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校园快讯
首页
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10-09
2022
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第14期 记录南京大屠杀铁证的摄影机
10月5日,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第14期网络课程活动。 本期邀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讲解员汪贝担任讲述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汪勇教授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馆长张燕研究馆员担任点评人。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由常州大学青年教师汪佩主持。汪贝以《那年、那月、那些瞬间——约翰·马吉和他的摄影机》为题,讲述了国家一级文物——约翰·马吉的摄影机及其原始胶片记录下的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她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美籍牧师约翰·马吉当年曾冒着生命危险,用手中的16毫米摄影机秘密记录下日军屠城的血证,他拍摄的这些原始影像胶片成为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唯一动态实景。“这台老式贝尔牌16mm家用摄影机,曾经与一座古城共同见证了日军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暴行,见证了侵略者的残酷,受害者的苦难,
10-09
2022
我校举办第二期“卓越讲堂”辅导员就业指导专项培训
9月26日至28日,我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培训在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国家生涯规划师、中国职业规划咨询师张永新为我校30余名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辅导员作专项培训。学生处负责人出席培训活动。本次培训为期三天,设有6个培训方向,合计20学时。课程分别从就业指导概述、就业指导新思维、就业定位、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课程采用知识讲授、案列分析、视频分享、互动研讨、个人演练、成果示范、实战指南、故事分享、问卷自查等多种培训方式。来自我校23个学院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辅导员全程专心聆听讲座,积极参与互动研讨、演练和分享交流,参与培训的辅导员表示深受教益、收获满满。本次培训是我校获批江苏省大学生生涯教育基地以来开展的首场培训活动,是我校辅导员“卓越讲堂”的一项重要内容。后续基地将持续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增强求职技能,从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10-08
2022
西太湖校区开展2022级新生安全教育之防诈安全教育
为进一步增强2022级新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新生讲好反诈“第一课”。9月24日下午西太湖校区管理委员会邀请武进区公安分局朱天亮警官、滆湖派出所开展新生安全教育宣讲会,西太湖校区2022级全体新生参加。讲座中,朱天亮警官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面对各类诈骗案件时普遍存在的防范意识差、辨识能力弱、应对水平低的现象,列举了多起发生在学生身上的诈骗案例,重点讲解了不法分子冒充他人、网络兼职刷单、购物退款、游戏账号买卖等发生率较高、迷惑性较强的典型网络诈骗形式,细致分析了作案手段和案件特点。他提醒广大新生:网上交友需谨慎小心、转账汇款前要擦亮眼,切莫贪图“小惠小利”,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安全。朱警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防范措施,向在场师生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及“金钟罩”反诈小程序。朱警官讲授贴近生活,语言风趣幽默,同学们兴致盎然,讲座氛围活跃。通过这次宣讲会,同学们学到了很多识诈、防诈、反诈知识,受益匪浅。讲座开始前,滆湖派出所民警向新生分发防诈安全教育宣传手册。最后,校区安保科通报了西太湖校区近期反诈形势,提出相关要求,希望同学们加强法律法规学
09-30
2022
“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第13期 血染淞沪抗战的姚子青营六百英烈
9月28日,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新华网作为媒体支持,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第13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讲解员支玮婷担任讲述人,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明永教授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原馆长王新华担任点评嘉宾。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由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董盼盼主持。支玮婷以《淞沪抗战英烈姚子青和宝山保卫战》为题,讲述了革命文物“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纪念碑的故事。支玮婷讲到,在1937年的上海宝山保卫战中,姚子青营六百人血战八昼夜,全营官兵全部壮烈殉国。此举,震动整个中国和国际社会,极大地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激励着更多中国人前仆后继、团结一致,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来。英雄不死,精神长存,姚子青等革命先烈们用生命与热血谱写的抗战精神,永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09-30
2022
我校表演专业师生参演的话剧《家》首演
9月27日晚,由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指导,江苏省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演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一级导演庄嘉敏执导,我院表演专业师生参演的全新版本话剧《家》在苏州保利大剧院成功首演。此前话剧《家》曾在常州凤凰谷剧院成功试演,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教务处处长薛冰、工会主席李秀英、关工委袁能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学院师生代表一同观看演出。话剧《家》由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根据文学大师巴金先生的小说《家》改编而成,故事发生在五四运动前后,描绘封建大家庭中年轻一代的痛苦磨难和成长,舞台上两个多小时的话剧层层递进,描绘出一幅大家族生活的画面,描摹着一个封建家族的溃败衰弱。矛盾软弱的觉新,天真热烈的觉慧,满腹愁绪的梅,善良温柔的瑞珏,刚烈不屈的鸣凤……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动人的演绎下,仿佛从书中走出。我院表演专业负责人、国家一级演员蔡伟教授、学院教师童劲杰、表演191班学生向怡、成堃祺、李硕、石滢锟、肖恒钊、黄子瑶、顾佳慧、刘轶宁、刘子龙、刘龙泽、易智恒、王雨清、周媛、周林杰等18位师生参加了演出。蔡伟带领着学院青年学生认真研读角色、探讨剧本,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老中青三代同台,实现话
