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6-06
2019
校领导为商学院全体党员讲授专题党课
为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的通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6月5日下午,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邱正祥在西太湖校区立德楼X115教室为商学院全体党员讲授了题为《严守党纪,做忠诚干净担当的高校干部》的专题党课,党课由商学院党委书记江涛涛主持。在党课上,邱正祥以入党誓词为切入点,围绕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廉政长效机制以及增强廉政意识,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等三个方面讲授专题党课,结合典型案例以及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内容,强调从领导干部到普通教师都要加强学习,时刻遵守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守好行为底线。全体党员要不断加强党员党性修养,严守党纪,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员。(通讯员蒋真儿)
06-06
2019
省科技厅指导“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建设工作
6月5日,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发展研讨会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举行。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副巡视员景茂、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孟庆如、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郜军、常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刘斌、科教城管委会主任陆金林、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校长蒋军成、副校长徐守坤出席了会议,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航工业集团301所、上海盛知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领导、专家,我校发展规划处、科技处、产学研合作处、研究生院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研讨,会议由副校长苏旭平主持。陈群在讲话中指出,常州大学在各级领导和广大专家的关心支持和鼎力相助下,勇于拼搏奋斗,善于把握机会,在短短的四十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表示此次省技术转移研究院在常州大学的试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探索,也是落实和推进产教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他要求研究院要坚持高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坚持高品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坚持高水平打造技术转移智库,为江苏省培养出更多的契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把江苏省技术转移研究院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有竞争力、全国有影响力的技
06-06
2019
我校参加第五届江苏“互联网+”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启动仪式
6月1日,以“红色筑梦点亮人生,青春领航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第五届江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活动由省教育厅主办,南京农业大学、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常州大学等承办。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省委统战部、省网信办、省发改委等联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及全省110余所高校800余名师生参加启动仪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邵进主持活动。我校副校长徐守坤出席启动仪式,石油化工学院“果然佳酿”、制药学院“蜀姜筑梦”、商学院“农腾西部”以及史良法学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罪错青少年健康回归”等4支红旅团队师生代表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活动。启动仪式上,王成斌、徐守坤等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共同为“红旅实践行·筑梦新时代”系列实践活动小分队出征授旗。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项目展,王成斌等领导驻足我校展位,认真听取学生的红旅项目介绍,并对我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当日下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题活动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农业大学、常州大学等51家单位和院校共同成立了江苏大
06-06
2019
我校举行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发展大会
6月5日上午,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发展大会在文彰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洪流、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副巡视员景茂、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一波出席了大会,省教育厅科技产业处、省科技厅科研机构处、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省产业研究院、常州市科技局、科教城管委会、武进区人民政府等部门领导,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航工业集团等企事业单位领导和专家,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校长蒋军成、副校长黄海燕、徐守坤以及武进区技术经理人代表、学校部分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大会。大会由副校长苏旭平主持。梁一波代表常州市致辞。他指出,常州把人才战略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不断加强创新型人才集聚,瞄准十大产业链建设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和科技金融,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常州大学的快速发展为常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淀着强大的发展活力、创新实力和文化魅力。他希望研究院能够突出自身优势,成为集聚技术转移领域领军型人才的平台和地区科技创新孵化的基地,努力培养具有创新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种好常州幸福树、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积蓄力量。
06-05
2019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工作
5月31日,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行政协调处处长黄浩淼来校指导工作。全体在校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交流座谈,会议由党委书记陈群主持。陈群向邓传淮一行简要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发展历程和近年来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他指出,学校经历了41年的发展历程,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果显著的高校。位列2019年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56位,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稳居全国高校前50强。在近几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表现优异,捧得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实现“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三连冠,并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今后,学校更加会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不懈努力!邓传淮充分肯定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尤其对我校荣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全国金奖的项目《贵在植染-以植染技术革新助力贵州脱贫致富》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他以九个数字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在
06-05
2019
校领导参加制药学院青马第五期培训暨“青马公开课”校级示范课
6月3日晚上,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护理学院于W11阶开展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五期培训――暨“青马公开课”校级示范课。培训邀请了副校长陆华良作为主讲,院党委书记张继延、学工办曹志伟、院学生会骨干及院各年级班委参加本次培训。培训由张书记主持,陆校长以新颖的方式开展此次培训。培训会中,陆校长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利用国家各个领导人提出的观念理论教育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加深对生态文明及绿水青山的理解。最后还指出公众要强化生态保护意识,积极参与保护环境,将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向制度体系化。此次青马培训,让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更加清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了解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青年学生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青马学员们应发挥主体作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06-05
