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04-04
2018
继续教育学院举办邳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班
4月3日上午,由邳州市农委主办、常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邳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常大宾馆316会议室举行。邳州市农委副主任卞合申,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阮霞出席典礼,来自邳州市各镇区的30名监管站站长参加了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培训办公室彭小建主持。阮霞副院长对双方首次合作表示祝贺,对全体学员来校培训学习表示欢迎。她向学员们简单介绍了学校、学院的基本情况,表示我院将全力以赴把这次培训班工作抓实、做好,确保培训取得理想的成效。卞合申副主任代表邳州市农委对我院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他希望学员们珍惜培训机会,学有所获。卞主任还对培训班作了具体部署,要求学员们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努力树立良好形象。2018年被农业部确立为农业质量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式,注重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实现信息可追溯。我院抓住这一形势,依托学校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院技术优势,积极组织承办相关培训,尽好社会服务职能。
04-04
2018
我校舞龙队奉化舞龙争霸赛获金奖
为了更好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进一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自强、忠义、崇礼”的龙狮精神,3月30日-4月2日,由浙江省龙狮运动协会、宁波市体育局主办的2018年“龙舞桃乡”中国.奉化舞龙争霸赛在宁波市奉化体育馆拉开帷幕。我校舞龙队分别斩获自选套路银奖、竞速舞龙金奖、团体总分金奖的优异成绩。本次比赛共吸引上海海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常州大学、香港北少林龙子祥国术总会等全国16支代表队、228名顶级舞龙高手汇聚奉化参加本次争霸赛的角逐。比赛设自选套路、竞速舞龙、传统舞龙三个项目。比赛中,我校舞龙队忽而腾跃,忽而翻滚,煞似蛟龙出海,确有一种翻江倒海的磅礴气势,舞出了常大龙之特性,把自己最好的竞技水平充分展现给大家。最终,凭借高难的动作、娴熟的技艺,博得现场观众和各位裁判员的认可,取得了满意成绩。
04-04
2018
体育学院教师参加第四届体育学科发展青年论坛
3月29日-31日,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和成都体育学院主办,成都体育学院期刊部、科研处、体育史研究所及新闻系承办的第四届体育学科发展青年论坛在成都举行。我院教师陈金鳌受邀参加。本届论坛共收到投稿论文504篇,经过专家认真审阅,共有215篇论文被录取。来自全国50多所院校近200余名专家、学者及青年作者应邀参与学术交流。期间,国务院体育学科评议组专家、苏州大学王家宏教授作题为《中国体育深化改革的法律问题研究》的大会主报告。到会专家和青年学者围绕“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回顾与展望、体育法学的学科体系建设、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新发展、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当代发展与研究展望”4个专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和深入交流。大会随后为“优秀撰稿人”“优秀审稿人”“优秀撰稿集体”和“学科贡献”四个奖项获得者颁奖,陈金鳌老师荣获本次论坛优秀撰稿人称号。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第四届体育学科发展青年论坛的举办,对回顾我国体育学科发展,传承学术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04-03
2018
缘起常大 相聚天津——常州大学天津校友会成立
3月31日下午,常州大学天津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天津隆重举行。常州大学副校长、校友总会副会长陆锦冲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校发展规划处负责人、学校教师代表和在津校友40余人参加大会。会议听取了天津校友会筹备情况介绍,审议通过了天津校友会组织机构成员名单。校发展规划处孟启处长宣读了《常州大学校友会关于同意成立常州大学天津校友会的批复》。陆锦冲与天津校友会会长鄢永兵共同为常州大学天津校友会揭牌,并为新当选的组织机构成员颁发了聘书。陆锦冲代表学校和校友总会对天津校友会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感谢校友们多年来对母校的关心和支持,向所有天津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陆校长还向与会校友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办学规模、内涵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诚邀校友们回校共庆母校40周年华诞。与会校友踊跃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共同追忆美好的大学时光,表达了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恩之情,并为母校近年来取得的骄人成绩感到高兴和自豪。校友们表示要团结一心,各展所能,全面支持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为母校再创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04-03
2018
我校毕业生捐款30万预祝母校40岁生日快乐
3月26日下午,许平校友捐赠仪式在文正楼贵宾接待室举行。毕业6年的许平校友风尘仆仆来到学校,向常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30万元,为母校40周年庆生。校长陈群出席捐赠仪式并为许平颁发捐赠证书。陈群深情赞许了许平对母校的关注和情谊,他代表全校师生向校友饮水思源、慷慨捐赠的善举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诚邀许平参加建校40周年发展论坛。陈群表示,校友是母校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是母校事业发展最可信赖的力量,许平作为常大青年校友的杰出代表,在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同时,始终心系母校,为母校发展贡献力量,赤子之心令人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十分值得大家学习和发扬。学校会始终关注校友们的发展和成长,助力校友们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许平校友2009年进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习,2012年同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波士顿全球教育总裁、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技术合作部副主管。捐赠仪式上,许平校友从陈校长手中接过捐赠证书,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母校浓浓的情谊,由衷感谢母校对自己的培养,并表示愿意尽绵薄之力继续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力量。许平还代表身在北美的广大校友向母校40华诞表示衷心祝贺,祝愿常州大学事业蒸蒸日上,
