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08-23
2025
北京大学吴云东院士为我校首届合成生物创新班学生授课
8月23日上午,我校首届合成生物学创新班的19位学子赴溧阳天目湖健康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云东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08-22
2025
学校研讨省高质量考核工作
8月21日,学校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省高质量考核工作研讨会。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出席会议,党办校办、组织部、发规处、人事处、教务处、学科办、研究生院、学生处、科技处、产学研处、社科处、国际处、财务处、国资处、团委、海外学院、双创学院等省高质量考核牵头单位参加会议。会上,组织部和发展规划处负责同志介绍了《常州大学2025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参会单位就2025年学校综合考核方案进行研讨;同时围绕省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对标找差,研讨努力方向、工作举措以及学校2026年度工作任务分解等工作。徐守坤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认识省综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通过与江苏其他高校省高质量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对标找差,统筹学校当前推进的重点任务与未来发展规划,精准定位努力方向,以考核为抓手细化工作举措。要运用系统化思维,着力构建长效机制,聚焦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育才两大关键领域,切实打通学校高质量发展堵点难点问题,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协力的工作格局,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08-22
2025
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胡广杰一行来校调研指导统战工作
8月22日上午,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胡广杰一行到我校调研指导统战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委统战工作责任制,切实扛起统战工作主体责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统战工作为抓手,促进学校发展的新跨越。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顾万峰,省民宗委副主任陈翔,省教育厅副厅长陈艳,常州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杨芬陪同调研。我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党委副书记黄海燕,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刚,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秦义,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冰参加调研。调研会上,徐守坤汇报了学校总体办学情况和统战工作基本情况,机械学院、材料学院、城建学院、计算机学院相关同志汇报了学院党组织和辅导员在开展统战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有关建议。胡广杰充分肯定了我校办学发展成就和统战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他指出,学校办学影响力不断增强、学科建设特色鲜明、服务地方成效凸显,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各领域统战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他强调,学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要强化相关
08-22
2025
常大学子实现化工类专业三大学科竞赛大满贯
2025年,常大学子相继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斩获特等奖,实现了化工学科三大竞赛全国特等奖大满贯的突破。5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新疆大学协办的“百子尖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大连举行。本届竞赛共吸引全国120所高校参赛,经初评,58支本科生队伍晋级总决赛。常州大学“侦查大队”(队员:张政、吴旭楠、崔蕾、陈薇、张越;指导教师:高晓新、石剑、黎珊)表现出色,最终蝉联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竞赛以“吸收稳定系统优化改造项目”为主题,设置数字建模、图形组态和操作验证等测试环节,重点考查学生在动态控制与组态建模方面的实践能力,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全国高校在智能化工、数字化工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而促进化工高等教育向智慧化、数字化、信息化转型,为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8月8日至11日,第八届“东方仿真·欧倍尔”杯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落幕。大赛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共吸引来自全国六大赛区366所高校的24
08-21
2025
宿迁学院来校调研交流
8月20日上午,宿迁学院党委书记徐德、校长潘志明,校领导侍旭、童毛弟、郭照冰、章程、许立春、陆海霞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副书记黄海燕、副校长杨琳、李亚飞、晏成林出席活动,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徐守坤对宿迁学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对我校近年来围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办学特色,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创新服务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及取得的成果作了简要介绍。他表示,宿迁学院具有独特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双方同属省属地方高校,在学科布局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两校携手并进、合作共赢,为江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徐德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宿迁学院办学历程,他表示此次交流目的是学习取经、寻求支持、策应服务宿迁。他希望两校进一步加深了解,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效能。潘志明就宿迁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他希望双方能在进一步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探索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协同合作模式。 会上,双方就有组织科研、学科建设、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和“十五五”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
08-21
2025
江苏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负责人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8月18日至20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常州大学承办的江苏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负责人培训班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生涯发展教育处处长杨洪涛、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鲤鲤、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处长王云慧、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缪榕楠、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陈登峰,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刚等出席活动。缪榕楠主持开班仪式,全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负责人160余人参加培训。开班仪式上,徐守坤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果,重点分享了学校“1+4+4”就业育人体系建设方面的特色做法,以及通过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千师千企”行动,开拓优质岗位资源等方面的有效工作,努力促进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张鲤鲤指出,毕业生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要从落实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认识做好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他强调,要扎实做好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2025届毕业生离校“不断线”服务,做细做实就业帮扶、防范就业风险等,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杨洪涛在专题报告中系统回顾我国就业指导制度的变迁,梳理了生
08-20
2025
我校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上斩获一等奖
8月16-19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现场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本次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共设32个赛区,覆盖所有本科高校和所有学科门类,12.7万名教师参加校赛,3.4万名教师参加省赛,最终588门课程的2253位教师(含团队教师)入围全国赛现场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本卫团队获基础课程中级及以下组别一等奖,这是我校继省赛取得骄人成绩之后,首次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最高奖项,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周本卫老师在颁奖现场(左九)学校高度重视大赛组织工作,从启动会、校赛选拔、省赛角逐到国赛冲刺,历时10个月,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全程参与,多次指导备赛工作。教务处、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协同学院,精心组织多轮培训辅导和模拟演练,为参赛教师保驾护航。参赛教师们积极配合,精心打磨,在赛场上展现出高水平的教学创新能力。此次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我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成效,彰显了我校教师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聚焦教师教学创新,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深化基
