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8-02
2023
我校荣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全国半决赛特等奖并晋级全国总决赛
7月31日,2023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英语类专业组)在西安落幕,我校英语系冯健高、却俊、杨逸团队荣获特等奖,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本场比赛共有8支来自全国不同省份的复赛优胜队伍参加,围绕“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数字赋能,创新育人”这一主题,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分享特色教学经验,共同切磋,展示英语专业课程创新应用数字技术、落实铸魂育人的有效实践。在现场数百名与会教师的见证下,我校英语系团队所展示的“英语演讲与口才”课程,凭借对教材内涵的充分挖掘、思政育人目标的有效落实、数字技术的合理应用以及现场的出色表现,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以评委评分、观众评分和总分三项全部第一的绝对优势获得特等奖。这充分体现了外国语学院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对教学团队的培育以及对教学大赛的实践指导。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创办于2013年,在全国高校外语教育领域广受认可,近年来被连续列入《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数据来源。本年度的比赛分初赛、全国复赛、全国半决赛、全国总决赛四个赛段,其中江苏赛区还增设了省级选拔赛,英语系教师无惧挑战,在外国语学院的积极号召和大力支持下,及早筹备,认真领会赛事精神,精心设计
07-25
2023
学校入选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
7月25日,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江苏常州成立。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支持建设我国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州大学成为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有关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共同牵头,首批成员单位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常州大学等9所普通高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30多所职业院校、中国中车及其40多家所属制造类子公司,长春市教育局等5个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支持单位参与。据了解,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将探索创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运行机制,创新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行业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和颠覆性技术,联合产业链相关重点企业,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协同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政行企校协同,破解制约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的机制性障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为其他行业共同体建设提供成熟的经验和示范。同时,共同体将发挥普通高校学科、师资、科研、平台等
07-24
2023
2023年江苏省“专利(成果)拍卖季” 新材料产业专场对接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
7月21日下午,2023年江苏省“专利(成果)拍卖季”新材料产业专场第一场对接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党委委员、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总经理肖莺,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常州市科技局专职委员赵新出席并启动新材料产业专场活动。南京大学常州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发明协会、江苏银行、长三角碳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机构以及60余家新材料企业代表参加本次对接活动。活动由常州大学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宋国强主持。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在致辞中表示,江苏省“专利(成果)拍卖季”活动是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进入江苏省双一流建设序列的高校,常州大学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向地方的转移转化。并将加大机制和体制改革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和教师开展企业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示作为。活动期间,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常州大学、江苏省发明协会发布了新材料领域的部分优秀发明专利和科技成果,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江苏银行文化宫科技支行就科创业务和金融产品进行现场推介,相关高校科研院
07-24
2023
我校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赛中取得新突破
7月16-19日,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选拔赛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经过校赛、省赛选拔,我校参赛项目获省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同时获得主赛道优秀组织奖、红旅赛道优秀组织奖,一等奖及获奖总数双双取得新突破。荣获本届“互联网+”省赛一等奖的9个项目分别有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报送的《芯联华夏——温度监测芯片国产化开拓者》、华罗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报送的《驰能无限——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的创新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报送的《折叠屏手机精密铰链国产化领航者》和《秸出膜范——生物质聚氨酯助力打造秸秆高值化共富新农村》、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报送的《高山流水:国际领先的智慧低碳冷却塔引领者》、美术与设计学院报送的《西月艺术——DIY艺术体验行业全国领先的综合服务商》、吴敬链经济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报送的《白马优选——新媒体赋能本地餐饮消费与供应链升级》、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报送的《皂福于民——油茶废料处理助力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及药学院报送的《天新莼宝》项目。根据省赛规则,我校有5个主赛道一等奖、3个红旅赛道一等奖及1个主赛道往届一等奖等共计9个获奖项目将继续参加由省
07-21
2023
徐守坤一行赴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
7月19日下午,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率产学研处、阿里云大数据学院一行赴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产学研合作交流。浙江油田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君,中石油咨询中心专家石林,以及浙江油田公司规划计划部、科技开发部、新能源事业部、数智化发展中心、企管法规部、勘探开发部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参加交流会谈。浙江油田公司数智化发展中心经理黄程从公司总体情况、高质量发展规划、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三个方面,介绍了浙江油田公司管理信息化、数据平台化、业务智能化的基本情况。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相关负责人围绕常州大学的基本情况、学校石油石化办学特色、中石油-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建设和运营情况、产业学院建设情况,以及与浙江油田公司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汇报。徐守坤指出,常州大学是长三角区域石油石化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的学科设置与浙江油田的产业高度契合,双方具有广阔的合作基础,他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建立紧密合作联系,在行业特色人才培养、联合研究行业发展关键问题等方面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何君表示,浙江油田公司将推进实施创新、资源、市场、智能化、绿色低碳五大战略,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强力推进综合性清洁能源公司建设;他
07-21
2023
校领导深入招生录取现场调研指导工作
近日,我校2023年招生录取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7月18日-19日,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党委常委、副校长陆锦冲,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海燕来到招生录取工作现场调研指导工作,听取学工处负责人关于目前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的汇报,慰问招生录取现场工作人员,并就进一步做好今年的招生录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陈群强调,录取工作是学校招生最为关键的环节,希望全体录取工作人员秉承“责任”校训,本着对考生和家长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公正公平、严谨细致、阳光招生。要善于从海量的录取数据中总结规律、研究对策,为今后的招生工作和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徐守坤指出,招生录取工作既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进口”质量,更关系到广大考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要强化纪律监督,全体录取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招生工作相关纪律和要求,确保录取工作平稳有序进行。陆锦冲对全体录取工作人员战高温、斗酷暑的辛勤工作表示肯定,嘱咐大家在认真细致做好录取工作的同时要注意保重身体,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后续的工作中。黄海燕要求全体录取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严格遵守录取工作流程,切实加强录取过程管理,全力以赴完成
07-18
2023
校领导带队赴克拉玛依开展产学研交流
