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客户端:赵景——从采访者变成受访者 毕业后她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员 |
包海霞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2.8.8 发布时间: 2022-08-08 |
“现在我们妇联推出了一个活动,给妇女进行免费的两癌筛查。等你有空了,就可以到医院做个筛查。”在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工作的一年时间里,赵景只要有空,就会到农户家走访,跟他们聊聊家常。 2021年,赵景毕业于常州大学。毕业后,她选择来到湖南农村,成为一名乡村振兴工作者。这一切,都源于她在大学期间的一段难忘经历——青媒筑梦。 在常州大学,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以青年学子的视角,记录着农户在乡村振兴工作者的带领下脱贫致富的故事。而赵景,正是这支团队的发起人。“大二上学期,在学校的帮助下,我牵头成立了常州大学‘青媒筑梦’团队,想记录下乡村工作者的事迹,弘扬乡村工作者精神,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 四年来,团队先后来到四川、甘肃、贵州、安徽等地,采访记录100多位乡村振兴工作者扶贫、富民的故事,制作发表多部访谈纪录片和扶贫回忆录。《蜡染的故事》,记录贵州榕江产业振兴;《叶叶笙歌》,让贵州南猛村的茶香飘出大山;《阡陌夏集》,诠释人才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隆林行动》,佐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将制作好的视频发布在抖音、B站等平台上。这些平台的受众以年轻人为主,而年轻人正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赵景说。一篇篇报道、一条条视频,让“青媒筑梦”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的同时,团队自身也在悄然壮大。 2021年6月,从常州大学毕业的赵景,毅然选择来到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成为镇上的一名工作人员。“这些年,我和同学们一起采访了100多位乡村振兴工作者,也认识了很多农民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乡镇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所以,作为‘青媒筑梦’团队的发起者,毕业后,我便加入了乡村振兴的队伍,想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2022年7月6日,“青媒筑梦”团队的4名成员来到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这次,赵景从采访者变成了受访者。采访过程中,赵景带着团队成员参观了自己的办公地点和宿舍。作为“青媒筑梦”团队的老队员,她还建议团队成员多拍摄一些沿途的风景,宣传当地的旅游资源。 “赵景学姐,这一年来你做了许多工作,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件呢?”“说到印象最深的,其实是一件小事,我拉到赞助,给新中小学的孩子建造了一个新的升旗台。”赵景回答。 新中小学是雨母山镇的一所学校,全校只有十几名学生。教学楼前面的一块空地,就是他们的操场。据该校总务主任曾楚雪介绍:“以前我们学校的国旗杆,就是把一根竹子用麻绳固定在地上,孩子们将国旗沿着这根竹子徐徐升起,条件非常简陋。”常年的风吹日晒,使得这个“升旗杆”在今年4月倒塌。得知情况后,赵景从社会爱心人士那里寻求帮助,并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前,完成了新升旗台的搭建。 我要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投身于乡村振兴的赵景,正在积极贡献着属于她的那一份青年力量。在她的帮助下,雨母山镇的3名妇女顺利申请到了宫颈癌乳腺癌补助。“目前,‘青媒筑梦’团队有将近20名成员,明年,又会有一批人要离开校园,站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希望我能给面临选择的他们提供一个方向,从而进一步壮大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赵景说。 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党委书记李嵩表示,大学毕业生加入乡村振兴队伍,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村民提升文化水平,帮助乡村改善生活环境。通过给村民提供相关指导,提高人均收入的同时,他们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光明日报客户端: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b3e44cb08d514d1493333f939a024eaa (编辑:刘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