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8-25
2020
我校教师在全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
7月22-23日,由省总工会、人社厅、教育厅、团省委主办,省教育科技工会承办的第三届全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第五届全国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赛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省50多所本科院校的139名选手参赛。比赛分为文科、理科、工科、医科及思想政治课专项五个组别。每位选手总成绩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我校选派石油化工学院吴敏娴和外国语学院颜榴红两位老师参与角逐并分别获得工科组和文科组二等奖。据悉,本次比赛以锤炼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着力点,以“上好一门课”为竞赛理念,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切磋交流教育理念、教学技能、现代教学方法的舞台。为做好我校选手的选拔推荐工作,校工会、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部门根据竞赛要求,组织了参赛选手的推荐工作。左一颜榴红老师,右一吴敏娴老师
08-24
2020
校领导调研指导后勤保障工作
8月21日上午,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海燕在保卫处、后勤管理处、信息中心、西太湖校区管委会、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前往科教城校区和西太湖校区,对学校后勤保障工作进行调研指导。黄海燕一行在科教城校区查看了东区交通秩序管理现场和云餐厅智能取餐柜设置情况,接着来到西太湖校区第二餐厅施工现场,详细了解了设施设备的安装进度和调试情况。黄海燕在西太湖校区会议室认真听取了各部门负责人的暑期工作汇报。她对各部门暑期后勤保障筹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要求各部门:一要树立全局意识,相互理解、及时沟通、协同作战,合力推进各项工作;二要具备前瞻思维,致力于推动文化后勤、绿色后勤、智慧后勤的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要增强紧迫感,抓住时间节点,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开学前各项保障工作全面到位,为师生提供更精细、更扎实、更周到的服务。
08-19
2020
校领导检查指导暑期安保工作
8月17日上午,副校长黄海燕检查科教城校区暑期安保相关工作。黄海燕现场查看正在施工的消防专项工程,提醒大家注意劳逸结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整作业时间,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随后走访了校园门岗,看望坚守岗位的安保一线工作人员。希望大家履职尽责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并嘱咐大家注意防暑降温,同时为安保工作人员送上消暑慰问品。
08-17
2020
我校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和应急管理厅等单位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
促进我校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应急管理厅等单位的政产学研全面战略合作,副校长苏旭平一行9人于2020年8月11日前往当地进行政产学研对接和合作洽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裘凯栋、宁东基地管委会副主任车成刚等领导陪同下,苏旭平副校长一行先后参观了宁东基地展示中心、国能宁煤集团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宁夏倬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夏沃凯珑新材料有限公司、宁夏宝廷新能源有限公司以及宁东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深入了解了项目建设、生产运营、科技创新难题和人才需求等情况。 8月12日上午,常州大学、宁东管委会、应急管理厅及相关企业校政企三方进行了座谈交流。苏旭平副校长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基本情况,提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的建议,并就在宁东基地建立产学研工作站、培训基地、技术转移分中心、技术研究院等合作平台进行了交谈。常州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浦建民、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彭明国、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薛荣、院长张跃、副院长冯胜、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邢志祥先后就《战略合作协议
08-17
2020
校领导调研指导西太湖校区建设工作
8月15日上午,校长蒋军成、副校长徐树法来到西太湖校区建设工地现场,实地调研指导续建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党办校办、基建处、西太湖校区管委会、代建单位等相关人员陪同调研。校领导一行深入施工现场,实地调研8号和9号学生宿舍楼、国交中心楼、专业实验楼等在建工程进展情况、施工质量和安全措施,并做现场指导。在西太湖校区第一会议室,相关部门负责人汇报了西太湖校区续建工程、搬迁工作、设备安装等工作推进情况。徐树法对近阶段建设工作做了总结分析,并对下一阶段的建设重点和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蒋军成充分肯定了西太湖校区建设工作,并代表学校向暑假期间依然奋战在一线的建设者们表示感谢。他指出,各参建单位和人员要从学校发展全局的高度,高度重视西太湖校区建设工作。他要求各参建部门,在西太湖校区续建工程一阶段工程收尾阶段,继续保持和发扬敢于战斗、善于战斗、不怕战斗的精神,把相关工作尤其是竣工验收环节做细做扎实;要始终把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抓好施工安全、控制投资成本、做好廉洁廉政作为基本建设工作主线,协调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在校区建设和运转阶段,全体参建部门和人员都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密切配合,齐心协力解决困难和
08-16
2020
校领导检查暑期校园建设与维护工作
8月14日,副校长徐树法检查武进校区暑期校园建设与维护工作。后勤管理处相关人员陪同参加检查。为切实保障武进校区各类公共设施的良好运作,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今年暑假,科教城校区学生宿舍电控改造、毕业生宿舍粉刷、东区测试楼绿化改造、西区杨树林及凌波岛改造、文彰楼报告厅改造、老常大宾馆改造、体育看台钢结构维护等20多个工程同时启动。 徐树法强调,要把切实解决教科研实际需要和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放在突出位置考虑,坚持安全第一,切实保障施工质量。要规范施工程序,科学管理,注重细节,合理安排工程进度,逐步推进,稳步实施。检查过程中,徐树法慰问还关心一线施工人员,叮嘱他们要注意劳逸结合,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08-16
2020
学校持续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8月14日上午,学校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推进会。校党委书记陈群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副校长徐守坤主持。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申报专业负责人、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上,围绕专业建设基础、申报竞争力分析、对策举措等方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拟申报专业负责人进行了详细汇报。校党委书记陈群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各专业开展的前期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就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专业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有力抓手,建设结果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未来发展。二是深刻领会“四新”理念。充分挖掘专业内涵,把握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理念,应重点围绕专业定位、管理规范、改革成效、师资力量、人才质量等五个方面开展专业建设。三是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整合统筹资源,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学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出优势,精准施策。专业要精心打磨申报材料,凝练专业特色,坚定申报成功的信心和决心。
08-13
2020
校领导深入白云校区检查指导校区工作
8月13日上午,副校长徐树法冒着高温酷暑来白云校区检查指导校区工作,并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看望慰问暑期坚守工作岗位的教职员工。随后还愉快地和奋战在工作第一线的校区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徐树法在白云校区管委会和后勤服务中心相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实地察看了校园环境和食堂等师生学习生活场所,现场了解白云校区暑期安全保卫、后勤保障和留校学生服务等方面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徐树法同白云校区管委会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白云校区管委会主任葛和生代表白云校区向校领导汇报了白云校区近阶段的主要工作及完成情况,并简要介绍了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和工作的设想及思路。白云校区相关部门也向校领导汇报了各自部门的工作情况。徐树法在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白云校区近阶段管理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希望大家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疫的基础上尽职尽责完成工作,同时注意保重身体,做好防暑降温。他还对白云校区今后的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继续保持好团结和谐的团队战斗力,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师生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第二,白云校区管委会管理团队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廉政意识和发展意识;第三,要进一步
