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闻网

2019年常州大学“十件大事”评选结果揭晓

发布时间:2020-01-20

  2019年是学校贯彻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学校“十三五”事业改革发展规划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聚神初心使命,唱好主题教育“主旋律”;聚力改革创新,打响提升效能“主动仗”;聚焦内涵建设,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为全面展示学校2019年取得的办学特色和成果,激发全校师生员工投身改革创新的热情和干劲,汲取未来发展的智慧与力量,学校开展了“2019年十件大事”评选活动。根据学校官网、官方微信投票情况,综合专家意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党建与统战工作呈现新活力”“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彰显”等事件入选我校“2019年十件大事”。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

  9月12日,学校全面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校上下紧扣“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的总体要求,以加强组织领导为根本保障、聚焦主题主线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省委宣讲团来校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辅导报告、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新思想统一认识。在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中有序推进“一人一课题,聚力解难题”的调查研究活动,围绕学校“三态”问题和“18个是否”,认真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按照“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着力实施八项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一系列民生工程,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师生员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我校主题教育的特色做法多次刊发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校党委书记陈群在全省高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2、党建与统战工作呈现新活力

  全校上下贯彻落实中共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勇担责任、务实奋进,党建与统战工作呈现新活力。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校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承办2019年常州市“点赞伟大祖国,争做新时代升旗手”升旗仪式,回首祖国七十年沧桑巨变,展望新时代筑梦辉煌。《新时代新环境新思考 党团协同引领青春向党》获2017—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2项党日活动获评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致公党常州大学支部获“2018年度参政议政优胜奖”荣誉称号;致公党常大支部参政议政课题获省一等奖,为常州市首摘桂冠。

3、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彰显

  学校致力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服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地方文化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将零散抽象的理论升华为系统体系和实践成果。4月27日,首届“红色五月 铸魂育人”系列活动启动, 9月6日,常州大学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开馆,把思政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舞台”结合起来,为学校思政教育注入了新鲜多样的色彩,让红色基因生动鲜活地深植于学生心中,开创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崭新局面。学校首获“常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创新成果奖”,喜获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4、综合办学实力不断攀升

  3月,武书连2019中国大学排行榜发布,我校位列全国第156位,较2018年提升了28位。4月,武书连2019中国758所大学教师学术水平排行榜发布,我校获得A级,位列全国第69位,较2018年提升20位,江苏省第14位,较2018年提升3位。

5、学科建设获重大突破

  1月18日,我校工程学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至此,我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根据科睿唯安集团发布的最新数据,学校在ESI全球综合排名位居内地高校第136位;6月26日,我校化学学科、化学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学科4个学科被列入2019“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8月15日,我校跻身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00强,内地高校位列第121-132位;10月30日,我校工商管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法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入围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6月起获批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

6、专业建设稳步提升

  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联合发布《关于发布已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名单的通告》,我校金属材料工程及油气储运工程两个专业顺利通过专业认证。目前,我校已经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安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8个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6号),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安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等7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油气储运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会计学等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7、科研成果再攀高峰

  常州大学“生物质高效炼制及高质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这是我校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常州大学“生物质资源高质化利用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成功获批建设,这是我校首个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我校研究团队相关研究成果获得1项美国专利授权,这是我校在化学化工领域取得的首个美国专利。蒋军成教授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赵永镐科技创新奖”,这是我校教师首次获得该奖项;姚水良团队的“先进等离子催化技术工程实验室”获批石油和化工联合会重点实验室;徐德锋教授荣获中国化工学会第十一届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我校教师首获此殊荣。

  1月,我校孙江涛教授课题组在化学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VIP通讯论文;5月,银凤翔、陈标华课题组提出开发高性能铁基氧还原催化剂新策略,在材料与化学国际顶级刊物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9月,王建浩、蒋鹏举团队在抗菌水凝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化学及材料学科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CS Nano》上发表研究论文;12月,由宋林飞指导,马继迁、翟进、汪玲萍等撰写的调查报告获评“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一等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连续8年稳定增长,今年获批19项,比去年增加1项,首次实现了文科学院年度项目的全覆盖及后期资助项目的获批,位列江苏省内高校第7位。

8、学生创新创业再创佳绩

  8月,我校在2019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实现了获奖等级和数量的双重突破;10月,我校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银奖1项、铜奖3项,国赛获奖总数取得了新突破;11月,我校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同时获得研究生参赛项目国赛获奖零的突破。“贵在植染”团队作为江苏高校唯一代表参加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启动仪式;12月,我校在2019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在“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9、国际合作办学成果不断彰显

  我校留学生规模不断增加,层次不断提升,在校学历留学生670人,比2018年增长59%,分布在我校13个学院的29个本硕专业。学校获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称号。我校留学生在江苏省第二届“华文创想曲”创意作文大赛和常州市外国留学生汉语演讲大赛中均斩获一等奖。学历留学生占留学生总人数的87%。学校获批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从2020年起,学校将通过教育部举办的“港澳台侨学生联合招生考试”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本科生。

10、后勤保障软硬件升级

  后勤公司利用暑假期间对武进校区第一、二学生餐厅实施全面改造和环境提升工程,功能多样,服务提升,打造集健康餐饮、文化传播、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食堂,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10月,第四届江苏省高校美食文化节启动仪式暨常州大学第二届美食文化节开幕式在我校举行,并成立全省高校首家膳食营养健康研究院。我校获评“2017-2018年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江苏省高校后勤行业2015-2018年度先进集体”和“2018年度常州市消防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2019年初,学校启动西太湖校区续建工程前期手续工作,8月中旬以来,8号和9号宿舍楼、国际交流中心楼、专业实验楼、二食堂等项目8.1万平方米全面开工建设并按计划稳步推进,完成了主体封顶,稳步推进图文信息中心、基础实验楼等建筑的各项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