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州网:89岁常州“一大”代表,捐赠“红色档案”讲述红色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7-21

       用档案讲述党的故事,传承党的精神。近日,89岁的老党员来到市档案馆,捐赠了一批“红色档案”。一件件红色档案不仅记载着他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的成长故事,也承载着他对党的深厚感情。

捐赠——戴着“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他捐赠了一批红色档案

        “中国共产党常州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胸标及出席证、“中国共产党常州市第一届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胸标及出席证、“中国共产党常州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出席证、书籍……6月28日上午,戴着刚刚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老党员陈继云向市档案馆捐赠一批“红色档案”。这批档案中,既有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参加党代会时的证件,也有反映个人经历及成长的照片和书籍,他用捐赠“红色档案”的方式,来表达一名老党员的赤诚党心。

        陈继云,今年89岁,1953年4月入党。后来,他在我市市级机关担任中层干部和领导职务,最后在常州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岗位上退休。

      “为了向党致敬,感谢党恩,我今年要做两件事情。”陈继云说,一件事情是编一本他作为党员的成长经历,这件事情已经完成;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向市档案部门捐赠包括新编书籍在内的一批红色档案。

     “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我要用毕生精力来回报,把党的精神传承好、弘扬好!”陈继云说。

光荣——7个兄弟姐妹,6人入党

       陈继云出生在常州市西郊一户亦工亦农的家庭。父亲在城里打工,在商行担任账房先生。

    “后来,日寇侵华,造成我家破人亡。”陈继云父亲失业,又患上血吸虫病,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迫于生活所迫,丢下刚出生还未满月的女儿,只身前往上海去做奶妈。“可怜我这个刚出生的妹妹,因没有奶水滋养,很快夭折。”

       陈继云喜欢读书,但他在读到小学毕业后,家里再也没有能力供他读书。作为家中的长子,他只好早早走出家门去打工。

   “日本鬼子被赶跑后,我们家依然穷困,感觉度日如年。”陈继云说,这一切都在1949年发生变化。“常州在那一年解放,我们迎来了幸福生活。兄弟姐妹7人个个追求进步,茁壮成长,先后有6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2年前,陈继云做学徒开始,就受到驻厂解放军代表的言行启发,先加入了共青团,又加入了工会,因表现积极,他在19岁时以工人身份从工厂直接调进市委机关工作。1953年4月,他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自豪——常州“一大”,他是最年轻的党代表之一

       陈继云捐赠的档案中,最有看点的是他参加中共常州市第一次代表大会时佩戴的红色胸标。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共常州市委认真贯彻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市各级党的组织机构逐步建立,党员队伍不断壮大。1956年4月底至5月初,武进、金坛、溧阳分别召开党的代表大会,选举出各级党的委员会。

      1956年5月28日至6月2日,中共常州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市人委大会堂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350人,列席代表40人。这次大会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伟大胜利,工农业生产正在积极而稳步向前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

       当时,年仅23岁的陈继云参加了此次会议,他也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党代表之一。那时候,他已经被党组织调到市委组织部工作,从事干部审核工作。

       陈继云回忆,中共常州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时任市委书记王余积作了工作报告。报告认真总结了全市农副业生产、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工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文教卫生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成绩,检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会议充分发扬民主,对市委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等问题进行批评。

     “会后,市委遵循中共八大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力争超额完成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陈继云说,为了让后人了解这次大会的意义,他决定把当时参加会议时佩戴的胸标捐赠出来,激励后人继续努力。

难忘——为了发展,他亲历了常州第一所本科高校的诞生

       在陈继云捐赠的书籍中,有一部分是涉及江苏化工学院成立的情况的。江苏化工学院是常州第一所本科高校,陈继云就亲身经历了该校的成立。那也成了他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陈继云回忆,1978年初,国家教育部和计划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大专院校扩大招生数量,使更多的知识青年有机会进高校深造。江苏省决定扩办化工高校,在无锡组建成立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也抓住这一机遇,在常州化工厂内成立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常州分院后被撤销,在校生并入无锡分院就读。

     “但无锡分院仍困难重重,难以为继。当时,常州工业发展迅猛,在全国已有名气,但常州还没有一所正规大学。”1980年12月29日,江苏省政府最终做出决定,将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改名为江苏化工学院,呈报上级批准。

     “常州闻讯,主动请缨,请求省政府将江苏化工学院落户常州,改变常州没有大学的历史。省政府经研究同意,将无锡分院从无锡马山搬迁常州。”陈继云回忆,当年3月份,常州组建江苏化工学院办事处,时任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他被任命为办事处副主任。

       1981年7月11日,江苏化工学院获批,定址常州。学院设立有机化工、化工机械等专业,学制4年,本科。9月17日,常州召开江苏化工学院成立大会暨新学年开学典礼。江苏化工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常州没有本科高校历史的终结。

       江苏化工学院成立后,原江苏化工学院办事处自动撤销。原办事处人员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全部转移到学院建立的相关部门就位。陈继云则在学院党委宣传部担任领导工作,直至1990年重返常州市委机关就职。

      此后,江苏化工学院历经变革,先后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江苏工业学院更名为常州大学。

       中国常州网:http://www.cz001.com.cn/index.php?s=search&m=detail&id=16852

(编辑:刘博)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