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常州大学打出“云端组合拳” 师生线上互动花样多

   发布时间: 2020-03-22

  “亲爱的老师,时隔两个月,终于见到您了!”3月9日,常州大学师生在线上开启了新学期的征程。第一节课上午8点准时开始,7点40分,金材172班班长魏荣祥就已经坐在电脑前和同学们逐一打招呼了:“疫情期间,我要做的班级管理工作就是每天上课前清点人数,统计到课率,下课后收集同学们的作业并打包交给老师。看到同学们熟悉的脸庞,听着老师熟悉的声音,仿佛又回到了往日课堂。”

    同质等效,守护学子初心如磐

  开课前一周,金融182班的刘程就收到了老师发来的电子教材,并进行了预习。刘程说,线上开课后,她发现课堂参与率很高,同学们回答问题踊跃。在线教学工作面广量大,如何确保疫情期间教学质量“同质等效”,常州大学打出了一套动态“组合拳”。

  早在1月30日,学校就针对新学期线上教学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制度和规定。2月初,学校面向社会免费推出了18门在线开放课程,同时免费开放了共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与此同时,面向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培训。3月2日至3月6日,试点线上开课39门次,并有效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学校还成立了校级层面和院级层面两级教学检查队伍,采取学院自查和学校督查两种方式对本科教学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教学过程质量跟踪可控。

  线上开课的第一天,常州大学全体校领导深入各网络学习平台督查,校长蒋军成在线向同学们喊话:“同学们是课堂的主人,一定要熟悉云中课堂的特点,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反馈、思考,积极参与云中课堂的完善与创新,共同推进线上教学质量的提升。”

    贴近生活,思政课收获感动

  疫情期间,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单丹丹老师就在群里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让同学们讲一讲自己和家人战“疫”的故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导论课上,单丹丹老师在线上一一展示了同学和家长参与疫情防控的生动事迹,讲述身边人的战“疫”故事,引导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懂、真信、真用。为了上好线上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搜集抗疫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案例,讲好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

  线上授课过程中,常州大学老师也贴近实际,将战“疫”元素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中,让门门课都有思政味。“学校深化课程思政,将鲜活的战‘疫’事例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素材,用抗‘疫’实例诠释责任感与使命感,坚定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说。

    寓教于乐,宅家也能“动起来”

  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来一段有节奏的韵律操,已成为美术182班尤达金每天的固定“项目”。山上跳操、屋旁体育舞蹈、室内素质练习……常大学子锻炼身体的方式丰富多彩,而这些都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

  “宅”在家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通过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体育课有较强的线下互动特点,在线上怎么开展?体育学院的老师想了很多办法。他们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环境,设计了体育舞蹈、户外健身等多门课程,还拍摄了多条简单易行的教学小视频。线上开学后,老师们通过实时互动、专业点评,将“动起来”的想法一步步付诸于实践。上课签到、自我学习、录制视频、上传作业,同学们也完成得井井有条。“从签到率、学生访问量、作业完成度来看,学生的执行力很强,大家既体验到了锻炼的乐趣,也提升了战‘疫’的体魄,体育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体育学院周耀军老师说。

  一周学习下来,化工172班夏铭泽同学对线上学习已颇有心得:“经过老师的引导,线上学习已慢慢步入正轨,我也逐渐适应了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开始体会到上网课的乐趣。”

  目前,常州大学各学院正按照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线上教学。后续,学校也将实时搜集同学们的听课反馈情况,强化线上教学质量保障,通过加强质量监测和控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新华网:http://www.js.xinhuanet.com/2020-03/17/c_1125724888.htm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