09-30
2022
实验室安全督导组开展危化品专项检查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实验室安全,保障校园安全稳定,9月26日下午,实验室安全督导组专家对石油化工学院、城乡矿山研究院实验室进行危险化学品使用专项检查。本次督导重点检查了危化品分类存放、双人双锁管理、使用记录台账、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风险管控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立即整改,督导专家分别从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应急演练等方面对实验室安全工作提出了要求。实验室安全督导组是学校为切实推动实验室安全建设,构建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安全检查机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于今年6月成立的专家咨询机构,首批聘任了学校化工、材料、机械、电气电子、管理等方面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7位专家,他们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巡查,查找实验室安全隐患,督促各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升。
09-28
2022
我校举办2022级留学生法律法规讲座
为帮助留学生熟悉中国法律法规,提高留学生遵纪守法意识,9月15日,我校邀请常州市人民检察院、武进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湖塘交警中队为2022级留学生新生举办禁毒教育、出入境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三场讲座。国际处、海外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全体留学生辅导员及2022级留学生新生参加。常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项至陵向留学生们详细介绍了常见违禁毒品,讲解了吸食毒品的案例与危害,阐明了中国法律对于涉毒犯罪的严惩力度,教育留学生们如何有效防毒、识毒。武进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吴晓英和薛玉丹警官详细介绍了出入境涉外管理方面的常见问题,重点强调了出入境签证办理及居留许可管理方面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案例对留学生在中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遵纪守法等进行了具体的讲解。湖塘交警中队二级警长沈雷播放了多则交通事故视频,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交通事故的严重后果和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告诫留学生们一定要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严禁酒后驾车,确保在中国生活和学习期间的人身安全。讲座结束后,三位主讲人详细解答了留学生的各种疑问。目前,我校已将留学生法律法规教育纳入常规工作,建立长效机制
09-28
2022
常州大学开展2022级新生消防演练
为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升新生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9月26日下午,常州大学在科教城校区体育看台西侧组织开展2022级新生消防演练,相关学院新生代表600余人参加演练活动。常州市武进消防救援大队副队长滕振受邀为新生进行了消防知识培训。演练中,滕振通过鲜活的案例向大家讲述了火灾导致的严重后果,剖析了火灾发生的原因,深入浅出的讲述了高校校园消防安全的重要性。随后,他从防火、灭火、逃生、自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详细讲解了身边可能发生的消防安全隐患、出现火情后如何报警、宿舍用电安全、自救逃生的方法等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他还重点讲解了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活动中,新生代表还进行了灭火操作演练、观摩消防车水枪出水演练、消防救援器材展示等活动。
09-23
2022
“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第12期 “独立自由勋章”是抗日将士的荣耀
9月21日,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新华网作为媒体支持,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第12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优秀讲解员、曾荣获“致敬国家丰碑---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专业组冠军、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五好讲解员”李洋担任讲述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桥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范丽红担任点评嘉宾。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由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周本卫主持。李洋以《独立自由勋章:抗日将士的荣耀》为题,讲述了革命文物独立自由勋章的故事。李洋讲到,勋章是国家授予的至高荣誉,独立自由勋章是授予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战争的有功人员。该勋章寓意着中国人民为追求和平正义、捍卫民族独立自由而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之际,在中国人
09-20
2022
我校开展线上科研诚信主题宣讲
