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09-08
2024
学校完成2024年秋季学期新生入学报到工作
不止寻常,生生不息。9月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九千多名新生怀揣梦想和期待报到入学,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刚赴两校区迎新现场看望新生和家长,慰问参加迎新工作的师生员工。迎新期间,校领导在现场详细了解了新生报到的各个环节,并与新生进行了亲切的交谈,鼓励新生们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校领导对相关部门及学院在迎新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亮点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周到细致的服务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大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努力做有温度的迎新工作。为确保迎新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学校高度重视,召开相关专题会议,周密部署迎新工作。各部门、各学院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将立德树人、服务育人的理念落实到迎新工作的各个环节,让新生进校伊始了解学校历史文化,知悉所在学院办学特色,增进情感认同。为方便新生和家长安全入校,学校协调客运公司,开通了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直达校区的专线班车,并配备带队老师和学生志愿者在接站点做好迎新服务工作。在迎新报到现场,新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办理报到手续,整个流程井然有序,各环节衔接紧密、高效顺畅
09-06
2024
我校朱卫国教授团队在高色域深红光发光材料方面取得新突破
窄谱带发光材料在高清显示领域中至关重要。目前能够满足BT.2020标准(国际电信联盟面向新一代超高清UHD视频制作与显示系统颁布的标准)的有机发光材料不多,而受能隙定律的影响,满足BT.2020标准的深红光材料鲜见文献报道。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卫国教授团队吴秀刚教授等人提出了利用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态构筑纯有机发光材料满足BT.2020标准的新策略。受质子转移影响,ESIPT材料通常具有较大的斯托克位移、较宽的发射光谱,且很难获得高效的红光发射。研究者采用巧妙的分子设计策略构筑了窄谱带、高效率、且满足BT.2020标准的ESIPT窄带深红光材料,并用先进的瞬态门控光谱技术证明了这一发光机理,制备了满足BT.2020标准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该研究揭开了人们对ESIPT材料的新认识,为设计窄光谱材料开辟了新的路径。该成果发表在材料与化学学科国际顶级学术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论文题目为“Multiple enol-keto isomerization and excited-state unidire
09-06
2024
常州大学召开庆祝第40个教师节座谈会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9月4日下午,常州大学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师节座谈会。学校青年教师代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关工委代表原副校长王卫星出席会议并讲话,人事处处长孙凌峰主持会议。陈海群代表学校行政对全体教师的辛勤耕耘和默默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和祝福。他指出常州大学一路走来依靠的是秉承公心为上、大局为重、事业为先的优秀教师。他强调青年教师要弘扬爱校荣校第一风尚,把学校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奋斗,真正融入学校发展,形成“命运共同体”;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履行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做学生坚定信念、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提升教学科研质量,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以输出科研成果为己任,把高水平论文实实在在写在祖国大地上,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王卫星结合自身实践,鼓励青年教师不忘育人初心,身体力行,热爱工作、站好课堂、勤于交流、善于总结,协调好家庭与工作、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不断增长传道授业解惑的本领,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青年教师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先后发言,畅谈了个
09-06
2024
我校在2024年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佳绩
近日,由团省委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的2024年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在徐州落下帷幕,我校阿里云大数据学院项目《红色交融,铸魂育人——摇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项目《助残筑梦,常爱无碍》荣获大赛二等奖。《红色交融,铸魂育人——摇梦》由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发起,自成立至今已逾7年,该项目致力于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平台,融合先进的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立志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并发挥其带头效应,成立至今开展活动300余次,志愿时长达12942小时,获得了包括央广网、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支持。《助残筑梦,常爱无碍》项目由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针对常州市无障碍建设、肢残人士、出行不便人群等,通过成立无障碍督导小组,开展无障碍建设督导,开展残障人士帮扶,帮助他们走出家门,拥抱社会,助力残障人士身心发展等阳光助残服务,5年来,组织近500次志愿服务活动,服务2万余人次,获得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常州市残联、常州电视台等媒体关注与报道。本届大赛以“志愿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
