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常大捷报
首页
首页
常大捷报
常大捷报
04-23
2023
我校在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中获三等奖
4月19日,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2022年度颁奖暨2023年度启动仪式在江苏大剧院举行。我校原创话剧短剧《诚信是唯一的出路》获三等奖,常州大学获组织奖。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省教育厅厅长江涌等领导出席活动并为获奖单位及个人颁奖。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海燕出席活动,音乐与影视学院相关人员陪同参加。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自2018年起,经过5年蓬勃发展,已成为江苏高校艺术教育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也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2022年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以“强国有我,不负重托”为主题,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省内高校积极响应,共有33所高校、64部剧目申报展演,其中10部长剧、15部短剧、3部戏曲入围终评展演。我校获奖作品由音乐与影视学院青年教师陈思含、何睿创作导演,表演系学生方宇薇、韩禹、王梓旭出演,同学们通过生动的演绎诠释了诚信经营、诚信为人的重要价值。获奖教师陈思含表示,希望通过作品呼吁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为弘扬中国文化尽一份力。获奖学生表演专业201班王梓旭表示,展演过程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不仅锻炼了自身的艺术实践能力,也开拓了艺术视野。近年来
04-18
2023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集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综合·高校综合性学报”学科子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组织开展,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评价体系之一。该期刊评价工作自2014年起每4年组织一次,2022年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33个学科子类的2168种期刊和403种学术集刊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综合·高校综合性学报”学科子类共收录368种期刊,包括顶级期刊1种、权威期刊5种、核心期刊104种、扩展期刊103种和入库期刊155种。近年来,《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围绕国家重大发展需要、社会重大关切和学术前沿问题,主动策划,优化选题,组建专题,刊发社科研究原创精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公共卫生安全”“人工智能”“乡村振兴”“数字经济”“江南文化”等数十个专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转
04-17
2023
《江苏教育报》头版以“强化思想引领 培育时代新人”为题报道我校积极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4月14日,《江苏教育报》头版“踔厉奋发建功新征程”专栏以《强化思想引领 培育时代新人》为题,从“理论武装头脑,阐释有声有色”“坚持以文化人,润育出彩出新”“发挥人才优势,产教常亮常新”等方面报道我校精心组织部署,迅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全文如下:“寻找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精神密码’,我看到的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日前,在常州大学“奋进新征程,青春勇担当”大学生演讲比赛中,该校史良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陈醉运用身边案例,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生动讲述了她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在常州大学校园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蔚然成风。该校精心组织部署,迅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校师生员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发展合力,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理论武装头脑,阐释有声有色前不久,由常州大学党委、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的《高举旗帜跟党走团结奋斗向未来——常州大学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展》吸引了全校近万名师生陆续前来参观。大家一边看展览,一边谈感悟,现场学习氛围浓厚。通过该展
04-06
2023
我校学子荣获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
近日,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结果公布,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学生张世豪获评第十七届“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张世豪,中共党员,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20级学生。他爱党爱国,担当作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践行“责任”校训,现为班级班长、学院创新创业协会会长;他志存高远,自立自强,曾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省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特等奖、江苏省“最美职校生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等15项省级以上荣誉;他不忘初心,坚持创新,申报国家专利2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他知责感恩、回馈社会,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志愿服务近200小时,用实践服务奉献社会,用担当绽放青春光彩。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和宣传表彰大学生先进典型,充分展示我校学生群体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了良好的典型示范效应。激励广大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据悉,“大学生年度人物”是在教育部和《人民日报》指导下,
04-06
2023
中吴智库研究人员入选“江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杰出青年专项