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7月16日上午,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率产学研处、资产经营公司一行赴克拉玛依开展产学研交流。克拉玛依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张煜,克拉玛依市科技局副局长成晓建,克拉玛依区委常委韩伟,以及克拉玛依区委组织部、宣传部、科技局、工信局、发改委、人社局、商务局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参加交流座谈。张煜介绍了克拉玛依区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在新时代发展和企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克拉玛依区高度重视与高校院所的合作交流,急需优质资源汇集和智力支持。他希望双方在产业发展、科技合作、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引领克拉玛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陈海群从我校基本情况、办学特色、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情况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他希望与克拉玛依区开展可持续、深层次、多渠道的交流合作,为克拉玛依产业发展输送更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形成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开拓范围更广、领域更宽的合作项目。会上,双方从石油石化产业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科技产学研合作、专家人才培养引进、高技术企业培育合作
07-16
2023
陈新教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7月13日,俄罗斯工程院院长B. V. Gusev院士向常州大学陈新教授发来贺信,祝贺他成功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这也是常州本土产生的首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新当选外籍院士由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统一推荐,俄罗斯工程院通过材料审核、院士推荐、专家答辩、俄罗斯工程院全体会议投票等流程,经过多轮严格的学术评审和遴选程序而产生。陈新教授简介 陈新,1965年出生于河南省罗山县,1983年考入兰州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化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于1993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作博士后,1995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97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和杜克大学作博士后研究。从2001年到2004年,供职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TransTech Pharma,2004年至2010 年,受聘为杜克大学化学系小分子合成中心主任和研究助理教授。2010年,全职回国工作,任职于常州大学药学院。陈新教授的主要业绩包括两个方面: (一)学术研究方面,他在膜蛋白GPCR小分子调节剂方面开展了原创性研究工作。他同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杜克大学Robert Lefk
07-15
2023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常州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专题学习研讨
7月14日上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常州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发规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学工处、国际处、计财处、安保处、后管处、西太湖校区、后服中心、海外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专题学习,党委书记陈群主持会议。会上,相关单位负责人围绕常州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留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员管理工作、留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等内容分别做专题交流发言。陈群传达学习习近平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的留学生回信精神,以及近年来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等回信复信精神。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立意高远、鼓舞人心,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来华留学生的关心、关爱和殷切期望,同时也对我们做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陈群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精神内涵、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邃思考,将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与学习贯彻习近平考察江苏的重要讲话精神、习
07-14
2023
2023年7月ESI最新排名数据公布
7月13日,根据最新一期ESI数据(统计时间节点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数据显示,我校共发表ESI论文9146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122581次,全球排名第1594位,位列全球排名前0.186%,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148位,江苏省内高校排名第21位。本期统计区间内,我校共发表高被引论文95篇(较上期增加7篇),热点论文8篇。高被引论文发表数量贡献突出的三个学院为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27篇、石油化工学院26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7篇。我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三个学科中,化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3346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50346次,全球排名第422位,位列前0.237%,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77位,江苏省内高校排名第12位(省内排名较上期上升1位);材料科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2231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31325次,全球排名第463位,位列前0.359%,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102位,江苏省内高校排名第15位(省内排名较上期上升1位);工程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1337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16134次,位列全球第756位,位列前0.337%,中国大陆高校排名
07-14
2023
我校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
根据省委关于开展主题教育部署要求和大兴调查研究工作安排,7月13日,学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校党委书记陈群主持会议并讲话,全体党委行政领导班子成员作调研成果交流发言。省委主题教育第22巡回指导组成员到会指导。会上,陈群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新征程上江苏应该干什么、怎样干得更好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学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了行动指南。他强调,全校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问题导向,在深入、扎实上下功夫,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求实效,全力推动思想解放、能力提升、作风转变、工作落实,以实际行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徐守坤指出,学校正全力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正处于江苏高水平大学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其贯穿于高水平大学建设全过程,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战略,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展现
07-12
2023
《江苏教育报》报道我校机器人产业学院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培养创新型紧缺人才
7月12日,《江苏教育报》以“瞄准产业“靶心”培养紧缺人才”为题报道我校坚持面向现代产业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全文如下:这个夏天,对于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2019级本科毕业生王泽垚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经过激烈竞争,他入职位居“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前列的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常州大学与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州市政府三方共建机器人产业学院,形成“政校企合作共同体”,瞄准现代产业“靶心”,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培养创新型紧缺人才。“机器人产业学院注重为学生‘赋能’,让他们具备融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能在实战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常州大学校长徐守坤说。王泽垚就是该培养模式的受益者之一。“跨界课堂”满足多样化需求“我们的定位是培养企业最需要的一流工程师、设计师,让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机器人产业学院院长徐淑玲介绍说,该学院在明晰的育人方向和办学定位指引下,以“政校企合作共同体”为载体,以“跨界课堂”为重要抓手,引导学生“不仅在课程学习上实现‘跨界’,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也可‘跨界’”。记者了解到,机器人产业学院按照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重构课程内容,打
07-10
2023
学校部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中期评价工作
7月3日上午,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会,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中期评价工作进行部署。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海燕,副校长王建浦出席会议,常州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及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王建浦主持会议。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59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10
/
81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