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校园快讯
首页
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07-27
2023
我校在第八届“欧波同杯”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中获得佳绩
2023年7月20-23日,由山东科技大学和北京欧波同光学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协办的第八届“欧波同杯”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暨第六届全国材料专业大学生研究能力挑战赛在山东青岛举行。本届大赛有来自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常州大学等54所高校600余名参赛代表和指导老师参加本次比赛。大赛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和专业组进行比赛,包含创新赛和精研赛,共有168个作品参赛,涉及十余个行业。我校今年首次参加该项赛事,由吴长军和刘祥奎两位老师率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李大平、余嘉乐和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生朱付成代表我校分别参加了本科生创新组和研究生创新组的比赛,结合项目实践和失效件材料、加工、检测、应用等多方面综合知识进行答辩,均获得了三等奖。参赛学生代表,金材211的李大平表示:失效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比赛需要我们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生产需求进行问题刨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能够极大提升我们参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的宗旨,专注于持续提
07-24
2023
探寻乡村生态创新 · 共享常州绿色未来——2023年度常州大学中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周顺利开展
7月10日-17日,来自老挝、孟加拉国、蒙古国、巴基斯坦、加蓬、中国等6个国家的5位国际学生、6位中国学生,共同组成融通中外·青春建功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参加2023年度常州大学中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周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将以“探寻乡村生态创新,共享绿色未来”为主题,中外大学生携手深入常州、溧阳等地区的乡村一线,在实践中感悟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感受乡村振兴的高质量成果,感悟中华农耕文明,更在实践中体悟中国道路。聚力优化生态创新,激发低碳科技潜能在常州“532“发展战略下,常州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两湖创新示范区和生态科技创新区发展。在“两湖”创新区规划展示馆内,中外大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通过体验升降式交通沙盘、十全十美天幕、新能源产业赛道、沉浸式数字沙盘、5D生态廊道以及“两湖”之眼六大板块的展示。在多媒体交互与机械装置交织的展陈中,大家深入了解了“两湖”创新区的规划图景,切实感受了“两湖”创新区的科技之美、生态之美、制造之美与青春之美。位于“两湖”创新区的中德产业创新与合作中心是2016年国家发改委颁发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示范区”,也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
07-22
2023
我校召开安达卢西亚大区孔子课堂工作交流会
7月21日,在国际交流处514会议室召开我校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大区孔院学院工作交流会,安区孔子课堂中方院长徐萍返回学校工作交流,国际交流处处长魏伟、副处长嵇炜、华文教育科科长黄陵参加了会议。魏伟首先对徐萍院长表示感谢!感谢她在过去的四年里,克服疫情和各种困难,让更多西班牙人学习中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希望她继续做好安区课堂的引路人,为我校孔院孔课发展持续发力。徐萍详细报告了国外期间的孔课工作,回顾了四年来安区孔课发展为全球最大规模孔课的艰辛历程,尤其在遭遇了疫情后,安区孔课始终在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开展中文教学,教学规模稳定、秩序平稳,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推动了中西两国语言学习的交流。与会人员都与徐萍老师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到孔课的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今后孔院孔课管理和服务奠定了基础。
07-20
2023
我校学子在第七届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中荣获佳绩
7月5日-7日,由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组织委员会、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江苏省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扬州大学承办的2023年“欧倍尔杯”第七届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成功举行。来自全省37所高校、67支队伍的350余名师生参与本次竞赛。本次竞赛分为化学组和化工组,其中,化学组竞赛内容包括实验理论笔试和实验操作竞赛两部分,化工组竞赛内容包括化工原理理论笔试、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分析和化工原理实验三部分。在竞赛准备阶段,院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比赛,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开展理论、仿真及实验操作的培训,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们克服炎热天气,放弃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竞赛准备工作中。在比赛中,我院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充分的赛前准备,全神贯注、积极应对。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我院6名参赛学生在来自省内多所高校的181名同学其中脱颖而出,囊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
07-20
2023
