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10-22
2024
常州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十五期培训开班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提高学校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与工作能力,10月18日下午,常州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十四期培训总结表彰暨第十五期培训开班仪式在科教城校区文彰楼报告厅顺利举行。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副书记黄海燕出席开班仪式,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研工部、学工部,关工委,团委相关负责人,以及各学院共青团工作负责人、第十四期青马优秀学员代表,第十五期青马学员代表等参加活动。校党委书记徐守坤以“以青春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华章”为主题,讲授开班第一课。徐守坤围绕授课主题,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谈起,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要立足时代脉络,站位高远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他结合常州大学办学历史和发展成就,鼓励青年学生要牢记“责任”校训,积极践行青春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他强调,青年学生要有理想,胸怀大志、心怀祖国,坚定信仰补好精神钙;要强本领,深耕专业、善于创新,精益求精做好排头兵;要肯奋斗,不畏艰苦、迎难而上,脚踏实地走好青春路。他希望全体青马学员肩负起历史重任,在中国昂扬向前的时代奔流中,在中国式
10-22
2024
我校获18项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和艺术学项目立项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评审结果。我校共计16项喜获立项,含1项重点项目,10项一般项目和5项青年项目。此前,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结果已经公布,我校有2项获得立项(1项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截至目前,我校共有1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立项,再次取得了好成绩。从学院分布看,商学院、刘国钧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立项4项,吴敬琏经济学院、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周有光文学院分别立项2项,史良法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分别立项1项。从学科分布看,此次立项项目共分布在9个学科,其中应用经济学立项4项,中国历史立项3项,党史·党建、社会学、管理学、艺术学分别立项2项,法学、外国文学、体育学分别立项1项。特别是中国历史学科,在立项数上实现了新突破,并列省内第1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级别最高、分量最重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代表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是衡量高校科研生产力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学校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贯彻“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有组织科研引领。不
10-22
2024
学校举办“服务新质生产力 校地强链促就业”2025届毕业生秋季综合招聘会暨就业政策宣讲会
为进一步推进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10月18日至19日,我校承办的“服务新质生产力 校地强链促就业”江苏省2025届毕业生秋季招聘月活动在科教城校区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刚出席招聘活动,常州市人力资源和就业创业管理中心党总支委员卢大敏、毕业生就业指导科科长徐彬等到会指导,学生工作处和各学院学工负责人、毕业班辅导员及2025届毕业生和部分低年级学生参加活动。10月18日,毕业生就业政策及招聘宣讲会在科教城校区文彰楼报告厅举行,常州市人力资源和就业创业中心、 常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武进分中心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宣讲会,向毕业生们介绍了当前面临的就业形势以及常州市“青春留常”的有关政策,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作为企业代表进行了招聘政策宣讲,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常州市、泰州市、张家港市、宜兴市等城市引才推介宣传视频。10月19日,“新能源、合成生物、低空经济”为主题的2025届毕业生秋季综合招聘会在科教城校区卓越广场顺利举办。招聘会得到了常州市、扬州市、南通市以及常州市周边地区重点企业的积极响应,共有187家用人单位参与,涵盖了设备工程师、质量工程师、产品研发工程师、
10-21
2024
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园区来校交流
10月18日,苏盐合作园区党工委书记王华清行来校交流,组织部、学工处、产学研处、材料学院、商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秦义主持会议。秦义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基本情况。他指出,学校将以选派干部到苏盐合作园区挂职为契机,与园区建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发挥自身所长,服务园区所需,促进双方在校企党建共建、技术合作攻关、人才联合培养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交流,努力推进校地协同发展。王华清简要介绍了苏盐合作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他表示,苏盐合作园区将持续发挥自身的区位、资源和政策等优势,进一步依托常州大学“石油石化”“产教融合”等发展特色,促进双方在先进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交流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会上,参会人员还就园区与学校战略合作如何进一步落地落实进行了交流探讨。会前,党委书记徐守坤会见了王华清一行。(通讯员/李彦杰 审核/秦义 编辑/张茹)
10-21
2024
学校推进理工学院产学研工作
10月17日下午,我校在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路演大厅召开理工学院产学研工作推进会。副校长晏成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理工科学院、科研院所相关负责人及产学研合作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晏成林对开学以来各学院的产学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分析了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各学院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创新方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晏成林要求各学院突出产学研工作的重要性,深入贯彻国家相关政策,高度重视成果转移转化,充分调动教师服务产业积极性,彰显常州大学产学研工作特色;构建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搭建平台拓展交流途径,进一步推进“走出去”战略,促进我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高工作责任担当,着重关注青年教师参与“千师千企”“科技副总”“双岗互聘”等活动情况,主动帮助青年教师与企业建立联系和合作,为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有组织有效能的推动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会上,各理工科学院、科研院所相关负责人汇报了本学期科研工作进展情况,并就现阶段工作的困难和想法进行了交流。产学研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对学院提出来的困难和问题逐一解答,同时对项目申报、项目管理、交流活动、“千师千企”行动等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通讯员/
