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新闻:我们的大思政|常州大学:打造“十红”育人品牌,激活“大思政”育人源头活水

   发布时间: 2024-06-28

“在学校学的知识究竟怎样?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检验出来。”


“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融入爱国报国之志中去,我们的人生才会绽放出绚烂的色彩。”


……


这是2024年毕业前夕,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朱成山教授为2024届毕业生上的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寄语赠言”。这是一堂关于使命与担当的思政大课,鼓励青年人去谱写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大写青春。


沐之以春风、润之以细雨,往往就能于无声处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五年来,常州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资源整合、坚持开放共融等维度入手,激活“大思政”育人的一池春水。


加强顶层设计,让“大思政”育人立起来


“我们将三大办学特色之一的‘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加强组织领导、整合资源力量,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如是说。常州大学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打造出红馆、红库、红刊、红书、红社、红联、红基、红培、红课、红剧等以红色文化为特色的“十红”教育教学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工作。


“红色文化”作为常州大学“三大办学特色”之一,历来备受重视。学校成立、调整和充实红色文化特色建设领导小组,不断推进学校红色文化特色的建设和发展,为红色文化特色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常州大学成立并及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中共常州大学委员会关于新时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实施办法》,统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力度,确定学校思政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培育一批富含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示范性课程和专业。


在常州大学,校领导带头讲授思政课是代代坚守的传承。学校将“红色文化”巧妙融入思政课程中,实现了“1+1>2”的效果。“徐书记的思政课非常精彩,让我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我也必将坚定理想信仰、磨砺意志,挺起坚硬的青春脊梁、扛起如山的青春责任。”


在聆听了党委书记徐守坤讲授的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政课后,华智201班杜陈琳如是说。每年,常州大学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身作则,带头走进思政课堂讲课、听课,形成了学校办好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全方位打造出具有责任意识、红色文化、石油石化、创新创业等常州大学特色的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


统筹整合资源,让“大思政”育人活起来


6月6日,“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文物图片展”在常州大学武进校区主楼广场前举办开展式,正式开启了为期10天的展览。这次展览,是常州大学“全面推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一个缩影。一根貌不惊人的竹竿、一块纳鞋底的夹板、一个加工粮食用的簸箕……都在静静地讲述着那些动人的故事。


“融”,正是常州大学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实践中鲜明的特色之一。2017年,全国首家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在常州大学成立,专注挖掘红色文化核心价值、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7年来,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作为全国馆校联盟发起单位和秘书处,着力于搭建红色思政教育平台,力求馆校互通,让红色资源被真正有效利用,实现融合。


“在过去,高校和纪念馆之间存在着一堵有形和无形的‘墙’,如何打通这堵墙,让纪念馆和高校联动起来,成为高校红色研究和教育的宝贵资源,是我们起初思考的问题。”朱成山介绍道。2021年7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9月,由常州大学牵头组建的“推进革命文物资源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国馆校合作联盟”正式成立,为意见的有效落地提供助力。作为意见的重要起草者与联盟牵头人,朱成山表示,联盟平台的搭建真正让红色文物走入校园,走近学生,在大学生们的心中播下了红色种子,让思政教育不再停留在书本与课堂。当前馆校合作联盟共有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225家成员单位,其中包括112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113所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馆的加入,有效帮助了青年学子更真切地了解并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更好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从2019年开始,常州大学几乎每年都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纪念馆、博物馆馆长和讲解员走进常州大学思政课堂,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使得大思政课鲜活生动有吸引力,更好发挥思政课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大思政课”是一门社会大课,是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需要开门办思政课。依托馆校联盟,常州大学积极地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云上微思政课,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来启智润心。


开放共融创新,让“大思政”育人用起来


教育的本质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常州大学坚持共建、共享、共融,以自身集聚的红色资源赋能大中小学乃至整个社会的思政教育。


多年来,常州大学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断走深走实,通过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组织相关课程、组建课程教学团队等方式,着力打造“大思政课”育人共同体。2018年,常州大学牵头成立了常州市红色文化宣传教育阵地联盟。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宜兴市官林中学……许多学校的“成人仪式”走进常州大学,体悟“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肩负责任,挑战未来,携手共绘思政育人“同心圆”。2023年,常州大学“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获评高校领衔示范项目。2024年3月9日,“元融合: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百场讲坛”改版后的首场讲坛隆重举行,由新华网记者进行了现场全程拍摄并录播编辑,助力全国各地大学生和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同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


2017年,常州大学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采集建设工作正式启动,首开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的建设之旅。“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通过发掘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打造集数据分析、活动预约、场馆预订、艺术鉴赏、智能搜索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首个红色大数据共享平台。”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晓华说。


面对海量的红色资源数据,常州大学在组建专业研究团队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外,还开启了“红雁衔泥”“红色蜜蜂”等大型专项行动,发动大学生群体走进红色历史场馆、收集红色资料,为加固完善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添砖加瓦。如今,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网站平台已收录全国范围内约2600家红色场馆及相关档案数据,其中红色场馆文字3000多万、红色档案数据近23000件、红色图片10万多张、重点场馆80余家。


2024年年初,“常大红院网站”正式开通并发布“常大网上红馆(VR)”,力争借助VR等现代新技术让红色思政课走得更远、落得更实。朱成山表示,“常大红院网站”的开通和使用,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解读红色文化、感悟红色故事、赓续红色精神的数字新平台。


“以学校鲜亮的红色基因和石油石化文化为特色资源,讲好新时代故事,进一步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努力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政教育新局面,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常州大学校长陈海群表示。常州大学将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青年大学生构筑精神基石、夯实人生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时代新人,书写铸魂育人的奋进新篇章。


交汇点新闻: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67bf641e4b03f2293aa4e49


(编辑:盛熠)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