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12-09
2024
常州大学举行“礼赞新时代,致敬新中国”主题音乐诗画展演
音符承载激情岁月的回响,诗词雕砌不朽精神的丰碑。12月8日,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党总支在常州市图书馆举行“礼赞新时代,致敬新中国”主题音乐诗画展演。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常州图书馆馆长钱竑,校关工委副主任袁能,校质评中心主任陆怡,学院领导班子,师生党员及市民朋友们共近千人通过现场和直播方式观看了演出。我和祖国,似浪花与大海,似孩童与母亲,一刻也不能分割——活动在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拉开序幕,以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将“开天辟地”“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三个篇章娓娓道来,徐徐铺陈出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恢弘画面。极具时代特色的妆造服装,感人肺腑的诗词歌句,富有张力的歌唱表演,跨越历史的长河,让每一位听众置身于激情燃烧的岁月。活动最后,全场观众挥舞红旗,与台上演员共唱一首《歌唱祖国》。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红色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是任重道远、泽被后世的大事。近年来,音乐与影视学院致力于将思政小课堂和文化传承大课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艺术类专业特色,讲述好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精神,履行好文化惠民、文化传承的使命。本次活动既是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也是一次生动深刻的爱国主
12-09
2024
武进区委书记沈东一行来校调研
12月5日上午,武进区委书记沈东,区委常委、副区长孙益锋,区委常委、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徐俊一行莅临我校调研指导。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刚参加调研,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陪同。徐守坤对武进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近期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他表示,学校将主动融入武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赋能“两湖”创新区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沈东对学校取得的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并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了期望与要求。他强调,学校要立足常州、扎根武进,坚持推动校城校地融合发展,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不断增强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能力。(通讯员/蒋梦颖 审核/史海峰 编辑/孙悦)
12-09
2024
校领导带队赴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交流
12月4日,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一行赴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炼化”)交流。中海炼化总经理佘浩滨、副总经理许加海,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材科院”)副院长侯章贵出席交流会议,中海炼化科技与信息化部、销售管理部,材科院科技管理部、工业技术研究与支持中心、低碳技术研究中心,我校能源化工行业创新处、创新联合体办公室、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技术转移中心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交流。佘浩滨介绍了中海炼化及材科院的战略规划、研发平台和科技创新情况。他表示,常州大学与中国海油具有良好合作基础,期望进一步贯彻落实双方领导会谈精神,布局中海炼化化工新材料领域技术研究,通过构建创新联合体,共建联合平台,促进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密切联系,开拓更广阔的合作空间。陈海群介绍了常州大学的整体概况、产学研合作和创新联合体建设情况。他指出,双方发展互为机遇、相互成就,学校始终坚持“海油所需、常大所能”,期待与中海炼化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实质性合作,合力共建大平台、打造大团队,合力攻关大方向、产出大成果,以科技创新推动石油石化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共同打造海洋油气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2-09
2024
【大讨论系列七】学校组织“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国际交流专题大讨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升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圈层,打造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探索产教融合国际化发展新路径,构建对外开放办学新模式,根据学校部署,12月2日上午,“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国际交流主题大讨论在科教城校区召开,副校长王建浦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分管国际事务负责人参会。国际交流处处长魏伟主持专题讨论。会议重点围绕如何发挥学院和相关部门的作用,共同推进学校国际化事业的发展、如何深化与海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等方面展开讨论。与会人员认为,应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和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学校国际化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加强与海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沟通,拓展合作领域和渠道,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深化师生国际交流;加强外籍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优秀外籍教师来校任教;积极探索对外合作办学新模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进一步加强孔子学院的师资建设,完善培育模式,为国际中文教育提质增效;支持开展国际会议,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和融合;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加强
12-09
2024
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大区孔子课堂2024年度理事会在安区教育厅召开
12月3日上午,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大区孔子课堂(以下简称“安区课堂”)2024年度理事会在安区教育厅召开。外方理事长、安区教育厅创新与教师培训部司长弗朗西斯科·哈维尔,外方理事、安区课堂外方院长帕特里克·洛佩兹、安区教育厅国际教育项目服务处其他国际项目科科长拉克尔·卢比奥,中方理事长代表、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刚,中方理事周晓东,安区课堂中方院长王春燕,中方理事代表葛金华和林栋参加会议,外方理事长弗朗西斯科·哈维尔主持会议。周刚指出,自2011年安区教育厅与原国家汉办签署框架协议、2015年成立安区孔子课堂,常州大学成为协议的国内合作单位、2022年安区教育厅与常大续签合作共建协议至今,安区课堂历经多年已在安区45所中小学校开设中文课程,学员人数累计4万余人,成绩斐然。常州大学将继续支持安区课堂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哈维尔表示,国际中文项目是安区中小学的特色项目,安区教育厅将会继续协助安区课堂国际中文项目的开展,进一步推动文化宣传活动与师生交流互访等项目。理事会通报了成员变动情况,审议并通过了安区课堂2024年度工作报告、2023年度决算报告、2024年度预算计划及
12-09
2024
【大讨论系列六】学校开展“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深化平安校园建设专题大讨论
11月26日,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三会议室开展“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深化平安校园建设专题大讨论,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出席会议。党委宣传部、党委安全保卫部、后勤保障部、信息化建设与大数据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讨论会上,参会人员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五级责任体系、改变安全生产工作“上热中温下冷”困境,如何进一步做好“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如何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等展开讨论,分别介绍本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做法,并对下一步如何改善校园安全工作提出建议。李亚飞指出,校园安全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既是政治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师生的期盼。他表示,做好校园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意识,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层层压实责任;聚焦目标任务,抓好重点领域安全,强化政治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健康安全、实验室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全面加强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狠抓责任落实,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结果运用,严
12-06
2024
江苏省社科届第十八届学术大会区域专场在常州大学举行