08-19
2025
我校教师作品入选2025年江苏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
近日,2025年江苏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入选名单公布,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贾韬教授的艺术评论文章《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物及其考察》、王驰教授的油画《田野的微笑》、冯果教授的版画《远山》、郭文剑老师的漆画《逐梦·艾可瑞》入选。江苏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是江苏省内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奖项,旨在表彰和奖励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作品和创作者,对推动全省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我校4件作品入选,是学校重视文化艺术学科建设、学院积极推动艺术创作创新的成果体现,充分彰显了美术与设计学院在艺术创作与研究方面的实力,也极大地激励了师生在艺术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的热情。(通讯员/高婧 审核/吴荷平 编辑/庄媛)贾韬 艺术评论文章《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物及其考察》王驰 油画《田野的微笑》冯果 版画《远山》郭文剑 漆画《逐梦·艾可瑞》
08-18
2025
校领导带队赴南通开展访企拓岗及产学研合作交流
8月10日至12日,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率队赴南通开展访企拓岗及产学研合作专题调研。产学研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及如东县组织部相关领导陪同调研。陈海群先后与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如东富展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邑文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及人事总监、技术主管等进行座谈交流,向企业重点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及就业工作情况。他建议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选聘常大优秀毕业生,并表示,学校将开展统一送企工作,让有意向到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沉浸式”体验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成长前景,从而留得住、用得上,实现双向奔赴。陈海群对校企产学研合作、员工培训、项目合作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并敦促相关部门尽快跟进落实。(通讯员/成晨 审核/马雪荣 编辑/庄媛)
08-18
2025
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如东分中心暨常州大学如东新材料研究院揭牌
8月11日上午,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如东分中心暨常州大学如东新材料研究院在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揭牌。如东县委书记杨万平,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出席活动。如东县委常委、副县长、洋口镇党委书记、沿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姜晓华,如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刘莉,如东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南通市新材料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程明,以及常州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科研团队代表参加活动。杨万平表示,近年来,如东锚定耕海图强不动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洋口镇作为全县向海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创新动能加速释放。常州大学的学科布局与如东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多年来与如东保持着紧密友好的合作关系。此次揭牌必将助力洋口镇突破科技瓶颈、激发新质动能,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导产业集群。面向未来,如东将以更加务实的行动,建好开放创新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协作;以更加贴心的服务,主动贴近项目建设需求,推动新签约项目落地转化;以更加包容的生态,让更多奋斗者在这片热土上成就梦想。陈海群回顾了校地合作成果,他表示,常州大学将做好如东分中心、如东新材料研究院落地运行的“后半篇文章”,紧密对接“常大所能”与“如东所需”,
08-12
2025
校领导带队赴浙江开展访企拓岗及调研学习
8月7日至9日,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刚率队赴浙江台州、宁波、嘉兴,开展访企拓岗及就业育人研讨对接。学生处、石化学院、材料学院、机械学院、石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周有光文学院相关同志参加走访调研。8月7日,走访调研组受台州市人民政府邀请参加2025百校走进台州走访名企活动。活动期间,周刚向台州市领导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和就业工作情况。学生处、相关学院和台州人社局、参会企业对接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及毕业生需求信息,并走访了万邦德制药、新界泵业等台州知名企业。8月7日和8日,走访调研组前往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宁波工程公司开展交流。镇海炼化副总经理黄明刚、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发展部负责人及校友代表参加交流,双方围绕如何推动毕业生投身石油石化行业、行业就业能力提升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宁波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马旭东、副总政工师、组织部部长张玉龙接待了走访调研组,人力资源部、工艺系统室、校友代表就秋季专场招聘活动、海外人才专项招聘、员工培训、学生联合培养、科技合作等开展专题研讨,并达成后续合作的框架内容。8月9日,走访调研组赴嘉兴卫星化学集团,全面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及未来规划,并与集团人力资源副总监柯
08-06
2025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宜兴访企拓岗
8月4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宜兴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通过深度对接与专题分享,为深化校企协同、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构建起高效合作平台。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宜兴市绿色低碳产业协会会长蒋介中,宜兴市人社局市场办主任陈霁,江苏新奇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水江,江苏灵谷化工股份集团高级顾问赵建伟,江苏蓝天水净化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强,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庄静,江苏瑞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行政总监丁一,江苏新宇天成环保有限公司副总王斌,江苏鑫汇林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占忠,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出席会议。李忠玉介绍了常州大学发展历程、综合实力、办学特色、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成果,全面展现学校育人底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师资队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等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学院2026届毕业生规模、专业结构等情况,结合企业需求精准推荐优秀学子。企业家代表们在会上交流了企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蒋介中表示,当前企业对于人才的强烈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和人才供给的错位是制约当前就业的最大问题。陈霁表示,要搭建起校企供需对接的桥梁,把高
08-06
2025
连云港市灌云县来校开展合作交流
7月31日下午,灌云县党组成员、科技镇长团张爵宁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产学研合作处、常大连云港技术转移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交流。李亚飞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历程、学科优势、科研发展、石油石化、红色文化、创新创业及社会服务等情况。他强调,高校与地方要加强交流、深化产学研合作,实现校地融合发展和互助共赢,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张爵宁简要介绍了灌云县的区位优势、化工产业特色。他表示,灌云县未来化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常州大学这样具备石油化工特色高校的支持,期待通过“中试平台”和“人才项目”吸引更多老师和学生来支持灌云县的发展。灌云县科技局局长刘浦业介绍了灌云县在化工技术和化工人才方面的需求,并就建设灌云县“中试平台”“石化基地”等议题与校产学研合作处展开交流,双方围绕“如何办好平台”和“如何建设好石化基地”进行了讨论。(通讯员/成晨 审核/马雪荣 编辑/孙悦)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26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6
/
140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