故事,由30位校、馆著名点评人进行了精彩评论,多家单位组织收看和学习。本活动将继续融合馆校的优势资源,强强联合互补,真正把“馆校合作 共育新人”的联盟使命落到实处。(通讯员/高昕 审核/侯新兵 编辑/庄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