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12-09
2024
西太湖校区开展应急防暴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西太湖校区保安队伍应对紧急暴恐事件的防范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11月28日上午,西太湖校区组织开展应急防暴培训。培训中,教员讲解了如何提高防暴处突快速反应能力、如何有效处置校园内各类突发事件,结合门岗配置的防暴器材对使用步骤、方法、注意事项进行逐一讲解和示范,并指导保安队员分组演练,整个演练过程围绕盾牌、钢叉、脚叉、防暴棍等器械使用、多人小组协同配合等实战技能进行反复实操。本次培训提升了保安队员在协同配合、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应急处突综合能力。在今后工作中,西太湖校区将继续强化保安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全员演练、实战演练,不断提升保安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有效筑牢校园安全防线。(通讯员/邹峰 审核/孙峰 编辑/孙悦)
12-06
2024
我校师生获2024年德国红点概念奖
近日,备受全球设计界瞩目的国际三大顶级设计奖之一德国红点设计奖(Red Dot Design Award)2024年红点设计概念奖揭晓。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钟砚涛教授、高安琪老师、赵慧冉同学(2022级研究生)等共同创作的作品《文创产品设计——电子弓弦乐器String Infinity》斩获设计概念奖,作品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多功能性,因其卓越的创意在60 多个国家、地区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作品“String Infinity”是电子弓弦乐器文创设计,将我国二胡等传统乐器融入整个设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立足于世界乐器种类汇聚,促进世界文化多层次、多元化创新融合发展。此外,设计产品可互换的连接器和音色设置转变为各种乐器形式。通过其专业的姿态和充满活力的音景提升现场表演氛围的营造和质量。作品将便利性与可持续性材料相结合,以建立用户对乐器使用的直观理解。赵慧冉同学表示,红点奖对所有从事艺术设计的创作者们来说,是一个伟大的殿堂,在整个参赛过程中,团队成员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不断挑战自我,追求设计的极致,这次获奖让她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她将继续保持这份热情和
12-06
2024
江苏省社科届第十八届学术大会区域专场在常州大学举行
12月3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届联合会与常州大学承办、常州大学商学院协办的江苏省社科届第十八届学术大会区域专场在常州大学举行。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出席会议并讲话。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常州市政府副市长蒋鹏举,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刘西忠,南京市社科联主席曹劲松,无锡市社科联主席李明新,常州市社科联主席蒋顺青,镇江市社科联主席孙国林,苏州市社科联三级调研员王明国,江苏省社科联组联中心主任王淑芬,常州市社科联副主席叶英姿,镇江市社科联副主席谢林祥,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常州大学原副校长王卫星出席开幕式。蒋顺青主持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张新科指出,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通过新质生产力培养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尤为重要。他围绕德国鲁尔区的历史发展,分析介绍了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苏南五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希望通过搭建更多交流平台、让更多专家学者参与的方式,助推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蒋鹏举在致辞中介绍了常州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常州实业化历程深受中国文化
12-05
2024
我校启动首届常州大学“华罗庚学科沙龙”
12月2日,常州大学“华罗庚学科沙龙”第一期材料与电子交叉学科前沿论坛举办。国家重大科技人才项目入选者、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院长、湖北光谷实验室副主任唐江教授,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金一政教授出席论坛并作报告,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副校长王建浦,材料与电子学部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青年教师和学生参加活动。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钟璟主持论坛。常州大学“华罗庚学科沙龙”第一期材料与电子交叉学科前沿论坛在我校召开陈海群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宗旨、办学成果和在学科建设布局中的重要举措。他希望以举办“华罗庚学科沙龙”为契机,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凝练特色优势,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产出标志性成果。陈海群致辞唐江作了题为《单片集成光电子器件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从材料设计引入,深入阐述构造器件的精妙思路、电路设计的创新举措,以及芯片集成的卓越成果。金一政作了题为《量子点电致发光》的学术报告,报告围绕量子点发光材料和器件展开,详细介绍了在量子点材料设计和调控策略开发方面的突出贡献。专家报告后,唐
12-05
2024
【大讨论系列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学科建设专题大讨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效提升我校学科内涵建设,推动学科发展进阶升级,以大讨论汇共识、聚智慧、促实干,根据学校部署,12月2日上午,“教育强国常大何为”学科建设主题大讨论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副校长王建浦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分管学科建设负责人参会。学科办主任钟璟主持专题讨论。会议重点围绕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加强学科团队及学科人才的培育等方面展开讨论。与会人员认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需要进一步彰显,应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聚焦学科发展规律和学校发展实际,不断优化学科布局;以学科评价体系为标准,分层分类做好学科建设,超前谋划学位点布局与调整,着力加强短板弱项的资源投入,有效提升学科整体水平;以优势、重点学科为引领,辐射带动新兴学科成长,依托学部建设,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交叉学科加速发展;以学科团队培育与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组织引领作用,选拔培育学科拔尖人才等后备力量,完善学科人才梯队。王建浦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充分突显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应形成合力
12-05
2024
校领导带队调研研究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
为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入贯彻常州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实施方案,探索优化学科布局、构建培养路径,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近日,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明国带队就研究生教育相关工作分别调研了周有光文学院和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院、周有光文学院、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会上,周有光文学院、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就各自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介绍。研究生院负责人结合学校“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实施方案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下一步计划进行阐述,并对两个学院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彭明国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研究生培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结合学校三届三次全会工作部署和“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实施方案,探索研究生教育的“常大之为”。(通讯员/朱伟 审核/何岩峰 编辑/孙悦)
12-05
202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碳纳米管技术实现产业化
近日,常州六边形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标志着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弓晓晶教授负责的碳纳米管技术在常州市新北区产业化。该项目于2022年入选常州市“龙城英才”领军型创业项目,突破了单壁碳纳米管工程化制备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及关键设备的研制,完成了该产品宏量化制备中试产线搭建,正稳步推进吨级产线搭建,为单壁碳纳米管在半导体和电磁屏蔽材料上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已向下游客户进行送样检测,产品质量比肩国外产品,成本远低于国外产品,已与行业头部企业签订了采购战略协议,预计2025年产量达3-5吨,销售额约2亿元。常州大学材料学院秉承“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历经多年建设,已发展成为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多材料门类、在省内高校中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材料学院。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主动服务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产业,努力推动教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一定成效。(通讯员/熊慧琴 审核/储志新 编辑/孙悦)