石油化工学院赴泰兴开展产学研对接和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要求,推进校企合作,7月11日,我院党委书记管春英、党委副书记刘茂灿、学院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刘平、学院分管研究生培养工作副院长黄海、学院教授鲁墨弘、研究生辅导员吴林等一行赴泰兴市开展产学研对接和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泰兴市政府党组成员、科技镇长团团长耿巍、泰兴经济开发区经济和科技发展部周亚东、科技镇长团团员高新星等陪同活动。耿巍对管春英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在周亚东的带领下,一同观摩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了解产业园区的人才培养、进修模式;参观新应急管理中心,了解园区的智能化建设和服务保障;最后前往济川健康科技馆和格林美钴博物馆,沉浸式体验了泰兴市经济开发区的产业特色,此次园区的参观学习,让大家对泰兴市经济开发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下午,管春英一行深入企业,与新浦化学有限公司、百力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凌飞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各公司代表分别介绍了公司的成长轨迹、发展现状和员工培养,回顾了近年来和石油化工学院的交流合作,并对我院毕业生的工作能力给与了高度评价。刘平介绍了常州大
07-17
2023
北京大学陈泳超教授来校讲学
7月11日下午,周有光文学院在立言楼334会议室成功举办“苔岑雅集·周有光文化大讲堂”第二十五讲。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陈泳超教授应邀为师生作了题为“太湖流域民间文艺资源收集整理与研究漫谈”的专题讲座。学院党总支书记焦洁庆、院长葛金华、副书记颜黎光出席活动,中文系各教研室教师、省级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白龙还乡”团队学生代表30多人参加了讲座。葛金华院长主持讲座。讲座伊始,陈泳超教授首先立足“仪式文艺”的核心概念,以文献与田野间的平衡与对读为切入点,结合常熟白茆山歌的典例分享了仪式文本及其活动的发现历程,强调文献和田野的彼此互释与交流。之后,他详细阐述了太湖流域民间文艺资源研究的调查对象与价值,指出太湖流域历来有着丰富多样的仪式活动,并有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与之伴生,对这些凝聚着民众生活和审美历史的丰富资源,具有开展整体性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另外,他还结合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历程从边界、选题、方法和创新等方面分享了经验。他认为从文化一体化的角度界定“太湖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本体、文学、区域社会史、政策应用的多学科研究路径,是当代研究应有的视野和取径。最后
07-17
2023
校工会开展“炎夏送清凉 关爱暖人心”暑期慰问
7月14日,在三伏大幕拉开之际,工会干部开展“炎夏送清凉 关爱暖人心”暑期慰问活动,为大家送上学校的关心和关爱,并送去慰问物品。虽然学校已值假期,但是管理人员全面落实暑期轮休值班制度,教师们也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开展研究与学习。从科教城校区到西太湖校区,从实验室、办公楼到建设工地,不管是科研教学、工程建设,还是后勤保障、行政服务,每一处、每个岗都闪烁着忙碌的身影。教职工们都在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辛勤工作,为保障学校暑期各项工作正常运转默默付出,努力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当好“主力军”,打好“主动仗”,作出新贡献。“送清凉”暑期慰问活动是一项暖心工程,使坚守在岗位上的教职员工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关怀,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07-17
2023
常州大学-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站一基地”揭牌
7月10日,常州大学走进连云港开发区暨“一站一基地”揭牌仪式在猴嘴街道都科广场隆重举行。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琪,区科技局、猴嘴街道主要负责人,常州大学产学研合作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连云港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等出席签约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代表常州大学对连云港开发区和猴嘴街道搭建的合作舞台表示感谢,殷切希望常州大学与连云港开发区的合作从框架协议走向具体实践。他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合力打造党建平台、合力打造党建品牌、合力打造党建融合等三方面内容进行党建合作联建,建立定期交流和工作推进机制,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共同有无,分享各方资源,彼此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打造专属党建工作品牌,共同开辟党建融合的新模式。连云港开发区王琪副主任表示将竭尽全力营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推动双方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真诚期盼常州大学发挥人才、科研优势,立足我区实际和企业需求,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速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深度融合,为我区建设苏北最高、沿海一流的现代化新港城几何中心提供强有力支撑。 常州大学产学研合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乘势而
07-17
2023
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届毕业生喜讯频传
近日,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23届毕业生喜讯频传,考研升学(含国内外)比例超35%,其中在国外学习的同学超过90%成功申请到国外研究生,超过80%同学成功申请到QS排名前200的高校研究生。中爱项目陈丹妮、赵玉婉和胡亦清等3名毕业生在爱尔兰合作院校梅努斯大学毕业,获一等学位。英国本科学位一般根据毕业总成绩划分四个等级(一等、二等一、二等二、三等学位),一等学位获取难度高,代表着最优秀的第一档。此外还有刘偌曦、袁晓音和王乐遥等3名国内毕业生,被西湖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直博)。陈丹妮提及:“通过海院的平台和项目,我有幸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刘偌曦在分享中说道:“还是要多参与名校的一些学术夏令营活动,这是一个增长才干的好机会,而海院提供的机会就很多。”学院近年来持续凝练学生培养思路,优化学生培养的模式,始终秉承“筑思想之基、知异国文化、强专业知识、圆名校梦想”理念,以“服务发展学生”为宗旨,结合实施“5E”工程(English linguistic competence——英语应用、Emotional management——情绪管理、Teamwork experience——团队合作、E