04-03
2018
校领导调研信息数理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
4月2日上午,副校长丁建宁在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相关人员陪同下,对信息数理学院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教授代表参加了会议。学院朱正伟院长先从学科方向、师资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学科平台及成果、目标规划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培养情况,并指出了学院在博士点申报中面临的任务和存在的差距。随后,徐明华书记就学院的学科发展现状和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工作的不足进行了说明和补充。教授们结合所在学科发展状况和工作体会,分别从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院层面在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目标具体落实情况、学校对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研究生院院长、学科办主任李锦春针对学院的博士点申报、专业学位招生等问题提出了意见,指出了学院加强学科管理体系建设和进行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潘剑波针对学院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动态调整情况和后续工作进行了说明。学科办副主任乔增伟对计算机学科合格评估的时间节点、省重点学科的中期验收工作进度、博士点申报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问题进行了说明。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江珅围绕研究生培养的措施政策、成
04-03
2018
校领导到商学院调研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
3月30日下午,副校长丁建宁到商学院调研,商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参加了调研会。张宏如院长代表学院作了汇报,从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省级基地、科研团队、项目申报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整体情况,并提出学院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丁校长肯定了学院近年来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商学院肩负着学校文科大院的重任,要聚焦关键问题、科学政策设计,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引入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及方法,服务地方行业,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打造工科院校下的商科特色。
04-03
2018
我校成功举办2018届硕士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为促进我校硕士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3月31日,2018届硕士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于我校武进校区成功举办。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奎庆、溧阳科技镇长团副团长何可人、广德县就业服务局副局长方勇、学工处负责人及相关学院学工负责人出席招聘现场,与用人单位代表和参会学生进行了交流.此次招聘活动共吸引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今创集团等90家用人单位参加,为应届硕士毕业生带来1000余个就业岗位,涉及机械、化工、制药、软件工程、金融等多个专业。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养、积极就业的态度以及学校对毕业生的教育引导给与了高度评价。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应对研究生求职期望高、求职期短暂的特点与困境,学校不断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创新服务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就业活动;采取积极的就业措施,强化就业平台建设,拓展优质就业渠道,大力吸引优质企业资源,推动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力协同发展。
04-03
2018
校领导拜会常州市委书记汪泉
3月31日下午,校党委书记程纯和校长陈群专程赴常州市行政中心拜会常州市市委书记汪泉。常州市副市长方国强,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李信,教育局副局长胡鹏出席会见。程纯代表学校从发展现状、发展目标等方面汇报了常州大学的具体情况。他指出,40年来,学校“三易其址”、“四更其名”,走过了一段艰辛而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经过了一代又一代“常大人”的薪火相传和不懈奋斗,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家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排名也不断提升。但学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例如高层次人才仍需集聚、学科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财政压力较大、办学空间不足等,希望常州市委、市政府能够在白云校区土地置换、拓展办学空间、西太湖校区建设以及构建互动交流机制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常州大学也一定会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秉持“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持续服务地方、服务社会,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把学校办成常州和常州人民的大学。陈群强调,前不久,汪泉调研科教城时提出了当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排头兵这一“定位”,推进高等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推动产教深度融