12-05
2024
学校推进研究生条线期中工作
12月2日下午,全校研究生条线期中工作会议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明国出席会议,研究生院院长、副院长,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副院长参加会议。会上,各研究生培养学院就研究生期中教学检查结果,研究生教学资源建设情况,研究生招生、学籍、学位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汇报。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就研究生培养工作发言,并布置了研究生实习实践安全风险防范、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研究生工作站与产业教授队伍建设、学位点周期性审核评估等工作。彭明国指出,各研究生培养学院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的目标和主题,从不断化解实际问题入手,切实加强研究生教学资源建设,高标准培养研究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抓好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践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严格专业实践过程的安全管理,守护学生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教育强国贡献常大力量。(通讯员/朱伟 审核/何岩峰 编辑/孙悦)
12-04
2024
学校推进研究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12月2日下午,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2024-2025-1学期研究生期中教学检查总结交流会。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研究生教育督导团团长及组长、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院长、研究生院和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负责人主持会议。会上,督导团团长和各学科组组长反馈了期中教学检查期间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生院介绍了近期研究生教育教学重点工作。石油化工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商学院分别汇报了学院在课堂教学、专业实践、开题报告、日常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梳理下一步改进的思路和举措。李忠玉指出,各学院要全面梳理期中教学检查期间收集的各类问题,积极回应,认真落实整改;加强研究生教学过程管理,筑牢“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高政治站位,将立德树人贯穿研究生教育培养全过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建设“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助力添彩。(通讯员/杨慧芳 审核/陆怡 编辑/孙悦)
12-04
2024
校领导受邀参加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11月2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指导、中国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平台主办、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承办、《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社支持的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宁波慈溪举行。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140余位校长、院长、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出席并作专题报告。李忠玉以“协同推进长三角现代产业学院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为题,从时代背景、发展现状、实践探索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长三角现代产业学院一体化发展需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人才培养、校企科技合作等模式创新,构建深度融合的协同发展机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学院发展共同体,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搭建更多平台推动合作,建立共享机制,与所有合作主体实现互利共赢。研讨会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成果转化”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分享新成果新经验,探寻新路径新趋势,共同献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以期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通讯员/庄佳 审核/莫琦 编辑/孙悦)
12-04
2024
【大讨论系列四】学校组织“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如何在体制机制上激励和加速走出去战略,推进校地、校企合作,提高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专题大讨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根据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部署,12月2日,产学研合作处开展社会服务专题讨论。副校长晏成林出席会议,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理工科学院副院长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晏成林强调,科研人员要明确合作目标,通过与企业共同确定愿景、明确具体目标、制定实施计划等措施,有效地推动科研项目的进展,提高科研效率和成果质量;持续深化“走出去,拓资源”战略,加强政校企合作交流,在现有合作基础上,落实相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持续跟进相关企业的科技需求,寻找契合点,通过共同申报课题、共建实验室等形式开展合作;加大力度推进“千师千企”行动,鼓励老师们走出校园、走进企业、拓展认知,积极和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把行业企业的技术难题转变为自身的项目课题,把学科、人才、科研“内循环”的成果转化为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的供给。会上,参会人员就如何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如何组建横向科研团队、承接高质量横向课题等内容开展讨论。(通讯员/周雪 审核/
12-04
2024
我校应邀出席泰国2024年国庆招待会
12月2日,应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彬娜·安平乐的邀请,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出席泰国国庆招待会。国际交流处、泰国研究中心负责人陪同参加。彬娜·安平乐感谢常州大学一直以来积极开展泰中教育文化交流。她指出,2025年是泰中建交50周年,泰国驻上海总领馆将支持常州大学与泰国更多院校机构建立紧密合作。陈海群表示,在彬娜·安平乐总领事的大力支持下,常州大学积极为中泰两国人民教育文化交流贡献力量,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科研合作、学术研讨等方面的交流,进一步提升学校泰国研究中心在中泰两国智库领域的知名度,共同续写“中泰一家亲”友好篇章。(通讯员/王建辉 审核/魏伟 编辑/孙悦)
12-04
2024
常大红院入选“CTTI ”来源智库并获两项奖
11月30日,在兰州大学举办的2024年度新型智库治理论坛上,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入选CTTI来源智库名单,并获得2024年度智库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和智库建设示范案例两项奖励。据了解,2024年度新型智库治理论坛由南京大学与兰州大学共同举办,来自全国智库界、理论界学者和智库负责人等60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本次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回顾新型智库建设历程,前瞻人工智能赋能新型智库治理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方法,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中国智库索引”(CTTI)是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和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合作开发的智库数据管理与评价系统,其权威性和客观性已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本次论坛发布了CTTI2024年度增补智库名单、智库建设最佳案例和智库研究优秀成果。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入选CTTI来源智库,是继该研究院获批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后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学校智库建设工作取得的又一突破。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朱成山(左一)作为入选智库代表领取智库证书论坛上,常大红院申报的《元融合:革命文物+大思政课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16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3
/
139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