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日报:科研要有宏观大局,也要注重细节 ——访常州大学教授史一安

   发布时间: 2022-01-04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花落德国科学家本杰明·李斯特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以表彰他们对“不对称有机催化”方向作出的贡献。记者日前从常州大学获悉,该校自然与合成有机化学研究院史一安教授,在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系统性的工作,较诺奖工作早几年开展。目前,国际公认的史氏环氧化反应(Shi Epoxidation)就是以史一安的名字命名,已载入了教科书,并在有机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该反应在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史一安是常州武进人,1979年从礼嘉高中毕业后,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后,他又踏上了异国求学路。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直到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任教。从1995年起,他就一直在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辛勤科研。“科学研究需要创新,最好还要有用。”为此,他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深入研究,突破传统思维,采用非传统方法,用糖的衍生物这种绿色催化剂,在烯烃环氧化一直悬而未决的难题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并使之成为一个有用的化学转化,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环氧化方面发表论文五六十篇。

       出于朴实的思乡之情,2017年,他回到故乡常州,入职常州大学,专心科研。走进史一安的办公室,就被办公桌后的资料袋所吸引——长长的一排书柜下,整齐地摆放着五六十包资料袋。每个资料袋上都仔细地做好了标记。“这些都是我们近期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通过归类存放,便于查找。”史一安说。

在做学问上,史一安教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同时也重视实验细节的设计来找到可行的切入点,并善于通过实验现象的细微之处来揭示科学的本质问题。“科研要有宏观大局,也要注重细节。”他是一个极度严谨的人,对实验数据总是反复求证,甚至连学生论文参考文献页码引用错误,他都能一眼指出并说出正确页码。

       科研上的严谨讲究、追求完美,在生活中却没有丝毫体现。他从不讲究吃穿,研究忙起来,甚至住在办公室。“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史一安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20年9月的科学家座谈会上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史一安教授无疑就是最好的典范。“30年甘坐冷板凳,认认真真做学问”,他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始终执着于自己的好奇心、事业心,专注前瞻性的基础研究,为科技强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常州日报:http://epaper.cz001.com.cn/czrbpaper/pc/layout/202112/16/node_A04.html

(编辑:刘博)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