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快速链接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常大主页
常大要闻
首页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12-29
2018
校领导到史良法学院指导国家社科申报工作
12月26日下午,学校党委常州、副校长张宏如教授,人文社科处处长葛彦东教授在国家课题申报指南发布后第一时间莅临我院指导2019年课题申报工作。院长曹义孙教授,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王永利教授,副院长张建等参加了座谈会。曹义孙院长汇报了学院未来发展的规划,认为学院未来始终以2019年法律硕士申报、2023年法学博士点申报为抓手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就学院发展中碰到的经费压力等向学校进行了说明。葛彦东处长认为2019年国家课题申报工作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各个学院一定要把握好各个时间节点,多请专家予以指导,校院两级合力推进好申报的各项工作。张宏如副校长指出学科建设、人才引进、标志性科研成果的打造始终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学校新一轮的规划中法学学科是重要的支撑,史良法学院一定要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坚韧的精神,多出成果、多出好成果。同时,对于学院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困难表示理解,表示学校一定会全力支持。
12-29
2018
我校喜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2月21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批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18〕21号)。我校原党委书记浦玉忠教授主持的《“跟进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逻辑生成•系统耦合•模式创新》项目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该成果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过程,改革教育培养和管理服务机制,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设了“德育跟进、教学跟进、活动跟进、管理跟进、服务跟进”的“五跟进”育人模式,破解了教学系统、团学系统和管理服务系统的耦合难题,生成了“跟进式”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这是学校长期坚持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注重教学成果锤炼所形成的重大成果,高度体现了学校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特色与成效。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示范辐射作用,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奖励,每四年评选一次,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
12-29
2018
我校成功举办2019年外国留学生元旦联欢会
激情点亮元旦,欢乐尽在常大。12月27日下午三点,以“相聚常州、圆梦常大”为主题的2019年留学生联欢会在文彰楼报告厅举行,蒋军成校长、戴国洪副书记、校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师生代表和来自四十多个国家的三百余名留学生齐聚一堂,辞旧迎新。联欢会由国际处、国际学院、校团委主办,商学院、石油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学院协办。联欢会在热情奔放的异域时装秀中拉开了序幕,留学生们身着民族服装闪亮登场;由我校特聘的俄罗斯功勋艺术家亚历山大·波利亚科夫教授指挥的校留学生合唱团首次登台,惊艳全场,一首Clapyourhands,Slapyourthings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老挝留学生身着传统服装在悠远的音乐里翩翩起舞,一颦一笑尽展老挝风情;非洲、中亚留学生打起了太极拳,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带来了吉他弹唱《我的歌声里》,流利的中文和深情的演绎温暖了每位观众;留学生宿舍阿姨们动感十足的广场舞《注满舞池》引爆全场,将联欢会推向了最高潮。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联欢会伴着温婉的歌曲《茉莉花》完美落幕。为了本次联欢会,留学生在团委和国际处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刻苦排练节目,准备过程不但增进
12-29
2018
学校开展宿舍安全专项检查
2018年12月27日上午,纪委书记邱正祥、副校长徐树法率领后勤管理处、后勤产业集团公司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学生宿舍用电安全进行了专项检查。校领导深入学生宿舍,详细了解了物业公司对学生宿舍的日常安全管理,现场查看了学生宿舍的用电状况,指出:时值冬季,临近年末,一定要按照物业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检查,严禁使用违章电器,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切实做好今冬明春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12-29
2018
常州大学在第15届CASC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喜获佳绩
2017年12月22至24日,由国际空间法学会主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资助,外交部条法司指导,北京理工大学协办的中国空间法学会第十四届CASC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暨专题研讨会在北京理工大学7号楼模拟法庭成功举行。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是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创办的年度性、世界级模拟法庭大赛,因其每年的全球总决赛由国际法院三位现任大法官亲自出庭审理而成为当今世界最高级别的模拟法庭大赛。中国空间法学会主办的此项竞赛活动已经发展成为国际空间法学会模拟法庭全球竞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经成为其最为活跃的单一国家赛区,并成为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的法律英语类大型模拟法庭竞赛活动之一。本次比赛共吸引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湘潭大学以及常州大学等高校共15支队伍参加了本次比赛。本次比赛的主题是主要涉及于火星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不同国家在火星开展活动时的矛盾冲突问题。经过院级选拔和推荐,常州大学派出由研究生梁捷莺、徐菁茹,本科生周宁子、周文露同学组成的常州大学代表队,在领队陈婷和指导教师薛宁的带领下,参加比赛,并得到史良法学院
