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9-01
2025
学校调研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8月30日下午,学校在西太湖校区立言楼427会议室召开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推进会,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出席会议。党办校办、发规处、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社科处、双创学院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相关学院汇报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展情况,并就学院制定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文件进行汇报,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社科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学院改革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推进举措进行了研讨。徐守坤要求各学院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转变思想观念,将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主动拓展资源渠道,加强与地方政府的紧密联动,充分发挥学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凝聚共识、协同发力;强化时效意识,严格对标时间节点,加快推动改革方案的出台进程,同时保持各方沟通顺畅,确保改革有序推进;坚定改革方向,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省委巡视整改的政治任务,也是学校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持续推进。(通讯员/石晨迪 审核/田轶 编辑/庄媛)
09-01
2025
学校开展新学期走访调研
为确保2025年秋季新学期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8月31日开学第一天,校领导班子成员分三个小组,分别深入科教城校区东区、西区和西太湖校区教学科研一线、管理服务部门和学生生活区,实地走访调研新学期准备工作,看望慰问师生员工。走访过程中,校领导深入了解学院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改革等方面情况,要求各学院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积极主动“走出去”,立足学科特色、紧扣地方需求,形成“一院一特色、一院一品牌”的发展格局;到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询问项目进展、科研团队建设等情况,关心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要求相关部门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打好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育才“组合拳”;深入新搬迁的学生宿舍,察看住宿环境、生活设施和安全保障,了解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情况及对学校服务的满意度,要求相关部门务必以学生为中心,听取意见建议,持续改善住宿条件,营造安全、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让同学们住得安心、学得舒心;到管理服务部门详细了解新学期教学安排、学生管理、后勤保障、校园安全等各项工作的准备和运行情况,强调要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此次开学
08-30
2025
常州大学与中国华油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8月29日上午,中国华油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大学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科教城校区举行。中国华油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赵厚川,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郭延峰,总经理助理、党委办公室主任张挺以及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发展计划部、业务运营发展中心、阳光酒店集团、阳光国际公司、华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和代表一行13人出席仪式。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副校长晏成林,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秦义,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冰,《中国国资报道》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常州大学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执行院长苏赢以及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人事处、产学研合作处、人文社科处、能源化工行业创新处、继续教育学院、跨文化研究院、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负责人和代表参加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晏成林主持。徐守坤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办学特色。他指出,常州大学始终注重与行业企业深度协同,此次签约是双方深度合作交流、共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和生动实践。他希望以此次合作为新起点,全面推进校企在党建联建、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企业出海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携手打造校企共赢发展的新典范。赵
08-29
2025
我校在全省高校领导干部暑期学习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
8月25日至27日,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在南京共同举办2025年全省高校领导干部暑期学习培训班。全省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省教育厅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相关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培训。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常州大学、扬州职业技术大学、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作交流发言。校党委书记徐守坤作《下好双高协同“先手棋” 争当区域创新“策源地”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中走在前、做示范》专题发言,他指出,常州大学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践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坚持融入产业空间布局、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发挥首批试点优势,以更高站位构建协同格局,将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期望转化为“先行优势”;坚持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有组织育才,以更强担当破解协同壁垒,将有组织协同的系统布局拓展为“政策托举”;坚持积极主动对接、做优创新生态、放大协同效应,以更实举措完善协同保障,将推进区域化的共建共享提升为“共同发展”。常州大学将以开展“双高协同”为契机,聚焦答好产业科技“创新三问”与完成教育改革“三项任务”,坚持教育科技人才整体布局、一体发展,完善体制机制和配套体系
08-28
2025
学校举办2025年暑期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骨干研修班
8月25日上午,常州大学2025年第二期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骨干研修班开班仪式在科教城校区顺利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出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机关党委、人文社科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本期研修班全体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仪式由人文社科处负责人主持。杨琳在动员讲话中强调,育人是大学的首要职能,教师是育人的关键力量。她指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育人能力卓越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基础。围绕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她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定方向”,明确学术定位与研究坐标;二是要“找项目”,积极申报高级别科研课题;三是要“出成果”,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四是要“培养人”,努力成长为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她特别强调,“出成果”是科研工作的核心环节和硬指标,希望各位教师以此次研修为契机,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做到项目与成果并重,努力成为“获高级别项目、出高水平成果、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的“三高”型学者,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开班仪式同期,为首期研修班学员代表举行了结业证书颁发仪式。本期
08-27
2025
学校召开党支部书记意见沟通协调会
8月22日下午,学校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党支部书记意见沟通协调会。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秦义出席会议。党办校办、发规处、教务处、学科办、科技处、产学研处、社科处、工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王诤微电子学院党委、商学院党委等二级党组织负责人及所辖基层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反馈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征求的意见建议落实情况。校工会通报了“两代会”相关提案的办理情况。徐守坤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坚持开门教育,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建议是校党委开展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实施党建领航行动,构建“1382”卓越党建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他强调,本次会议既是一次沟通会,更是一次任务部署会。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畅通师生意见反馈渠道。各学院党组织要对标“五个到位”,健全“党委主责、支部主抓、党员主体”的三级贯通机制,全面增强基层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各支部书记要勇担责任,充分发挥团结凝聚师生方面的主体作用,及时传达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真心实意解决师生的困难和反映师生意见,并适时做好相关政策的解释沟通工作,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团结凝聚师生的
