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日报:常州大学2025应届毕业生刘家彤—— 从迷茫到坚持,她的努力终获回报 |
常州日报08版 2025.3.31 发布时间: 2025-03-31 |
人物:刘家彤,女,常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大数据211班,2025应届毕业生,目前已录用奇瑞运维工程师岗。 大学四年,我始终想着一个问题: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吗? 刚进大学时,我对编程几乎一无所知,只觉得代码是神奇的字符组合。随着课程的深入,我慢慢找到了乐趣,也逐渐接触到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学校采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让我有机会参与不少真实项目,感受到技术的魅力。 初识行业: 从项目中找到方向 还记得第一次做阿里云智能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项目时,我既兴奋又紧张。作为团队的组长,我带着队友们研究数据,尝试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医院的就诊人数。那时,我们常常为了一个算法的调优争论不休,也会因为一个数据异常熬夜找Bug。但当我们看到最终的预测结果时,所有的疲惫都化成了成就感。 后来,我又参与了阿里云房屋数据采集存储平台、铁路购票系统等项目,每次都让我在技术上更进一步。最重要的是,我开始意识到,数据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而是可以影响人们生活的工具。我对大数据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隐约觉得自己未来应该走这条路。 求职伊始: 从迷茫到重新审视目标 进入求职阶段,我才发现,现实比想象中复杂得多。招聘网站上五花八门的岗位让我眼花缭乱,大数据、人工智能、后端开发、数据分析……这些领域我都接触过,可到底该选哪一个? 我开始投递大厂的程序员岗位,但由于学历背景的限制,简历常常被“卡”在筛选环节。这让我感到非常迷茫。我甚至想过干脆放弃技术岗位,去做销售,或者直接进工厂做流水线工作。那时,我感到前途渺茫,但每当想到父母为我的学业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我便想起了一句话:“我也想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可我的长衫是努力一辈子的父母亲手为我穿的。” 他们的期望让我明白,我不能轻言放弃。 在老师和朋友们的帮助下,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逐渐明白,自己的技术背景其实更适合做一些系统的运维工作,而不必局限于程序员岗位。于是,我决定将目光转向实体产业的计算机相关岗位。 调整策略: 精准提升求职竞争力 确定了方向,我开始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首先,我完善了简历,突出展示了自己的项目经历和技术能力,确保HR能快速理解我的优势。接着,我复习了SQL优化、机器学习算法等关键知识点,并参加了几场模拟面试,练习如何流畅表达自己。每次模拟面试后,我都会复盘,总结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确保在正式面试时更加自信。 收获与感悟: 努力终有回报 求职的过程并不轻松,经历了多次笔试、面试,我也曾多次遭遇失败。每次收到拒信时,我都会感到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每当我想放弃时,都会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说不定下一次就是机会。” 回顾这一路,我最大的感悟是:求职不仅是找工作,更是发现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迷茫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要勇敢地去探索、去尝试。对于即将踏上求职之路的学弟学妹们,我想说:不要害怕失败,每一次经历都会成为你的财富。只要坚持努力,机会一定会眷顾你。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成长与勇气,迈入职场,迎接新的挑战! 常州日报:https://epaper.cz001.com.cn/czrbpaper/pc/layout/202503/31/node_A08.html (编辑:盛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