12月3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届联合会与常州大学承办、常州大学商学院协办的江苏省社科届第十八届学术大会区域专场在常州大学举行。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出席会议并讲话。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常州市政府副市长蒋鹏举,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刘西忠,南京市社科联主席曹劲松,无锡市社科联主席李明新,常州市社科联主席蒋顺青,镇江市社科联主席孙国林,苏州市社科联三级调研员王明国,江苏省社科联组联中心主任王淑芬,常州市社科联副主席叶英姿,镇江市社科联副主席谢林祥,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常州大学原副校长王卫星出席开幕式。蒋顺青主持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张新科指出,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通过新质生产力培养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尤为重要。他围绕德国鲁尔区的历史发展,分析介绍了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苏南五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希望通过搭建更多交流平台、让更多专家学者参与的方式,助推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蒋鹏举在致辞中介绍了常州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常州实业化历程深受中国文化
12-05
2024
我校启动首届常州大学“华罗庚学科沙龙”
12月2日,常州大学“华罗庚学科沙龙”第一期材料与电子交叉学科前沿论坛举办。国家重大科技人才项目入选者、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院长、湖北光谷实验室副主任唐江教授,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金一政教授出席论坛并作报告,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副校长王建浦,材料与电子学部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青年教师和学生参加活动。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钟璟主持论坛。常州大学“华罗庚学科沙龙”第一期材料与电子交叉学科前沿论坛在我校召开陈海群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宗旨、办学成果和在学科建设布局中的重要举措。他希望以举办“华罗庚学科沙龙”为契机,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凝练特色优势,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产出标志性成果。陈海群致辞唐江作了题为《单片集成光电子器件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从材料设计引入,深入阐述构造器件的精妙思路、电路设计的创新举措,以及芯片集成的卓越成果。金一政作了题为《量子点电致发光》的学术报告,报告围绕量子点发光材料和器件展开,详细介绍了在量子点材料设计和调控策略开发方面的突出贡献。专家报告后,唐
12-05
2024
【大讨论系列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学科建设专题大讨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效提升我校学科内涵建设,推动学科发展进阶升级,以大讨论汇共识、聚智慧、促实干,根据学校部署,12月2日上午,“教育强国常大何为”学科建设主题大讨论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副校长王建浦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分管学科建设负责人参会。学科办主任钟璟主持专题讨论。会议重点围绕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加强学科团队及学科人才的培育等方面展开讨论。与会人员认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需要进一步彰显,应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聚焦学科发展规律和学校发展实际,不断优化学科布局;以学科评价体系为标准,分层分类做好学科建设,超前谋划学位点布局与调整,着力加强短板弱项的资源投入,有效提升学科整体水平;以优势、重点学科为引领,辐射带动新兴学科成长,依托学部建设,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交叉学科加速发展;以学科团队培育与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组织引领作用,选拔培育学科拔尖人才等后备力量,完善学科人才梯队。王建浦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充分突显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应形成合力
12-05
2024
校领导带队调研研究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
为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入贯彻常州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实施方案,探索优化学科布局、构建培养路径,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近日,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明国带队就研究生教育相关工作分别调研了周有光文学院和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院、周有光文学院、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会上,周有光文学院、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就各自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介绍。研究生院负责人结合学校“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实施方案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下一步计划进行阐述,并对两个学院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彭明国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研究生培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结合学校三届三次全会工作部署和“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实施方案,探索研究生教育的“常大之为”。(通讯员/朱伟 审核/何岩峰 编辑/孙悦)
12-05
2024
学校推进研究生条线期中工作
12月2日下午,全校研究生条线期中工作会议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明国出席会议,研究生院院长、副院长,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副院长参加会议。会上,各研究生培养学院就研究生期中教学检查结果,研究生教学资源建设情况,研究生招生、学籍、学位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汇报。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就研究生培养工作发言,并布置了研究生实习实践安全风险防范、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研究生工作站与产业教授队伍建设、学位点周期性审核评估等工作。彭明国指出,各研究生培养学院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的目标和主题,从不断化解实际问题入手,切实加强研究生教学资源建设,高标准培养研究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抓好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践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严格专业实践过程的安全管理,守护学生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教育强国贡献常大力量。(通讯员/朱伟 审核/何岩峰 编辑/孙悦)
12-04
2024
学校推进研究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12月2日下午,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2024-2025-1学期研究生期中教学检查总结交流会。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研究生教育督导团团长及组长、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院长、研究生院和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负责人主持会议。会上,督导团团长和各学科组组长反馈了期中教学检查期间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生院介绍了近期研究生教育教学重点工作。石油化工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商学院分别汇报了学院在课堂教学、专业实践、开题报告、日常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梳理下一步改进的思路和举措。李忠玉指出,各学院要全面梳理期中教学检查期间收集的各类问题,积极回应,认真落实整改;加强研究生教学过程管理,筑牢“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高政治站位,将立德树人贯穿研究生教育培养全过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建设“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助力添彩。(通讯员/杨慧芳 审核/陆怡 编辑/孙悦)
12-04
2024
校领导受邀参加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11月2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指导、中国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平台主办、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承办、《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社支持的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宁波慈溪举行。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140余位校长、院长、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出席并作专题报告。李忠玉以“协同推进长三角现代产业学院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为题,从时代背景、发展现状、实践探索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长三角现代产业学院一体化发展需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人才培养、校企科技合作等模式创新,构建深度融合的协同发展机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学院发展共同体,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搭建更多平台推动合作,建立共享机制,与所有合作主体实现互利共赢。研讨会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成果转化”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分享新成果新经验,探寻新路径新趋势,共同献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以期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通讯员/庄佳 审核/莫琦 编辑/孙悦)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45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4
/
80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