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快速链接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常大主页
常大要闻
首页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3-07
2019
校领导参加石油工程学院储运172班主题团日活动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代代传。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月5日学院团委以“雷锋纪念日”为契机,在科教城校区乐行楼243会议室开展了“雷锋好榜样,精神永传承”主题团日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参加了此次活动,院党委书记王永利,院长、党委副书记何岩峰、院党委副书记陈粲、副院长赵会军、学工办辅导员和储运172班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本次活动由院团委副书记王卫卿主持。活动伊始,院党委书记王永利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颁发了荣誉团支部辅导员聘任证书。聘任仪式结束,大家一起观看了雷锋精神纪录片。影片观看结束后,同学们分别从雷锋精神内涵、身边的雷锋精神以及如何传承雷锋精神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戴国洪结合同学们的感悟深刻阐释了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在座的青年学子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同学们学习雷锋爱党爱国的政治信念,发扬雷锋乐于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担。本次主题团日活动内涵丰富,意义深远,让同学们在重温雷锋事迹、理解其精神时代意义的同时,激发了同学们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新时代正能量的理
03-06
2019
务实笃行、砥砺奋进,全校各学院、部门学习中共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一)
3月1日,党办校办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集中学习中共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主任黄正对照学校二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对大家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及时跟进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学习强国”平台为依托,全面提升自己的政治修养和政治水平。二要抓好重点工作。重点围绕督查、协调、服务、参谋等方面,瞄准健全行政督查机制、规范法务管理、筹办建国70周年文艺汇演等任务,创新务实地开展工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三要严于律己。从办公室内务整理、时间安排、待人接物的态度等细微处着手,在做到“大事不糊涂”的同时,力争把“小事做精细”。3月1日,组织部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集中学习中共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部长闫海波结合全会要求,专题研讨和布置2019年工作。他指出,要紧紧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奋斗目标、三步走发展战略、八大办学方略、十大建设工程”战略部署,突出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这个主线,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持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要不断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提
03-06
2019
学校召开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
3月5日上午,学校在文正楼第一会议室召开2019年度首次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戴国洪主持。会上,各二级党组织负责人汇报了本单位前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所开展的工作以及近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并提出了相关防范化解措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结合各单位的汇报情况纷纷提出了工作建议;党委组织部、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传达了全省、全市统战工作相关精神;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传达了省委教育工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最新文件精神。戴国洪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次联席会议所取得的成效。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各二级党组织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要落实主体责任,把握正确的方向导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狠抓落实,层层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通讯员/陈虎腾编辑/庄媛)
03-06
2019
校领导到白云校区调研新学期工作
3月5日上午,副校长徐树法深入白云校区检查调研新学期工作开展情况,白云校区管委会负责人陪同调研。徐树法对校区教学楼、学生宿舍、实验室等场所进行实地走访了解,每到一处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的现场汇报,详细了解校园设施的运行情况。实地走访结束,徐校长还与校区相关人员进行座谈。校区主任姚致远从校区基本情况、工作机制、校园安全、后勤保障、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工作汇报。徐校长首先肯定了白云校区取得的各项工作成绩,同时对白云校区未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各项工作规划要具有超前意识,注重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加强运用智慧化校园手段,提升后勤保障服务水平;三是要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
03-06
2019
华罗庚学院召开新学期全体教师大会
2月28日下午13:30,华罗庚学院于多功能厅成功举行新学期全体教师大会,会议围绕学院新学期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等工作展开。常州大学副校长徐守坤、华罗庚学院执行院长徐淑玲、党总支副书记安宁、华罗庚学院全体任课老师、教务老师、辅导员出席此次大会,会议由徐淑玲主持。徐守坤指出华罗庚学院作为常州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特区,要在探索人才培养方面率先垂范、率先实现。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德育,无论是私德还是公德,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关注学生的体育,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让学生学会有尊严的输;注重在课堂中融入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要关注学生的“劳”,让学生能吃苦、敢吃苦。他以高数课为例,向大家阐述了高数课中蕴含的德育、美育和劳育元素,鼓励在座的老师积极在“教书”中融入“育人”,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希望全体任课教师将教学改革的过程变成打造金课的过程、变成各级成果积累的过程。徐淑玲对2018-2019-1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就学情调查问卷和课程调研情况向各位老师进行反馈,并依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分析部署了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强调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指出
03-06
2019
校领导赴艺术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近日,副校长黄海燕对艺术学院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学院班子成员分别就基本概况、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近期工作开展情况、学院事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情况作了PPT汇报。黄海燕在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艺术学院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显著的工作成绩,赞扬了艺术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美誉度打造等各方面取得的进步,希望艺术学院积极贯彻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凝心聚力、持续作为,进一步拓宽和提升办学思路、办学规模,协同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立足学院实际,多措并举,夯实学院可持续发展动力和基石;解放思想、超前谋划,结合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把握重点工作,找准着力点,积极打造发展平台;主动作为,积极拓展开放办学和对外交流新渠道,推进国际化合作办学,从而协同推进教学、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立足常州、扎根地方,进一步强化和引领艺术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功能,不断增强区域影响力和知名度。
03-05
2019
学校推进学院校友工作
3月4日下午,学院校友工作推进会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副校长陆锦冲出席会议并讲话,发展规划处、学院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发展规划处负责人介绍了学校近年来校友工作的开展情况,并解读了《常州大学学院校友工作条例(试行)》文件。出席会议的学院领导交流了校友工作的经验,并就如何服务校友,促进学校发展,做好学院的校友工作积极建言献策。陆锦冲强调,校友对于学校发展建设、改革创新等各项事业都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迫切需要打造一支热情高效的校友工作队伍,团结、凝聚、关爱和服务校友,将校友工作与学院工作紧密联系起来。陆锦冲要求学院要高度重视校友工作,创新校友工作方法,将校友资源汇集起来,维护好校友的情感联系、发挥好校友的积极作用,为学校改革和发展添砖加瓦。