10-21
2024
学校开展研究生工作高质量发展调研
为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10月15日下午,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明国带队就研究生教育相关工作赴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会议。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就红色文化引领并融入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了介绍,并且从师资队伍、科研成果、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下一步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汇报。研究生院负责人结合学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际对学院提出的招生、培养、学位、学籍、师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并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对马克思主义学院下一步的研究生工作思路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最后,彭明国高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融入 铸魂育人”的培养模式,对马克思主义学院近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和荣誉表示祝贺。他强调红色文化是学校三大办学特色之首,希望学院在探索研究生特色培养和全校思政课程建设中继续勇担先锋,不懈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强化统筹谋划,公正规范,做好研究生招生工作;二是要坚持改革创新,提前布局,打造学科特色优势;三要加强分类培养,深化改革,提升培养质量。
10-21
2024
勇夺四金!我校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实现新突破
10月12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总决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我校学子经过层层角逐,获国赛金奖4项,银奖4项。其中高教主赛道金奖3项、红旅赛道金奖1项,首次获得高教主赛道研究生组金奖,时隔6年再次获得红旅赛道金奖。获金奖总数位列全国第十五、全省第四,金奖总数、获奖总数再创新高!我校高度重视大赛组织工作,校领导全面部署参赛各环节的相关工作,比赛前夕,校党委书记徐守坤,校长陈海群为参赛团队鼓劲加油,希望同学们在比赛中展现常大学子的风采,并期待通过大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前往上海交通大学慰问参赛师生,给予项目团队以悉心指导和暖心鼓励。学校高度重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组织管理工作,在2023年10月份就启动了校赛工作,全校共有1160个项目成功报名参赛,参赛学生数达到3533人,参赛项目和人数均创新高。学校开展“禾苗计划”“登峰计划”遴选培育优秀参赛项目,先后组织了政策解读、选题指导、校内选拔、赛前打磨、路演训练等系列活动60余场。经过层层选拔,我校入围省赛项目31项,通过省赛网评进入省赛决赛项目12项,省赛决赛后获一等奖9项,省赛获奖总数量
10-21
2024
常大学子在第九届江苏省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决赛中喜获佳绩
近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承办的第九届全省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省级决赛圆满收官。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史良法学院2022级学生黄安妮获(高校组)演讲比赛二等奖,窦一心和谭诚君获(高校组)素养竞赛二等奖。省级决赛分为演讲比赛和素养竞赛,主要围绕宪法法治知识、民法典、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内容展开。其中,演讲比赛包括主题演讲和命题演讲两个环节。全省13个设区市和100余所高校遴选出190余名选手共同参与“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省级决赛。史良法学院选拔的3名选手均通过初赛考核进入省级决赛。比赛期间,学校党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参赛组织工作,给予充分关心和支持,指导教师们暖心陪伴,选手们沉着冷静、挑战自我。这段宝贵的经历,参赛同学们收获了荣誉,也获得了更大的成长。选手黄安妮表示:“这是我第一次登上省级舞台,在感受宪法魅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能力。”窦一心和谭诚君表示,比赛中深刻体会到了学习宪法的重要性,以后将继续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弘扬宪法精神,为建设法治国家贡献力量。近年来,史良法学院高度重视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以专业学科竞赛为主要抓手,助力学
10-18
2024
学校积极推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工作
10月17日上午,学校在科教城校区召开全校二级关工委工作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推进会,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关工委主任杨琳出席会议,校关工委驻会成员、各学院书记和关工委主任参加会议。会上,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凯全对关工委前一阶段优质化建设试点工作作了总结,从上级要求、经验借鉴、结对交流、补齐短板、凝练特色、稳步推进等方面部署了下一阶段优质化建设工作。石油化工学院学院和吴敬琏经济学院关工委负责人作为试点单位代表,介绍了学院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先行先试工作的做法和成效。杨琳指出,推进会对于总结经验、提高认识、鼓舞斗志,努力实现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她强调,校各级关工委在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工作中要牢记助力和服务青年学生与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成才使命和责任,以党建带“关建”,“关建”促党建,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和作用,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她希望各二级关工委脚踏实地,注重建设过程,打造工作特色和品牌,让广大青年师生实实在在地受到教育、获得益处,不断推进优质化建设。各学院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在优质化建设道路上实现全面均衡发展。(通讯员/张立智 审
10-18
