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国石油—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工作会议在常州召开。两院院士谢克昌、王玉忠、邹才能、吴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主任、科技管理部副总经理杜吉洲及中国石油下属相关科研院所领导和专家,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副校长王建浦出席会议,常州大学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及各项目成员参加会议。
大会现场
陈群代表常州大学和创新联合体管理委员会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合作单位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共建创新联合体是中国石油和常州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石油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的生动实践。他希望创新联合体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坚持把好政治方向,推进高质量的有组织科研;坚持完善体制机制,激发高能级的创新主体活力;坚持营造良好环境,加强高水平的创新组织交流。他表示,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充分发挥高校原始创新策源地、人才培养主阵地、成果转化排头兵、产业创新生力军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管理水平,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实,为创新联合体提供全方位保障。他要求创新联合体发挥独特优势,进一步聚合大师的影响力、链主的带动力、项目的吸引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成为汇聚科技第一生产力、凝聚人才第一资源、集聚创新第一动力的大国科研典型范式,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际行动,有力支撑强国建设。
陈群致辞
杜吉洲回顾了中国石油与常州大学几十载岁月的密切联系。他表示,双方同呼吸、共命运,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常州大学是向中国石油输送人才的“摇篮”,中国石油也是常州大学成果产出的“沃土”,双方已成为相依相靠、相伴相随的命运共同体,携手构建企校新型“产学研用”科技创新模式,共同打造具有行业引领力和学术创造力的创新联合体,标志着企校的合作又迈上了意义非凡的新台阶。他高度认可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一年多来的建设工作,认为创新联合体建设指导思想、总体定位与目标、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项目研究目标及预期成果更加清晰明确,希望创新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继续攻坚克难,加强沟通交流,突出成果实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敢闯敢试,勠力同心,勇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为中国石油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贡献科技力量,为石油行业的创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杜吉洲讲话
管理委员会上,陈海群作“创新联合体管理创新和项目进展工作”报告,从成立背景概况、管理创新情况、研究进展近况、后续工作展望四个方面汇报了一年来创新联合体在管理和研究方面的工作状况。王建浦宣读了创新联合体第二届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创新联合体办公室成员名单。
陈海群作“创新联合体管理创新和项目进展工作”报告
王建浦宣读第二届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创新联合体办公室成员名单
学术委员会上,“多元热流体开发稠油关键工艺技术研究”“页岩油井钻进参数优化和井眼轨迹智能调控研究”“油气储运设施安全健康精准诊断与事故智能化防控技术装备研发”“石油化工特色化学品绿色生产催化剂及工艺研发”等在研项目组做了检查汇报。各项目组精心准备,围绕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创新成果、生产成效、经费使用、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工作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建言献策,讨论形成了学术委员会审查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合同任务书规定的阶段研究内容,达到了阶段技术经济考核指标,建议进一步加强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加快成果应用与推广。(通讯员/鲁仪 审核/钱俊峰 编辑/庄媛)
谢克昌院士建言献策
王玉忠院士建言献策
邹才能院士建言献策
吴锋院士建言献策
创新联合体第二届管理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委员合影
第二届创新联合体办公室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