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布首批“江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入选名单,我校中吴智库研究人员彭伟(商学院 刘国钧管理学院教授)、梁经伟(吴敬琏经济学院副教授)入选杰出青年专项计划,这是学校首次获批智库人才计划项目。“江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旨在构筑具有江苏特色的“小中心、大外围”科技智库体系,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培育凝聚一批政治坚定、思想敏锐、专业扎实的青年战略科技人才队伍,为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据悉,来自省内1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447名青年科技人员申报了“江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经资格预审、网络初评、现场终评、党组会审议和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31名申请者成功入选杰出青年专项,另有99名申请者入选优秀青年专项。(通讯员/胡思奇蔡芙蓉审核/彭伟 潘道广编辑/庄媛)
04-04
2023
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喜获多项荣誉
近日,各级各类表彰奖励陆续公布,常州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喜获多项荣誉。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了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项目建设入选名单,我校申报的实践育人项目《大思政课视域下“1521”立体融合式实践育人模式探索》,成功获评教育部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学校已连续2年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此前该项目已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首次开展该项目评选),反映出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立德树人不断取得新成果。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表扬2022年度江苏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的通知》,我校获评2022年度“江苏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在获奖本科院校中位列第八,已经连续10年获此殊荣。在常州市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我校申报的《打造思政“墙文化” 释放环境思政育人巧实力》,荣获“2022年度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创新成果奖”,已连续5年获此荣誉。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
03-31
2023
我校女子舞龙队蝉联中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舞龙自选女子组冠军
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线上赛)于2022年12月20日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我校女子舞龙队克服心理、身体双重困难,顶住疫情带来的巨大压力、奋勇拼搏,赶在疫情爆发前的最后时刻完成视频拍摄并正式上传赛事平台。疫去春来,正值花开时节,捷报传来,我校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阳光组)女子舞龙自选套路冠军、男女教学双龙套路第三名、男子自选套路第八名的优异成绩,创造了我校舞龙队在全国大学生锦标赛中又一个冠军荣誉。2023年3月13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2022年年会在山东体育学院日照校区召开,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会员单位代表参加本次年会,我校体育学院院长王纪信、副院长咸东进、舞龙队教练员陈海东参加会议。会议期间,正式颁发了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线上赛)获奖证书,教练员陈海东与兄弟高校代表就舞龙舞狮教学、训练、竞赛及推广传播做了深入的经验交流,提升了龙狮教学竞赛水平。常州大学女子舞龙队运动员名单学院班级姓名音乐与影视学院音乐212印飞宇表演201翁天怡商学院、刘国均管理学院营销203(3+4)陆玥颖人力202苗姝怡物流211高蓉
03-30
2023
我校三位教授入选2022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3月28日,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ChineseResearchers)榜单。此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从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的科研成果中遴选出各学科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名单。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5216人,分别来自504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该榜单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门类的84个一级学科。我校史一安、包伯成、孔德军三位教授分别在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三个学科进入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其中孔德军教授为首次入选该榜单。此次三位教授同时入选榜单,充分彰显了我校学科高层次人才在学术研究水平、创新质量与实际社会贡献等方面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将对我校学科影响力持续提升及学科快速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讯员/孙荪 审核/刘麟 编辑/孙悦)
03-28
2023
常州大学小歌剧《觅渡》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3年度资助项目名单公示,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师生创作主演的小歌剧《觅渡》入选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该剧紧紧围绕“不忘初心、不懈追寻”的创作理念,以常州三杰短暂而又光辉的生命须臾和情感点滴为素材。剧中以瞿秋白在狱中的回忆为引,徐徐讲述了恽代英与母亲的亲情、张太雷与妻子的爱情、瞿秋白与张太雷的友情故事,完美呈现了革命先烈初心走上救亡图存、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未来之路的奋斗历程。悠扬激昂的歌声、如梦如幻的布景、悲壮慷慨的故事、入木三分的演绎为观众深刻铺陈了常州三杰伟大而光荣的一生,表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谋人民之幸福舍生忘死的人生追求。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一代年轻人关于人生、理想、信仰的思想碰撞,寄托了对当代青年的美好祝愿与期许。据悉,小型剧(节)目和作品创作项目申报1890项,立项资助102项,立项率约为5.3%。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挖掘红色资源,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不断创作、呈现符合时代主题的文艺作品,讲好红色故事,擦亮红色品