07-14
2023
我校举行常州大学“宏才助学基金”捐赠仪式
7月4日上午,常州大学“宏才助学基金”在西太湖校区立功楼404会议室举行捐赠仪式。民革党员、常州华尔迈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洪才,民革常州市委员会委员、武进区基层委员会主委、武进区红十字会副会长朱丽娜,民革武进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武进民革一支部主委、武进区综合保税区综合处处长武佳,民革武进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武进民革二支部主委、武进区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晖,常州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周刚,常州大学机关党委书记、组织部副部长、统战部副部长白泽朴,常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浦建民,民革常州大学支部主委孔文,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青玲、院长杨长春、党委副书记韩福东以及受助学生参加捐赠仪式。捐赠仪式由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青玲主持。杨长春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并对谢洪才先生捐资助学善举表示感谢。他希望,受助学生心怀感恩之情,常施感恩之举,牢记“责任”校训,在逆境中坚韧不屈,在顺境中勇往直前,以优异的成就回报捐资人的关心与帮助,以杰出的表现回馈学校、学院的教育培养。周刚介绍了常州大学基本情况以及办学特色,对谢洪才先生热心公益、情系高校、关爱青年的善举表示感谢。他希望,鼓励受
07-14
2023
奉献诚挚爱心 助力兴学育人——江苏艾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来校捐赠爱心大米
7月13日,迎着高温天气,江苏艾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宋玲女士一行来常州大学参加企业捐赠大米的爱心活动。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韩一松,后勤管理处采购部主任袁小金以及相关人员参加此次捐赠活动。据了解,江苏艾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长期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多次为社会、教育以及困难群体等开展慈善捐赠。宋玲董事长表示,此次为常州大学后勤集团捐赠200袋富硒大米,一方面慰问在校的暑期教师,更多的是承担社会的爱心责任事业。常州大学作为常州本地极具代表性高校,为社会培育了无数全方位人才,作为企业有责任更有义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韩一松对江苏艾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爱心之举表示感谢,对宋玲董事长的社会责任感表示赞同。韩书记希望校企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学生培养和就业、产教融合、技术转移与转化方面深入交流,共同发展。
07-14
2023
常州大学与枣庄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
7月7日下午,常州大学人事处、产学研合作处、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石油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枣庄分中心7人团队赴枣庄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枣庄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中心党组书记潘艺戈及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交流。团队一行首先参观了金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力高压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在枣庄市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座谈交流会上,潘艺戈介绍了枣庄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现状。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宋国强分享了常州智能制造产业情况以及对智能制造产业未来的展望。会上,常州大学薛银刚、刘平、付双成、周诗岽等专家就产学研合作模式、各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情况和各学院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此次交流会,双方表示将结合枣庄市智能制造产业特色和常州大学优势资源,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产业科技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07-12
2023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昉一行来校调研
7月7日上午,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昉一行应邀来我院参观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继延、副院长欧阳明星等陪同参观了我院的科研平台。姚昉书记介绍了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和实验中心建设等情况;张继延书记等向姚昉书记介绍了我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学生培养及老年人护理研究等相关情况。姚昉书记对两个支部的共建工作给予了肯定,希望在共建的基础上,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我院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双方商定,未来在实验室建设、科研团队、实验仪器共享等方面加强交流和合作。(通讯员/刘磊 审核/张继延 编辑/王芳)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724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6
/
55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