09-06
2024
校领导带队开展新学期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
为切实做好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新学期实验室教学科研活动有序进行,9月5日下午,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带领实验室安全督导组专家、实验室安全督察深入学校实验室,开展“保安全、护稳定”重大事故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督察组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4)》和《2024年江苏地方高校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问题整改通知书》的相关要求,深入各重点管控单位,围绕危险化学品管理、水电安全、危废收集处置等方面开展检查,全力保障实验室安全。李亚飞要求各单位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摒弃任何形式的麻痹大意心态,切实履行安全责任;全面细致排查并整改潜在安全隐患,确保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抓住学期初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确保严格执行所有实验室安全制度和控制措施,保障实验室的安全稳定运行。检查前,学校实验室安全督导组专家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相关人员集体学习了《教育系统事故隐患判定指南》和《关于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保安全、护稳定”重大事故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的通知》,并围绕实验室重大事故隐患检查整改要求展开交流讨论。(通讯员/居晨玉 审核/李正义 编辑/庄媛)
09-04
2024
我校圆满完成2024年江苏省青少年田径系列赛事保障任务
由省体育局、省教育厅主办的2024年江苏省青少年田径(县组)锦标赛(第二赛区)、江苏省青少年田径(县组)锦标赛(第一赛区)、江苏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分别于7月11日至14日、7月17至20日、8月22日至27日在常州市奥体中心举行。受常州市体育局、常州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委托,我校全面承担了三场省级田径赛事的团队志愿服务保障任务。来自15个学院的410人次学生志愿者参加了暑期赛事服务工作。赛事期间,面对酷暑、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我校学生志愿者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有力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展现了我校学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得到了赛事组委会的肯定和好评,这也是我校连续第4年参与江苏省青少年田径赛事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彰显了常州大学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使命感,持续提升了常州大学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讯员/赵博 审核/沈纲 编辑/庄媛)
09-03
2024
我校教师撰写的《建立抗战胜利纪念馆的建议》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朱成山教授撰写的《建立抗战胜利纪念馆的建议》荣获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的批示。朱成山长期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红色文化和博物馆陈列艺术等方向的研究,其关于《建立抗战胜利纪念馆的建议》不仅基于深厚的学术底蕴,更融合了多年实践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他表示,江苏南京作为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举办地,理应赓续和传承这份历史的荣光,呼吁确立一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通讯员/袁承哲审核/周屹峰 编辑/庄媛)
09-03
2024
学校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 布局交叉学科创新班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科交叉深化产教融合以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学校于8月31日下午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组织召开“交叉学科创新班”建设工作推进会。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学院教学院长、教师代表及教务处,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莫琦主持。学校聚焦科技前沿发展,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科、院系边界,布局交叉学科创新班。会上,石油化工学院,药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王诤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负责人就拟开设“交叉学科创新班” 的建设思路及特色、成班方式、交叉学科创新课程设置、预期成效和存在的困难等前期建设工作分别进行了汇报。李忠玉对各学院的建设方案分别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对后续“交叉学科创新班”的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希望各学院要深刻认识“交叉学科创新班”的建设意义,积极整合资源、强化交流互鉴;通过加强建设“交叉学科创新班”,突出创新,融入最新的培养理念,切实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09-03
2024
常大学子在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卓然-笃舜-宏图杯”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赛中获一等奖