03-05
2019
我校开展“青春建功新时代,七彩志愿社区行”学雷锋月主题活动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志愿理念,深入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提升整体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校团委、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全校团员青年中开展了“青春建功新时代,七彩志愿社区行”学雷锋月主题活动。今年的3月5日是全国第56个“学雷锋日”暨第20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我校各级志愿者开展了关爱青少年、为老服务、阳光助残、节能环保、权益保护、卫生医疗、文化艺术等七个类别的“七彩”志愿服务,全面开展了“青春建功新时代,七彩志愿社区行”学雷锋月主题活动。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在校内开展了“志愿精神人人行,文明新风人人创”主题签名活动,向全校师生宣传雷锋精神,号召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各学院志愿者走出校门、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了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护理学院晴雨伞志愿者团队赴常州二院阳湖院区开展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爱心支援青年行”主题志愿活动,引导患者就医,有效地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机械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志愿者赴金南山敬老院开展了“关爱老人行,温暖老人心”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校园清洁志愿活动;石油工程学院志愿者来到常州市
03-04
2019
华北科技学院校长张瑞新一行来访我校
3月1日上午,华北科技学院校长张瑞新、副校长邹光华一行5人来访我校,校长蒋军成、副校长苏旭平会见了来宾,发展规划处、人事处、科技处、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见。蒋军成对张瑞新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华北科技学院对我校各项工作的支持,并向来宾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发展。他表示,常州大学将在教师互访、科研合作、学科平台构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继续合作、共同发展。张瑞新对常州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他介绍了华北科技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点。他希望通过校际合作,在人才引进、校际互访、学科方向拓展、实训平台共建等方面开展切实有效合作,促进学校共赢发展。会前,张瑞新一行参观了大学生科技园、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等。
03-04
2019
武进区首期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3月2日,由武进区科学技术局主办,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承办的“武进区首期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在我校举行。江苏省科技厅条件处处长万发苗、常州大学副校长苏旭平、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张朝晖、武进区副区长徐治国,武进区科技局局长李婷、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产学研处处长徐欣等出席培训班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院长、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彭明国主持。苏旭平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莅临此次培训会的各位领导和200名学员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学校建校40年来的办学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就学校当前的科研状况、产学研服务能力和省技术转移研究院的建设情况等做了重点的介绍。他指出,此次与武进区合作,通过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这个平台,共同培养武进区技术经理人,对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管理队伍,做好调动科技管理人员积极性,突显区域创新水平和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他希望通过此次培训班的学习交流,为武进的科技创新集聚创新能量。徐治国表达了武进区对技术经理人的迫切需求,就武进区将如何熟悉并执行省、市相关政策,如何培养并使用好技术经理人做了介绍。李婷就武进区技术转移工作做了详
03-04
2019
我校举行“文明互鉴与文化自信”跨文化传播研讨会
3月1-3日,由国际比较文明学会中国分会、中国人民大学华人文化研究所、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电影评介》、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常州大学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所和常州信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的“文明互鉴与文化自信”跨文化传播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原校长胡正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影视艺术》主编、文学院陈阳教授,国际比较文明学会首位中方副会长兼中国比较文明学会会长方汉文教授,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倪祥保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高峰教授,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任博士,《电影评介》曾珍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伊斯兰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闵捷副主任,常州大学徐守坤副校长等出席开幕式,常州大学副校长张宏如出席闭幕式。来自俄罗斯、韩国、日本、中国的海内外高校9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陈颖主持开幕式。开幕式上,徐守坤代表我校致欢迎辞并为研究所特聘专家颁发证书。他在致辞中指出从历史来看,中华文明正是不断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获得丰富营养,才能源远流长、日久弥新。他希望与会
03-02
2019
常州大学成功获批首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公布2018年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名单。我省共新增3个,其中高校新增2个。常州大学“生物质高效炼制及高质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功获批建设,这是我校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历史性突破,是学校近年来紧抓科技工作内涵建设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校科研水平和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心”由常州大学牵头组织,联合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南京大学国家有机毒物污染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化扬子石化有限公司、江苏同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共建单位,围绕生物基新材料、生物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产品制备、工艺优化、性能提升等系统化重大共性技术问题,针对生物基产业替代传统石油基产业关键技术和产业化迫切需求,重点开展平台化合物制备及高值化利用、生物基功能材料研发与产业化、被动型生物质能开发应用、生物质综合利用安全评价等四方面研究,突破生物制造和能源工业绿色化生态化等关键技术,提升江苏生物质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国家
03-01
2019
学校召开新学期科技工作会议
3月26日上午,新学期科研工作会议在我校文正楼第六会议室召开。副校长苏旭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科学技术处、产学研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科技处负责人重点围绕国地联合中心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贯彻落实“科技30条”,中国以色列产业技术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建设等方面进行汇报;产学研合作处负责人介绍了科技成果奖、技术转移、行业服务、技术转移研究院建设等方面新学期工作打算。会上,苏旭平根据中共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部署全年工作,他提出2019年学校要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聚焦创新创优,不断提升科研服务能力。一要坚持“科技113”工作理念,“产学研114”工作纲领,全面实施高质量创新工程;二要强化关键指标建设,拓宽路径以重点突破“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大成果”四大工程;三要聚焦前沿,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心,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校召开新学期科技工作会议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598
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36
/
81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