04-03
2018
校领导应邀出席扬中市高新区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3月31日,丁建宁副校长应邀出席学校与扬中市高新区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和扬中高新区研究生双创实践基地校地合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签约仪式在扬中市举行。扬中市市委书记潘早云、市长张德军以及相关部门和企业家出席签约仪式,我校与苏州大学、江苏大学等长三角地区十家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参加了相关活动。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是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扬中市拥有智能电气、新能源、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是全国闻名的“工程电器岛”,正以“绿色能源岛”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搭建“开放、协作、共赢”的创新服务新平台。扬中市的产业优势与常州大学的学科优势高度吻合,我校与扬中市共建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将致力于实现企业需求、学校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转化的无缝对接,研究成果和市场效益的双重叠加,为地方企业创新提供多元化、高端化的智力支撑,为学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基地将围绕“科研创新”、“科技创业”、“社科课题”三类主题组织开展双创实践,开展深层次、常态化合作,实现困扰企业的技
04-03
2018
我校参加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启动仪式
3月30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启动仪式在福建上杭县古田会址举行,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福建省政协副主席薛卫民等出席仪式。中央网信办、农村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大赛主办单位相关负责人,大赛承办单位相关负责人,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全国近300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以及来自高校、投资机构、企业和媒体的代表约1300人参会。我校“常州市‘染.冉’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团队作为江苏省12支代表队伍之一参加了本次活动,并进行了项目展示。吴岩司长在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将努力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打造成为全国最大最生动的一堂思政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并固化为每年创新创业大赛的制度安排。在启动仪式后,我校学生代表与各高校一同展示项目成果。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领导参观并听取了我校团队的项目介绍,并给予了指导和充分肯定。活动期间,我校项目代表与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师生进行交流学习,开展了广泛务实的讨论,并积极与当地开展项目对接活动。3月31日,在福建省教育厅和龙岩当地有关部门的协助下,我校参会项目组赴新罗区农业局进行了现场对接活动,初
04-03
2018
我校召开技术转移中心工作交流汇报会
4月2日,我校技术转移中心工作交流汇报会在第五会议室召开,副校长苏旭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全体技术转移分中心主任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产学研处处长彭明国主持。会上各技术转移分中心主任围绕2018年第一季度校企、校地对接合作,各类科技项目、平台、奖项申报,校庆准备工作情况做了具体的汇报,并对后续工作开展做了具体的规划。产学研处处长彭明国对各分中心的工作做了具体布置,要求完善日常管理工作机制,做好各类工作的跟踪服务;围绕学校学科发展,助推常大与地方企业联合申报各级奖项和平台;根据学校校庆工作部署,做好邀请和接待方案;结合一岗双责,严格规范经费使用,加强内控管理。副校长苏旭平在听取了各分中心的工作汇报后,首先肯定了各分中心负责人的工作热情,同时对中心以后的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希望各分中心的工作人员围绕学校产学研“114”工作理念,更加积极的地开展工作,完成肩负的使命,提高产学研工作的成效,以高质量的专业服务、主动服务、一线服务、全程服务为抓手,年内各中心在常规工作基础上力争实现一个大项目和一个高质量、高效益的成果转化。第二,加强业务学习,积极了解各类新出台的科技政策,对现有的运
04-03
2018
校领导到商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3月29日上午,副校长徐树法在人文社科处相关人员陪同下,莅临商学院调研指导工作。商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参加了会议。会上,商学院党政负责人详细汇报了党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及特色工作等,并结合学院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优势劣势,向与会人员交流了学院近期发展目标和建设举措,对制约学院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设想。徐校长在调研中指出,商学院领导班子团结紧密、思路清晰、落实责任,学院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学院正在向上向好快速发展。希望商学院继续紧密结合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与“双一流”战略,弘扬企业家精神,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且又深谙本土实践的大批优秀人才。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17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96
/
139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