8月24日至26日,2024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卓然-笃舜-宏图杯”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赛全国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本届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青岛科技大学承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化学工业出版社、浙江工业大学嵊州创新研究院协办,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笃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赞助支持。全国171所高校2965个团队报名参赛,经过校赛和全国10个区域(省区)赛选拔,共有600项(其中本科生作品453项,研究生作品147项)作品进入全国总决赛。先后经过在线网络评审和优秀作品线下评审答辩环节,最后评选出一等奖127项(其中本科生95项、研究生32项),二等奖158项(其中本科生121项、研究生37项)和三等奖185项(其中本科生146项、研究生49项)。我院学子再创佳绩,实现了一等奖质量的突破。学院陈文林、张贺荣、许耀倪、姚杰豪的作品《新能源锂电池工业废盐离心刮板薄膜蒸发器》;陈锦哲、刘吴祥、伍秉杰、李子涵的作品《高盐垃圾渗滤液低碳绿色MVR处理设备》获本
09-03
2024
校领导深入一线开展新学期走访调研
9月1日,校领导班子成员走访了科教城校区、西太湖校区,深入教学、科研和管理一线慰问师生员工,调研新学期各项工作准备和开展情况。走访调研中,校领导与师生员工亲切交流,详细了解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准备情况,对各单位所做的开学准备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感谢大家辛勤工作,勉励大家鼓足干劲、勇挑大梁,抓好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通讯员/蒋梦颖 审核/史海峰)
09-02
2024
学校召开审核评估领导小组会议
8月31日,学校召开审核评估领导小组会议。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等全体校领导,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和教务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徐守坤主持。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负责人从审核评估工作总体安排及进展、现阶段需审议决策事项、下阶段重点工作等三个方面,汇报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进展情况,提请领导小组审议《常州大学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方案》、自定义常模选择和本科教育教学特色案例撰写等事项。会上,领导小组充分肯定了学校自评自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就迎评工作方案、定量指标选择及常模选择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线上评估和入校考察、自定义常模选择等关键事项做了补充说明。他指出,本轮审核评估的“三个不同点”,一是数据是主体,二是线上是核心,三是进校验证是关键。陈海群指出,相关部门要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校内环境整治等工作,要以审核评估为契机,整合资源,推动学校教学条件建设,真正做到以评促建,确保评估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徐守坤强调,审核评估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办学声誉、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高度重视,全力确保
09-02
2024
学校召开“一岗双责”专题会
8月31日上午,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一岗双责”专题会,党委书记徐守坤主持会议。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刚汇报了“一岗双责”履职情况。一是聚焦政治建设,推动思想和行动同向同步。认真参加省委党校第3期省管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积极参加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党委常委会专题学习,巡学旁听联系学院专题学习会,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二是聚焦立德树人,推动安全和发展互促互进。坚决贯彻落实校党委决策部署,系统谋划构建“大学工”“大安全”“大保障”工作格局。学生工作方面,创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在宿舍区设立党员工作站并将其纳入学校“1+3+N”学生社区基本架构,开展“不止寻常,逐梦远航”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风建设,创新“不止寻常”招生宣传核心理念,聚焦“就业育人”,选树10位“卓越榜样”就业创业典型。持续完善辅导员培训与管理机制;安全保卫工作方面,制定《常州大学安全生产考核指导意见》,上线校园安全隐患报送模块,升级校园数字化监控系统,将反诈工作纳入各单位主体责任清单内容,建立五级责任体系,成立常州首个高校“反洗钱宣传教育基地”;后勤管理
09-02
2024
我校青年教师周墨涵举办“传统与现代”二胡专场音乐会
8月27日晚,我校青年教师周墨涵举办江苏文艺“名师带徒”之“传统与现代”二胡专场音乐会,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冰,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杜小甦,常州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主任、二级巡视员孙春伟等领导嘉宾及社会各界人士观看演出。音乐会在常州现代传媒中心金色大厅举行,由常州大学、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常州市音乐家协会、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承办。当晚,金色大厅内座无虚席,掌声不断。周墨涵以其精湛的演奏技艺,为线上线下的听众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胡琴音乐盛宴,尽显当代青年二胡演奏家的新时代风采。从极具韵味的传统经典《二泉映月》、《听松》和《月夜》到江苏二胡名家朱昌耀先生创作的《江南春色》,从现代移植代表作品《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到当代兼具华丽技术和地方音乐风格的《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第三乐章《金秋》)、《第四二胡狂想曲》和《巾帼》。这些曲目紧贴二十大报告中对文艺工作“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最新要求,既表达了周墨涵对江苏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也展示了其在二胡创作与演奏中的“守正创新”。在演奏中,周墨涵通过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02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0
/
138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