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日报:常州大学: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聚焦生物安全防控

   发布时间: 2020-05-09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常州大学获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常州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组织相关课题组进行科研攻关,聚焦生物安全防控展开协同创新工作,全力打好科技防控攻坚战。

  疫情期间,各个场所和设备等的消杀工作很重要。常州大学陈群团队的王龙耀课题组开发了纯水零极距电解制备臭氧装置,利用纯水电解出臭氧,为相关抗疫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生物安全防控装备。

  据了解,与目前使用的活性氯和乙醇等典型消毒剂相比,臭氧的分解产物为氧气,没有残留腐蚀和易燃易爆等次生危害,杀菌广谱高效。但臭氧在常态下存在难以储存和运输的缺陷,而常见的高压电晕法制备臭氧,又会副产大量高污染的氮氧化物,导致使用受限。“因此,我们利用双向透过性零极距电解技术,将纯水高效转化为臭氧和氢气,制备过程也更加安全,且污染可控。”课题负责教师王龙耀介绍,这一技术具有原料安全易得、无电磁辐射、无氮氧化物产生等独特优势,特别适合在敏感和有洁净要求的场所应用。目前,这一技术已授权浙江一企业投入生产,上千台设备被销往全国各地,广泛应用于车辆、食堂、学校、医院等各个领域。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成果转化,常州大学积极利用高价值专利培育平台对相关技术进行了组织,形成了具有一定容量的专利池(申请相关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已授权7项),目前已经面向企业展开了技术转移和成果推广工作。 (尤佳 包海霞)

  常州日报: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rb/html/2020-05/07/content_342687.htm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