2024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进入同类期刊Q2区
近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4版)。在此份权威报告中,《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合影响因子跃升至0.824,相较于2021年的0.544、2022年的0.725及2023年的0.633,实现了显著增长,影响因子再创新高;WEB即年下载率为126,比2023年增长了54%,实现历史性突破。学报影响因子学科排序为101/283,期刊影响力指数多年来首次进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综合类期刊Q2区,展现出稳健上升的良好态势与精益求精的办刊品质。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CI)是反映期刊办刊水平的重要指标,按期刊数量等分为4个区(Q1、Q2、Q3、Q4),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在本学科刊群中所处的相对位置。近年来,《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获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江苏省高校特色期刊”“江苏省高校优秀期刊”等多项荣誉。此次,学报能够进入同类期刊Q2区,充分体现了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已经得到学界同仁的广泛认可。学报编辑部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对标国内外一流期刊,严守期刊管理规范,坚守特色办刊理念,继续夯实
10-18
2024
常州市“启明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暨知识产权与创新微专业开班仪式在常州大学举行
10月13日上午,由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主办,常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常州大学承办,常州市知识产权协会协办的常州市“启明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暨知识产权与创新微专业开班仪式在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206双创路演大厅举行。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丁青峰,常州市知识产权规划发展处副处长魏金,常州市知识产权协会理事长、常州中德产业创新与合作中心董事长唐赛,常州市知识产权协会秘书长、常州中德产业创新与合作中心副总经理刘勇军出席开班仪式,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知识产权与微专业全体师生参加开班仪式。李忠玉介绍了常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做法与成绩,指出知识产权与创新微专业的成立致力于为学员提供系统学习知识产权、提升创新能力的平台,同时也为地方培养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希望知识产权与创新微专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常州地方经济的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李忠玉讲话丁青峰指出,知识产权与创新微专业建设是“启明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的关键环节,能帮助
10-18
2024
中国石油来校开展2024年秋季校园招聘宣讲
10月1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来校举行2024年秋季高校毕业生生校园招聘宣讲会。大庆油田、江苏销售分公司、蓝海新材料、勘探开发研究院、东方物探等32家中国石油下设单位参加本次招聘宣讲会。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刚出席招聘宣讲活动并致辞,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毕业班辅导员以及700余名毕业生及部分低年级学生参加宣讲咨询会。学生工作处负责人主持宣讲会。宣讲会同步线上直播,2000余人线上收看。会前,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接见了江苏销售分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王斌全等企业代表一行,双方就能源战略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毕业生行业就业等方面进行交谈。宣讲会上,周刚对中国石油宣讲团来校招聘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常州大学与中国石油的责任使命同频共振、文化精神相得益彰、人才供需高度契合。作为石油石化行业院校,常州大学与中国石油始终血脉相连、情感深厚,共同见证和助推了国家能源行业的振兴与腾飞。他鼓励广大毕业同学们要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力,继续沿着“三代铁人”的奋斗足迹坚持不懈奋斗,在中国石油事业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王斌全代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人力
10-18
2024
常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与常州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0月17日,常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与常州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地铁大厦举行。常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军、总经理徐卿,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副校长晏成林出席会议。地铁集团副总经理宋杨,总经理助理许正宇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领导,学校发展规划处、产学研合作处、能源化工行业创新处、继续教育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等部门领导参加会议。叶军代表地铁集团对陈海群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常州大学长期以来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近年来,常州地铁积极推动地铁绿色建造和智能运维、国产化替代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与常州大学在产学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双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战略共识。他希望在前期校企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汇聚双方优势开展合作,为常州地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常州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做强做优赋能。陈海群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成果。希望双方找准合作契合点,深化全方位、多领域、新形式的沟通交流,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合作共建典范,推动产学研发展,促进科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16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3
/
139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