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快速链接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常大主页
校园快讯
首页
新闻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02-12
2023
史良法学院与湖塘镇共建企业合规研究中心
2月8日下午,中共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党委与镇人民政府举办的题为“聚势产业发展,助力万亿之城”的“2023年湖塘镇经济发展大会”在武进区实验小学召开。史良法学院院长张建,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教授、常州大学合规研究中心主任赵赤应邀参加大会。大会共有经济工作表彰、现代服务品牌工作交流、明星企业交流发言、湖塘镇科创企业合规研究中心揭牌、新能源项目签约、镇主要领导讲话等环节。张建在“企业合规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环节上台揭牌,赵赤应聘担任湖塘镇科创企业合规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塘镇“科创企业合规研究中心”由湖塘镇人民政府与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共同设立,系常州市党政机关首家企业合规公益性研究机构,将致力于以企业合规理论及实务研究帮助当地企业做好企业内控合规以有效预防合规及法律风险。(通讯员/唐亚岚 审核/陈婷 通讯员/孙悦)
02-09
2023
我校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质量申报
为全面加强我校基础科学研究,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施“有组织的科研”,推动常州大学基础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2月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质量申报推进会在常州大学附属医院报告厅举行,科技处负责人、相关学院领导、校内指导专家和92名申报教师参加会议。科技处处长张屹强调,现阶段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冲刺阶段,希望各位教师充分把握时间,注意加强同校内指导专家和其他申报教师的交流,有效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思想的碰撞。会后,相关教师将在附属医院进行为期一周的申报书集中撰写辅导。(通讯员/杨松 审核/张屹 编辑/孙悦)
01-20
2023
“小竹竿与小推车”诠释“人民的胜利”哲理
1月18日,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红色讲坛”(简称“‘双百’讲坛”)第21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淮海战役纪念馆讲解员殷小涵担任讲述人,徐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卫东教授担任点评人。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淮海战役纪念馆、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秘书长朱成山教授总策划,常州大学青年教师汪佩主持。殷小涵以《小竹竿与小推车》为题,讲述了淮海战役中543万民工奋勇支前,演绎一场“人民的胜利”真实动人故事。她说,“在这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大决战中,60万人民解放军面对80万国民党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创造了65天歼敌55万的战争奇迹。543万支前民工随军转战,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在淮海战役中,以唐和恩、朱永兰为代表的数百万支前民工,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们始终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身后,用血肉之躯开辟了
01-20
2023
技术转移研究院参加长三角国创中心与常州大学联合培养技术转移研究生质量评估研讨会
1月12日,技术转移研究院一行赴南京参加长三角国创中心与常州大学联合培养技术转移研究生质量评估研讨会,会议由长三角国创中心/江苏产研院校院合作部主任肖功海主持,集萃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任天斌、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成果转化处处长成晓建、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张晓凌、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智能生态学院助理教授黄龙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会议。长三角国创中心/江苏产研院副院长郜军对双方近3年来联合培养技术转移研究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全面创新改革举措,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做细做实。会上,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宋国强对技术转移研究生联合培养情况进行报告,技术转移研究生代表和校外导师代表关于参与联合培养相关情况进行汇报,以及长三角国创中心组织的工作小组前期对联培项目的评估进行了汇报,专家组查验了相关材料,并进行了质询。专家组一致认为,长三角国创中心与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
01-13
2023
我校外教荣获“我·中国和‘这十年’”主题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奖
2023年1月12日,“我·中国和‘这十年’”主题征集活动颁奖暨《我的中国故事:外国青年看中国》图书首发式在北京举行。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玲,科技部外国专家服务司副司长李昕,教育部国际司来华留学处处长刘晓,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师生代表,共计300余人以线上和线下形式参与活动,我校获奖外教、国际处老师线上参会。我校西语外教EstraderJoaquin(霍凯)的作品“CrossCulturalExchangestoBuildaCommunityofSharedFuture”荣获优秀作品奖(ExcellentWorks),为江苏省五个获奖作品之一。2022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日报社在科技部、教育部以及200余所全国重点高校和各地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面向海内外的外籍读者举办“我·中国和‘这十年’”主题征集活动。我校国际交流处组织外教积极响应,认真撰写文章和整理照片,并统一向中国日报社提交参赛作品。本次征文活动共收到来自30余个国家的外籍专家和留学生的图文和视频469件作品
01-11
2023
我校学子徐子茗诗集《来日方长》正式出版
近日,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徐子茗创作的诗集《来日方长》由南方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本闪着人性本真,洋溢青春炫彩的少女诗作,由著名诗人雪鹰作序,诗坛名家胡弦、刘斌、杨四平、汪剑钊、育邦、宫白云联袂推荐。徐子茗,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园林201班团支书。曾多次获得常州大学年度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学校文学类单项奖学金,有文学作品在《星星》《扬子江诗刊》等刊物上发表,2022年获中国诗人年度新诗后浪创作潜力奖等多个奖项。徐子茗曾这样介绍她的写作,“从16岁到19岁,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来日方长》中洋溢着热烈真挚的青春气息,充斥着内心成长的青春历程,翻涌着不可忽视的青春力量。从青涩到渐趋成熟,她的笔下是日常经历的事物,却显示出真情的诗意、内心的追求。人向往的成长之路是自由与清风、鲜花与皓月、诗意与远方。在观察与捕捉中,沉潜与历练中,她找到了星星为自己亮起的路。徐子茗诗集《来日方长》的出版不仅仅展现了一个年轻诗人探寻诗意的葳蕤,也显示了诗坛涌动着的青春力量,新生代诗人为当代诗歌发展开拓新的疆域。期待徐子茗未来在诗途留下一步又一步脚印,也愿有
01-09
2023
学校荣获2022年度常州市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
近日,常州市高校安全保卫联席会发布《关于表彰常州市高校安全保卫工作2022年度先进集体的决定》,对全市内部保卫工作成绩突出的15所学校予以通报表扬,常州大学荣获2022年度常州市高校安全保卫处工作2022年度先进集体一等奖。常州大学安全保卫处将以此表彰为契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维护校园安全为己任,在疫情防控、政治保障、反恐维稳、治安防范、安全教育等方面,再接再厉,做到值守有责、值守有方,不断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保驾护航。