为规范科研活动,维护科研诚信,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科研环境,促进常州大学科研工作健康持续高质量的发展,特邀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江胜强研究员,做“科研诚信与常见学术不端”主题宣讲。9月14日,科研诚信主题宣讲会以线上形式开展。科技处处长张屹主持宣讲会,各学院(所)科研副院长、相关教师及研究生三百余人参加线上宣讲会。江胜强副处长从“科研的本质”出发,具体讲解了什么是“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如何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要求,重点阐述了论文署名原则、项目申报和立项执行过程中的相关科研诚信问题,并通过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惩处科研不端行为的具体事例,警示广大科研人员。宣讲会最后,江胜强副处长给各位科研人员的忠告:“切勿有投机侥幸心理,管好自己的团队和学生,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才能保持持久的学术生命!”张屹总结,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科研也要有更高的目标,对于立志从事科研的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家首先要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坐的了科研冷板凳;科研过程中,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瞄准科学前沿问题,看重科研成果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学校近期将更新了一系列科研管理文件,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学术行为,促进高质
09-16
2022
革命文物周周讲第11期 北大营的枪声揭开了十四年抗战的序幕
9月14日,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第11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周思宁担任讲述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田鹏颖与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副馆长王玉峰担任点评人。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东北大学、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孔繁森精神党性教育基地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由常州大学青年教师汪佩主持。周思宁以《北大营的枪声:揭开了十四年抗战的序幕》为题,讲述了不可移动文物沈阳北大营。周思宁讲到,一处北大营,道不尽的百年沧桑,见证着中国爱国官兵坚决反抗外敌侵略、不畏强敌、不避艰险、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伟大抗战精神,用正义的反抗,筑成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血肉长城,铸就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如今,每年的9月18日,随着警笛声响起,仿佛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为抗战胜利作出牺牲和贡献的每一位革命先烈,抗日英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浩然正气,已经
09-16
2022
江苏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技术转移研究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我校举行
9月7日,江苏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技术转移研究院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技术转移研究院举行。江苏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李侃、我校产学研合作处、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团委、技术转移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技术转移领域校内导师及联合培养研究生参加会议。宋国强介绍了研究院技术转移政策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情况,并分享我院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特色培养路线,希望能加强双方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平台。李侃对我院技术转移才培养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我院技术转移人才输送表示由衷感谢,他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重点项目情况,希望能与我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人才培养关系,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合作共赢。田轶对江苏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在“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项目拓展合作,取得新成果。技术转移领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签署联合培养协议,江苏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技术转移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签署人才培养合作协议。
09-16
2022
我校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国中秋传统文化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国际处、海外教育学院联合后勤服务中心在科教城校区一食堂二楼开展外国留学生“做月饼迎中秋”活动。海外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储志新,后勤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汪国余,相关学院留学生辅导员以及12名留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活动现场,在面点师傅的讲解示范下,留学生们兴致勃勃,纷纷动起双手制作月饼。不一会儿,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月饼便已成型,并被盖上传统红印章。工作人员将月饼送进烤箱烘烤,约半个小时后,月饼便制作完成。伴随着扑鼻的饼香,留学生们品尝到了亲手制作的月饼。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米卢表示,这是他首次制作月饼,这次活动不仅让他学习了如何制作月饼,亲自体验制作过程,更能了解月饼的寓意,也更加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传统。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是我校留学生知华友华爱华“六个一工程”的重要内容。该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利于留学生了解中国中秋传统文化,零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732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0
/
564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