08-13
2020
常州市社会治理学院在我校揭牌成立
8月13日上午,常州市社会治理学院揭牌仪式在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文彰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常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蔡骏,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江苏省参事室原主任、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宋林飞,常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龙宣,常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双庆出席仪式。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宏如主持仪式。蔡骏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常州市正在按照“五城五化”的路径,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迫切需要加快提升政法队伍建设水平。成立社会治理学院是常州市锻造高素质社会治理人才队伍、纵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务实举措,也是常州大学助力社会治理的生动写照和地校合作共建的有益尝试,更是全市政法战线和网格系统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牵引,助推“五大明星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社会治理学院应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优势,着力打造集理论研究、人才培训、实践创新于一体的教育基地,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陈群在致辞中指出,常州市社会治理学院的成立是常州大学进一步深化地校合作、服务地方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常州市委市政府推动在常高校和城市之间互动发展要求的有益尝试。常州大学将以此为契机,整
08-13
2020
我校再获“江苏省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8月9日-10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教专家工作研究会2019年年会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机遇、使命与挑战研讨会在江苏大学召开。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丁晓昌,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副校长赵玉涛,江苏省外国专家局局长杨小平,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贺兴初等嘉宾出席会议并讲话,全省各高校及会员单位的外专工作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共百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回顾并总结了2019年江苏省外专工作和引才引智成果,并表彰了在外国专家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院校,我校荣获2019年“江苏省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潘娜获“江苏省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我校进一步规范外专外教聘用流程、不断提升外专外教管理和服务水平。今年上半年,精准做好外籍教师疫情期间管理服务工作,为暂时无法返校的外教制定预备方案,采用在线授课等方式,保障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今后,学校将在高端外专引智、国际化科研合作平台搭建等方面内外协同,稳步推进,打造亮点。
08-13
2020
市领导会见我校曹义孙教授 听取“校地盟”智库建设专题汇报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源泉。各级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高校“智库”作用,把新型“智库”建设作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重要组成,以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充分发掘高校专家成员的智力资源,以更好的方式加以聚集和放大,为社会发展和国家改革贡献力量。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常州大学党政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工作,要求全校各学科、各学院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聚焦常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全面融入常州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立足常州、服务常州,依托学科、人才等优势,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特别是围绕常州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努力创造更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智库成果。史良法学院是在各级民盟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的,民盟先贤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民盟传统深深地融入到了史良法学院的办学特色之中。在民盟的积极影响下,史良法学院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校地盟”协同发展的高校智库建设模式。 7月28日上午,市政协主席白云萍上任伊始,在常州政
08-11
2020
学校举办2020年学工干部暑期培训班
为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学工干部的理论素养和育人水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8月3日~7日,常州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依托张太雷干部学院开展了为期5天的学工干部暑期培训。3日上午,开班仪式在学校文正楼第四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2020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十四五”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对学生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期培训班是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下专门组织开展的,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他希望全体学员要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从思想上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切实增强服务和奉献意识;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和干事本领,增长服务学校发展和师生需求的“真才实学”;加强交流,激发“头脑风暴”,确保通过培训将好的“标准”、“样板”达成共识,共同进步;遵守纪律,严格落实学校各项要求,确保“培”有所获,“训”有所得。在为期5天的培训过程中,学员们先后聆听了《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与实践》《聚焦媒体融合发展合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淬炼思想砺炼本领——新时代青年干部成长之道》《红燕颂
08-11
2020
学校部署推进博士点申报工作
8月10日下午,学校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博士点申报工作推进会,副校长苏旭平主持会议并讲话,学科建设办公室全体人员以及拟申报博士点相关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参加会议。会上,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任玉荣介绍了目前我校博士点申报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对我校博士点申报工作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机遇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博士点申报条件、要求提出申报工作建议。相关学院负责人对照国家学位授权审核基本条件,围绕目前博士点申报的工作思路、条件缺项以及需要学校提供相关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还就博士点申报工作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深入交流和讨论。苏旭平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了博士点申报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下阶段申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各拟申报博士点学院务必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厘清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申报方案;精准掌握相关政策文件,做到吃透弄懂,及时消化,避免低级失误;凝练提升申报材料,注重拓展思路,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和优势;统筹优化博士点申报布局,集中优势力量,聚焦特长,鼓励支持学科协同交叉发展。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57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62
/
814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