12-28
2018
新时代 新征程——常州大学举行2019新年音乐会
12月26日下午,“新时代,新征程”——常州大学2019新年音乐会在文彰楼报告厅圆满举办。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副校长陆锦冲,校纪委书记邱正祥,副校长徐树法,副校长张宏如出席音乐会。常州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合作企业领导以及常州大学师生代表参加了音乐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致辞,他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广大校友以及全校师生和家长们致以新年最诚挚的问候和最衷心的祝福。戴国洪指出,2018年,是常州大学收获累累硕果的一年,学校成功举办了常州大学四十周年校庆,中共常州大学第二次党代会,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综合实力排名跻身全国高校200强,圆满地完成了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改革开放40年以来,常大人始终弘扬“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常大精神,朝着“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这一目标奋勇拼搏。新年音乐会在常州大学“龙韵民乐团”的合奏《旋动》中拉开序幕,弹拨乐、吹奏乐与弦乐的协作演奏,在传统的音乐语言中融合进现代的写作手法与和声色彩,变幻莫测的旋律带给人们无尽的畅想和感动。古筝重奏《瑶族舞曲》生动地展现了瑶族人民
12-28
2018
我校举行常州大学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决赛
12月26日下午,常州大学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校内外评审专家参加了活动。常州大学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于今年4月份启动,经过院级选拔赛,有35件作品晋级校级初赛,并筛选出24件作品参加7月份举行的校级复赛,最终有18件作品入围了校级决赛。比赛中,选手们从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展示了各自的参赛项目。本次比赛将决出一批项目参加将于2019年3月举行的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省赛项目校内选拔赛。
12-28
2018
校领导赴中石化安庆石化公司考察交流
12月26日上午,副校长黄海燕率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负责人一行赴中石化安庆石化公司考察交流。安庆石化公司副总经理宫超,公司人力资源处、培训中心负责人参加了交流活动。 宫超代表安庆石化公司对黄海燕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安庆石化公司基本情况。黄海燕介绍了我校最新发展情况和此次来访目的,希望能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特别是教育培训方面的深度合作,搭建培训平台,打造高质量培训项目,以培训加强交流,促进双方事业共赢发展。双方围绕安庆石化公司2019年度培训计划特别是安全环保培训、新材料新工艺培训以及班组长轮训等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初步共识。
12-27
2018
学校召开校园总体规划修编中长期建设项目讨论会
12月25日下午,校园总体规划修编中长期建设项目讨论会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陈群、校长蒋军成、副校长徐守坤、总会计师陆华良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发展设想工作组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蒋军成主持。发展规划处负责人介绍了校园总体规划修编的具体要求和工作进展。7个修编专项组就办学空间需求与所属中长期项目进行了简要说明。与会人员对修编工作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建设性和合理性的建议。蒋军成对前期修编工作进展情况和大家提出的建议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必须紧扣学校事业发展需求,科学预测,准确分析。他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全面考虑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各校区功能定位,深入思考各个学科在校区分布安排以及校区地理环境特点;二是体现“绿色、集约、前瞻”的理念,加强多功能空间与公共平台的建设;三是形成全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强化交流沟通,形成系统性思考;四是高起点谋划,突出“宏、大、全”特点,合理安排资金,科学把握节奏。陈群对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与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的精神紧密结合,立足于“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发展目
12-27
2018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观红色电影”