01-09
2023
学校与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推进交流合作
1月4日下午,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州大学与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线上工作会议在机器人产业学院C716室举行。本古里安大学工学院院长Avi Levy、机械工程系主任Gennady Ziskind、学术委员会主席Amir Shapiro和工学院老师Jill Zimmermann,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与平台建设部部长华闻达,学校机器人产业学院/中以科创学院院长徐淑玲、国际交流处处长何岩峰、机器人产业学院/中以科创学院副院长储开斌、国际交流处副处长王宁共同出席此次会议。徐淑玲介绍了机器人产业学院、中以科创学院发展概况,回顾了自2018年以来与本古里安大学在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并就深化与拓展硕士常州本地化联合培养、启动博士联合培养、引进优质本科生课程等事宜提出进一步建议。 Avi对近年两校的合作表示满意,对学校推荐的毕业生培养质量表示赞赏,对进一步深化合作表示期待,希望能与常州大学签署相关协议,更好地开展两校师生交流、学术科研合作,促进两校多领域协同发展,同时希望能有更多优秀的常州大学毕业生选择来本古里安大学攻读硕士、博士。会议围绕“引进课程”“硕博联合培养”
01-09
2023
学校开展2023年寒假前安全检查
寒假将至,为切实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全面防范化解各类校园安全风险,确保校园安全稳定。1月9日上午,校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开展寒假前安全检查。根据寒假前安全检查通知,各单位前期进行了自查,并按时提交自查自纠报告。检查组一行对食堂、学生宿舍、楼宇及校内经营单位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实地检查,现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单位反馈,并要求限期整改。检查组要求各单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细化岗位安全职责,全方位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安排好假期安全值守,加强巡查巡检,杜绝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秩序,为师生营造平安、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通讯员/范丽 审核/薛峰 编辑/温丽馨)
01-07
2023
学校开展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活动
2022年12月2日,安全保卫处在科教城校区水月广场组织开展全国第十一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宣传活动,并邀请武进交警大队参加此次活动。武进交警大队铁骑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单,并针对骑电动车的学生不佩戴头盔进行现场教育,详细讲解不戴头盔的危害,引导学生戴好头盔,文明骑行,不仅平安回家,还得平安回寝。活动现场还设有有奖竞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纷纷在“戴头盔不逆行 归其位不乱停”签名横幅上签字并参与有奖竞答。安全与生命一线牵,幸福与安全两相连,让我们共同携手,营造安全、文明的校园交通环境,文明守法、平安回家。
01-07
2023
科技处持续推进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
1月5日下午,在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路演大厅,针对理工科新进教职员工科技处举办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撰写辅导讲座。科技处处长张屹做相关报告,70多名新进教职工参加讲座。 张屹首先介绍了常州大学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所取得成绩,向青年教师强调申报书质量是基金能否成功的关键,对待申报书我们需要反复推敲,仔细研读,不断修改才能持续提高。稍后张屹详细讲解了申报书应该如何撰写,从关键词、摘要、科学问题属性、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科学问题凝练等方面进行了讲述。会后青年教师针对撰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同张屹进行了交流。 寒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关键阶段,“学校、学院、指导团队、项目负责人”四维层层推进,步步抓落实,为2023年的申报夯实基础向更高的目标冲刺。
01-06
2023
我校举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选题及论证辅导讲座
12月29日下午,由校人文社科处主办、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承办的2023年文科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系列讲座第四期通过腾讯会议顺利举行。复旦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唐亚林受邀作了题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选题及论证”的专题报告。讲座由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马继迁主持,全校100多位教师在线聆听了讲座。报告中,唐教授由重要参考资料《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谈起,他指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应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他结合案例比较了2020年前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题论证活页的变化,分析了选题论证活页的新要求及重点难点。唐教授深入讲解了选题修改的注意事项,借用往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证活页实例,对如何展开论证进行了详细讲解。报告结束后,唐教授详细解答了老师们的提问。辅导讲座进一步推进了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
01-03
2023
学校与常州市公安局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共建
为进一步增强校园公共安全教育的工作合力,提升校园公共安全建设实效,近日,西太湖校区管委会、吴敬琏经济学院负责人一行携常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共同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共建活动。西太湖校区管委会、吴敬琏经济学院、常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相关人员,及学院本科生、留学生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活动。在场馆讲解员的带领下,相关人员及学生依次参观了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安全六个展区,观看了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视频案例,体验了火场逃生、模拟驾驶、厨房安全等仿真项目,参与了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竞答,学习了心肺复苏、触电救助、灭火救援等方面的技能。依托此次共建活动,学校与常州市公安局就公共安全和反诈防诈工作开展交流,并就校园安全和反诈工作进行探讨,双方提出,要共谋发展、共商大计、共话未来,为全市公共安全建设和全民反诈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本次活动生动的案例呈现和仿真体验,进一步提升了师生公共安全理论素养和实操水平,切实增强了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讯员/徐茜 审核/姜鸿 编辑/孙悦)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7288
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1
/
56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