03-24
2023
我校获得11项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苏政发〔2023〕21号),我校共有11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届新高,其中一等奖数量增长了200%。“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江苏省人民政府设立,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规格最高的政府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个人和集体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优秀学术著作、论文、研究报告和普及成果,鼓励广大社科工作者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校高度重视省社科评奖工作,提前谋划和部署,先后开展两轮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预申报工作,严格工作流程,及时开展成果梳理、申报动员、形式审查等工作,积极提供全方位申报服务。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成果培育力度,强化精品意识,力争产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成果。(通讯员/蔡芙蓉 审核/潘道广 编辑/孙悦)常州大学“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序号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获奖人获奖等次1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
03-23
2023
蝉联“优胜杯”!我校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摘得1金2银1铜
3月19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理工大学、共青团北京市委和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闭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最终获得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项,连续5届斩获该项赛事金奖,蝉联“优胜杯”。本届竞赛,江苏省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等5所本科高校获得“优胜杯”,我校总积分位列江苏省第4位。我校于2021年3月份启动本届竞赛的备赛工作,两年来,经校内遴选、省赛选拔、国赛网评以及终审决赛等各环节,我校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吴敬琏经济学院的参赛项目《宽“红”大量—近红外无线激光通信设备制造商》荣获金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参赛项目《“秸出膜范”生物质聚氨酯助力打造秸秆高值化共富新农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刘国钧管理学院的参赛项目《绿水盐安—化工废盐资源化回收利用领军者》分获银奖;史良法学院的参赛项目《弘道公益—罪错青少年司法矫正探索者》荣获铜奖。本届竞赛期间,校党委校行政高度重视大赛备战工作,党委书记陈群关心赛事筹备进展,勉励参赛师生要牢记使命担当,争做创新人
03-21
2023
我校学子在“奋进新征程,青春勇担当”全省大学生征文及演讲比赛中获特等奖
近日,我校学子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织的“奋进新征程,青春勇担当”全省大学生征文及演讲比赛中捷报频传。周有光文学院汉语211班张婧圆同学的作品《青春向党 吾辈之责》获征文类特等奖,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2022(研)宿鑫梅同学的作品《以青春之名,共赴华夏之约》和怀德学院经管系电商(怀)222班张雅楠同学的作品《跨越百年的对话》获征文类三等奖。史良法学院法学2021(研)陈醉同学的作品《“青”说非凡十年 共赴“复兴”山海》获演讲类二等奖。学校收到比赛通知后,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在校内开展选拔,共征集到108件征文作品和24件演讲作品。经过学院推荐、专家评审等,学校推荐了3件征文作品和1件演讲作品参加省赛。据悉,省赛坚持公平公正、好中选优的原则,经专家评选和线上决赛,征文比赛共评出特等奖10篇、一等奖30篇、二等奖60篇、三等奖100篇;演讲比赛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优胜奖20名。我校推荐的四件作品充分展现了常大学子奋
02-27
2023
我校获评江苏省“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印发《省教育厅关于202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情况的通报》(苏教学函〔2023〕2号)文件,我校被评定为“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2022年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任务繁重艰巨。我校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工作保障、就业管理、指导服务、就业质量等方面多措并举,取得较好成效。学校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书记校长访企拓岗30余家,获批教育部就业育人项目8项,聘请生涯规划校外指导老师21位,挂牌就业实践基地9家,组织就业指导、生涯规划讲座20余次,开展生涯体验周系列活动,不断加大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建立就业工作激励考核机制,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全年累计发布招聘岗位信息31778条,组织线上线下宣讲会582场次,举办各类型招聘会24场,为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不放松,就业工作不断线。当前,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全面启动,学校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就业优先”战略,继续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决策部署,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全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92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1
/
7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