2018年12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观红色电影《秋之白华》。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教授致词,常州三杰纪念馆馆长黄明彦作瞿秋白同志生平报告,校宣传部长杨琳、学工部长袁志华、校团委书记周晓东、教务处副处长徐薇薇出席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代表及常州大学学生代表近300人参加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晓华教授主持。戴国洪在讲话中表示,常州大学已经圆满完成了两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获得了积极的社会评价。此次活动是探索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他相信,此次观影会给各位同学带来一次心灵的净化和价值的洗礼。他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势,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形成常州大学的特色和品牌。黄明彦饱含深情地回顾了瞿秋白同志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伟老师作了电影精讲评述,他们的报告和评述使同学们深受教育并感动。据悉,此次活动为常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列活动之三。活动现场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教授致词常州三杰纪念馆馆
12-27
2018
我校荣获2014—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由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主办,江南大学承办的“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学术年会”在无锡隆重召开。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校党委书记朱庆葆、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克新、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吴立保等出席会议。来自全省85所高校的450余人参加本次年会。会议由南京大学副校长邹亚军主持。我校陆华良总会计师及相关先进代表出席此次会议。在学会换届中学校成为副理事长单位,陆华良总会计师出任副理事长。会议表彰了《关于表彰2014—2018年江苏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我校商学院荣获先进集体称号,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戴竹青获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黄泽恩获高校自制仪器与虚拟仿真项目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周烨获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近年来,学校围绕“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致力于服务“双一流”建设,狠抓实验室及设备条件保障,不断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共享效率,对标国内外优秀实验室,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加强实验室内涵建设、实施科学
12-27
2018
学校开展元旦前实验室安全专项抽查工作
12月27日,为做好元旦放假前实验室各项安全工作,陆华良总会计师率国资处、保卫处、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及校安全督察组成员对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相关单位进行了元旦前实验室安全专项抽查工作。督查们实地抽查了实验室的水、电、废弃物存放地以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等情况,结合前期各单位自查及校级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各二级学院所属实验室实训基地、实验研究场所、教学实验室和实验用药品仓库、废液、废水、废弃物存放地等重点区域,涉及重点易燃易爆部位要继续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于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逐项制表列出清单,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时限、隐患责任和隐患预案,切实落实整改措施。陆华良对在实验室承担实验工作的师生进行了安全提醒,各实验室负责老师要针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进行指导,将实验设备以及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废液、废水等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并督促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各重点部位、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及时做好隐患排查及整改。鉴于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发生的科研实验室在科研试验时发生爆炸的事件,他强调实验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我校师生的人身安
12-27
2018
光明日报:让人才培养更贴合社会需求
12月16日,光明日报08版教科新闻以“常州大学:让人才培养更贴合社会需求”为题聚焦我校办学40年来的人才培养成果,文章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等三个方面进行报道,具体如下:近日,常州大学学子艺心绘就梦想“家”,“颜值爆表”的创意DIY教室在网络走红,同学们用手绘、墙贴、海报、装置、拼装等方式,让原本色彩单调的老式高校教室变身“清新”“工业”“复古”“动漫”风,网友纷纷点赞这样的教室“有色彩、有温度”。扎实的专业知识背后,是常大学生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表示,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唯有通过改革,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更加贴合社会需求。华智181班的刘卓欣整日泡在大学生科技与艺术创新中心忙着3D打印、绘制电路图,制作智能小车。“一直以为大一的课程就是学习书本知识,没想到有一门课第一学期就要制作一辆智能循迹小车,太有挑战性了!”刘卓欣口中的这门课,指的是储开斌等老师主讲的《项目设计》课。出“难题”的储开斌告诉记者,这门课是学校根据智能制造产业对学生知识及能力的需求,专门开设的特色课程,课程要求学生自己设计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463
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36
/
80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