2019
校领导参观艺术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
近日,艺术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在白云校区隆重开展。校党委书记陈群、校长蒋军成、副校长黄海燕、副校长徐守坤以及校各职能部门领导、教职工参观展览。陈群高度评价了毕业作品创作的视觉呈现效果、艺术表达水准与学术应用价值,并就设计作品的创意理念、形制过程、社会效用与师生进行了细致交流;鼓励师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突破艺术表现形式的限制与传统设计思维的束缚;加强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对外交流与合作,将设计创意与市场需求有效转化,进一步提升艺术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蒋军成对参展作品的多元主题、丰富样式与时代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参展毕业生的未来艺术之路给予了殷切期望与热情鼓舞;指出作品展不仅是本科毕业生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学院教育改革、教学成果与办学特色的总体检验;希望学院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着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黄海燕赞扬了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应用技能,鼓励师生依托毕业作品展,将设计作品与创意文化产业、创新创业项目有效融合;要求艺术学院瞄准社会需求、对接产业应用,不断巩固与发展艺术学科优势,积极扩大艺术学科影响力和辐射面,努力成为学校对外展示和交
06-04
2019
常州大学迟连城教授风景油画作品亮相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
近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精神·中国梦——美丽乡村行”写生采风作品展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隆重开幕。常州大学艺术学院迟连城教授创作的油画作品《武夷山春景》在本次展览中展出。自2018年12月起,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组织了全国80余位知名美术家,先后走进安徽金寨、广西三江、福建五夫、四川雅安等地区,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用手中的画笔描绘青山绿水,记录民俗风情,表现社会发展新风貌、感知时代巨变,展现祖国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此次展览共展出全国著名美术家的国画、油画、水彩94件作品。据悉,迟连城教授已连续三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邀请参加“中国精神·中国梦一一美丽乡村行写生采风作品展”写生采风活动。
06-04
2019
日本关东学院大学师生团访问我校
5月31日,日本关东学院大学副校长施桂荣教授率学校师生一行18人访问我校,推动双方教育合作,开展语言文化研修活动,让日本学生近距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研修班开班典礼上,徐守坤副校长对日本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大家在为期10天的学习活动中深入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文化。他指出,常大与关东学院大学一直保持良好的交流互动,学校将进一步推进双方师生的互访交流,提升两校合作内涵。施桂荣对常大开展日本学生研修课程表示感谢,相信关东学院大学的同学们通过学习会体验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成为中日青年友好往来的使者。关东学院也欢迎更多的常大师生走进日本,共筑两校合作交流的桥梁。此次在我校研修期间,关东学院大学师生代表团将参加中文会话、中国文化、书法、绘画等课程,参观校大学生科技与艺术创新中心、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及常州与苏州的文化遗址,与中国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互动活动。
06-04
2019
常州大学浙江校友会成立
6月1日下午,常州大学浙江校友会在宁波成立。校党委书记陈群、副校长陆锦冲、校友工作办公室负责人、教师代表,以及常州大学上海校友会代表、浙江校友代表等共计50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会上,浙江校友会筹备组校友徐良年报告了校友会筹备情况,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浦建民宣读了成立批文和组织机构人员名单。经大会充分酝酿,化机82级校友龚永煊当选浙江校友会会长。陆锦冲与龚永煊共同为常州大学浙江校友会揭牌,并为当选的组织机构成员颁发了聘书。陆锦冲希望浙江校友会能够团结更多的校友,助力校友事业发展,推动学校办学再上新台阶。上海校友会会长戴钟平专程到会致贺词。杭州校友代表李鹏、宁波校友代表王伯炎、嘉兴校友代表范昌海在发言中也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和推进校友工作的决心。大会审议通过了《常州大学浙江校友会章程》。龚永煊代表浙江校友衷心感谢母校的关心和帮助,他表示,浙江校友会将搭建平台,加强交流,资源共享,同心协力,把校友会建成分享成功与喜悦,传递友情和价值的精神家园,同时努力助推母校事业发展。陈群代表学校对浙江校友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母校发展建设的校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学校近年办学方面的
06-03
2019
常州大学举办“童心同乐庆六一”亲子活动
6月1日,常州大学“童心同乐庆六一”亲子活动在武进体育馆举行,100多个孩子齐聚一堂,欢度六一。副校长张宏如出席活动并为获奖家庭颁奖。下午1:00,孩子们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早早地来到活动现场,一个回合的帆布爬行,瞬间将孩子们的热情点燃。“心意相通”环节将父子同心、母子同心体现得淋漓尽致;“摸石头过河”环节充分发挥了父母在孩子眼中的领路人作用;“穿大鞋”环节,一双双盼着长大的小脚丫真的穿上大鞋时,才发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得平稳踏实。本次活动不仅让小朋友收获了校工会准备的节日小礼物,也增进了每个家庭的亲子感情,让参与活动的每个人都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与快乐。
06-03
2019
校领导出席“2019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6月1日下午,以“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19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校长蒋军成应邀出席并作了主旨报告。来自徐州市政府、15个国家的25所海外高校以及20余所国内高校的领导和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论坛。蒋军成以《关于未来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为题,通过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趋势的分析思考,发出了“如何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未来布局学科专业”和“如何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的追问。他认为,未来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方向在于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拓展传统专业转型升级、强化不同学科专业间的交叉和融合。未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在知识层面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学科交叉知识,在能力层面要具有引领未来发展能力和快速学习能力。结合常州大学的实践与举措,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在谋划学科布局、深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上成效显著,学校利用特色学科优势,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常大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论坛主持人、格里菲斯大学副校长SarahTodd教授为蒋军成颁发证书,对他为本次论坛所做的支持和贡献表示感谢。本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外的19名高校
06-03
2019
常州大学与常州市科技局进行合作洽谈
5月31日,常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杨伟红,科技服务业处处长薛晔一行,就合作共建“常州市技术交易市场”相关事宜进行交流磋商。常州大学副校长苏旭平出席了会议,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苏旭平代表常州大学对杨伟红一行表示欢迎,他说,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是在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的批准下,在常州市支持下筹建的,将紧密围绕技术转移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理论、方法、路径、模式、政策法规等研究和人才培养、教育培训、宣传推广等工作,努力将研究院建成全省专业化、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试验田”,为江苏、为常州集聚技术转移、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和机构作出贡献。杨伟红介绍了常州市技术市场发展历史沿革,提出建设技术市场的痛点、难点。希望依托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建设的技术市场,能够为培养技术转移研究生实习实训作出贡献外,还要能够创新技术市场的发展模式,为常州大学和常州市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一个集聚专家、成果、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公共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59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18
/
81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