08-26
2025
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化工类技术转移”暑期学校在常州大学开幕
2025年8月25日上午,江苏省研究生“化工类技术转移”暑期学校开幕式在常州大学文彰楼报告厅隆重开幕。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工作处处长金科,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校研究生院、石油化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及技术转移研究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淮阴工学院等十余所高校的百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李亚飞主持。常州大学副校长李亚飞主持开幕式陈海群在欢迎辞中指出,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富矿”,在推动技术转移和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他介绍了常州大学以石油化工为特色、深耕产学研合作的办学传统,以及学校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多项突破,包括成立全国首创的技术转移研究院、孵化多家科技企业等。本次暑期学校正是落实建强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队伍要求的重要举措。常州大学校长陈海群致欢迎辞金科在讲话中强调,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大国竞争的核心赛道,江苏作为创新大省,正在全国率先构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生态。他高度肯定常州大学在化工学科和技术转移教育方面
08-25
2025
黑龙江工程学院来校调研交流
8月23日上午,黑龙江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于沐琳,党委副书记彭明国,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门海,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彪,党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秦朝明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副书记黄海燕,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副校长晏成林,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冰出席活动,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徐守坤对黑龙江工程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办学历程,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未来发展规划,他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加强交流、互学互鉴、互帮互助,共同推动两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于沐琳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对学校取得的办学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希望两校进一步增进友谊、深化合作、携手并进、共谋发展。门海介绍了黑龙江工程学院办学定位、特色学科以及当前发展的重点方向。会上,双方各对口单位就“十五五”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技创新、产教融合以及大学科技园、内部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会前,黑龙江工程学院一行参观了我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徐培晨美术馆、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通讯员/蒋梦颖
08-25
2025
学校成功获批推免资格高校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关于对新增推免资格高校予以备案的通知》。根据新增推免资格高校申报及确认工作的相关部署,经符合条件高校自主申报、高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推荐并公示,全国共计67所高校新增推免资格,江苏省共计3所高校入选,学校位列其中。这是学校继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入选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学校办学实力与人才培养水平再上新台阶。自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来,学校已构建起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在校生31003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48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194人。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建校47年来,学校始终秉持“责任”校训,坚持将国家所需、省市所向和“常大所能”紧密结合,深化“科教研融汇、产学研融合”,持续打造红色文化、创新创业、石油石化三大办学特色,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彰显常大担当。推免资格的成功获批,既是对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学校本科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充分肯定,也为学校强化学科优势、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开辟了新路径
08-23
2025
北京大学吴云东院士为我校首届合成生物创新班学生授课
8月23日上午,我校首届合成生物学创新班的19位学子赴溧阳天目湖健康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云东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08-22
2025
学校研讨省高质量考核工作
8月21日,学校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省高质量考核工作研讨会。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出席会议,党办校办、组织部、发规处、人事处、教务处、学科办、研究生院、学生处、科技处、产学研处、社科处、国际处、财务处、国资处、团委、海外学院、双创学院等省高质量考核牵头单位参加会议。会上,组织部和发展规划处负责同志介绍了《常州大学2025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参会单位就2025年学校综合考核方案进行研讨;同时围绕省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对标找差,研讨努力方向、工作举措以及学校2026年度工作任务分解等工作。徐守坤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认识省综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通过与江苏其他高校省高质量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对标找差,统筹学校当前推进的重点任务与未来发展规划,精准定位努力方向,以考核为抓手细化工作举措。要运用系统化思维,着力构建长效机制,聚焦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育才两大关键领域,切实打通学校高质量发展堵点难点问题,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协力的工作格局,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08-22
2025
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胡广杰一行来校调研指导统战工作
8月22日上午,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胡广杰一行到我校调研指导统战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委统战工作责任制,切实扛起统战工作主体责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统战工作为抓手,促进学校发展的新跨越。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顾万峰,省民宗委副主任陈翔,省教育厅副厅长陈艳,常州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杨芬陪同调研。我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党委副书记黄海燕,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刚,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秦义,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冰参加调研。调研会上,徐守坤汇报了学校总体办学情况和统战工作基本情况,机械学院、材料学院、城建学院、计算机学院相关同志汇报了学院党组织和辅导员在开展统战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有关建议。胡广杰充分肯定了我校办学发展成就和统战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他指出,学校办学影响力不断增强、学科建设特色鲜明、服务地方成效凸显,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各领域统战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他强调,学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要强化相关
08-22
2025
常大学子实现化工类专业三大学科竞赛大满贯
2025年,常大学子相继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斩获特等奖,实现了化工学科三大竞赛全国特等奖大满贯的突破。5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新疆大学协办的“百子尖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大连举行。本届竞赛共吸引全国120所高校参赛,经初评,58支本科生队伍晋级总决赛。常州大学“侦查大队”(队员:张政、吴旭楠、崔蕾、陈薇、张越;指导教师:高晓新、石剑、黎珊)表现出色,最终蝉联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竞赛以“吸收稳定系统优化改造项目”为主题,设置数字建模、图形组态和操作验证等测试环节,重点考查学生在动态控制与组态建模方面的实践能力,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全国高校在智能化工、数字化工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而促进化工高等教育向智慧化、数字化、信息化转型,为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8月8日至11日,第八届“东方仿真·欧倍尔”杯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落幕。大赛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共吸引来自全国六大赛区366所高校的24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50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80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