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常大捷报
首页
首页
常大捷报
常大捷报
03-29
2024
喜讯!我校入选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人数创新高
3月27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此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和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从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的科研成果中遴选出各学科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名单。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5801人,来自496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4个一级学科。常州大学共计6位教授上榜,较上一年新增3位,入选学者数量创历年新高!上榜人数在中国内地高校位列第139名,省内高校第18名。其中,王建浦教授、包伯成教授、孔德军教授、张宗超教授分别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四个学科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史一安教授和石枫教授在化学学科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通过实施学科“高原筑峰”行动,全面推动学科发展进阶升级,聚力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包伯成教授和史一安教授已经连续多年入选该榜单。此次我校六位教授同时入选,充分彰显我校学科高层次人才在
03-22
2024
我校再获“2023年度江苏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
3月21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2024年全省教育新闻宣传工作部署推进会。会上公布了2023年度江苏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名单,我校再获“2023年度江苏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至此,我校已连续11年获此殊荣。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宣传部新闻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常州大学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主动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大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聚焦校园“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建设,合力打造校园融媒体矩阵,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进展。2023年,全省共通报表扬了5个设区市教育局、22 个县(市、区)教育局、10 所本科高校、15 所高职(专科)院校,共计 52 个单位。“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主要依据各地各校报送的教育宣传信息在江苏省教育厅官网、专报信息、江苏教育工作简报等平台的采用情况,实行积分量化制。(通讯员/盛熠 审核/薛冰 编辑/盛熠)
03-19
2024
我校获4项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与促进奖励
3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工业和信息化副部长徐晓兰,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并表彰了2023年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我校获各类表彰共4项,其中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徐守坤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低产井抽油系统超低能耗关键成套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成果获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刘雪东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含油污泥高质化组合处理工艺、成套装备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玉荣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高比能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的定制化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成果获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欧阳明星教授荣获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王建华介绍,获奖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项目成果,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100%。奖项以表彰在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及个人等先进典型,引导各类创新主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社会担当,营造健康创新生态。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
03-18
2024
常州大学舞龙队斩获2024年江苏省龙狮大赛一等奖
近日,由中国龙狮协会主办,江苏省龙狮运动协会、南京市体育局承办的2024年中国龙狮运动公益万里行启动仪式暨江苏省龙狮大赛(南京站)在门东历史街区举办。中国龙狮运动协会主席沈冬生,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张顺翔,秦淮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卢杰、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副主席刘陶,江苏省龙狮运动协会副会长宫载春、潘志军,秘书长葛国政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赛仪式,并为祥龙瑞狮点晴。我校舞龙队斩获最佳创意奖及创意舞龙一等奖。比赛共设舞龙舞狮、彩带龙两个大项,省内外12支高水平队伍,共计近160名参赛者。我校10余名参赛运动员,其中包含来自尼日利亚、加纳、孟加拉国、津巴布韦、缅甸等国家的6名青年留学生运动员。我校舞龙队自主创编的创意舞龙《我爱中国》,记录了常大留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精彩画面,将秧歌与舞龙中的游、翻、穿、腾、绕、停等元素充分融合,节目演绎节奏鲜明、跌宕起伏,表达了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通讯员/赵博 审核/沈纲编辑/庄媛)
03-18
2024
我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评议合格率100%
近日,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和江苏省教育厅下发通知,反馈我校2021-2022学年度授予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我校被抽检的18篇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和27篇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经专家评议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近年来,学校深入落实《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2021-2025年)实施方案》,制定(修订)了《常州大学优质研究生课程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常州大学高素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计划实施办法(暂行)》《常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处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人才培养与学位授予质量制度保障体系。严格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落实研究生分类培养,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围绕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学位论文盲审及答辩等重要环节,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有效保障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坚守培养质量底线,严把研究生教育入口关、过程关和出口关,建立以学位授予质量为中心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落实导师主体责任,严防学术不端,切实
03-18
2024
常州大学ESI前1%学科全球排名稳步提升
3月15日,最新一期ESI统计数据公布(统计时间节点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数据显示我校共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2.1‰,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2.9‰,材料科学学科进入全球前3.3‰,环境生态学进入全球前9.0‰。我校共发表ESI论文10501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148094次,全球综合排名第1542位(较上期上升17位),位列全球排名前0.167%,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150位。我校高影响论文稳步增加,共发表138篇高被引论文(较上期增加11篇),17篇热点论文(较上期增加3篇)。在高被引论文中,化学学科38篇,工程学学科33篇,环境生态学学科10篇,材料科学学科10篇。在热点论文中,工程学学科7篇,化学学科5篇,材料科学学科3篇。我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四个学科中,化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3807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59168次,全球排名第400位(较上期上升13位),位列前0.207%,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77位;材料科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2526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37462次,全球排名第452位(较上期上升5位),位列前
03-05
2024
我校“信仰公开课”获评省级精品课
近日,共青团江苏省委公布了2023年全省高校“信仰公开课”省级精品课评选结果,共评出105节“信仰公开课”省级精品课,我校报送的《青春留常筑梦想 能源报国建新功》入选。《青春留常筑梦想能源报国建新功》由共青团常州市委书记陈海元主讲,从常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及追求创新开放的青年之城的决心等角度出发,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号召常大青年树立好对未来的职业定位、心无旁骛学好专业知识、深入基层参与社会实践,进一步引导全校团员和青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积极响应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和“青春留常”的号召,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贡献青春力量。一直以来,我校共青团积极响应上级团组织号召,始终聚焦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在校、院、支部三个层面持续推进“信仰公开课”课程体系建设,邀请知名学者、思政专家、杰出校友、团干部、优秀青年教师、团支部书记和大学生骨干担任主讲人,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习社”“开学第一课”等品牌活动,切实将党的科学理论的大体系、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理解、便于接受的微元素、小故事,引导常大青年深刻理解理论背后的价值追求和情感温度,不断增强党对青年的
02-28
2024
学校荣获常州科教城“科技成果重大贡献奖”等奖项
春潮澎湃启新程,扬帆奋进正当时。2月26日上午,常州科教城召开“锻造新质生产力 创新之核勇担当”——“万亿之城再出发”动员大会,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科教城党工委书记乔俊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科教城管委会主任祝正庆主持大会。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出席会议。学校荣获“科技成果重大贡献奖”“引育人才奖”“高校科技创新奖”等多个奖项。徐守坤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他指出,常大作为科教城的一名成员,与科教城互联互通、密切合作,各展所长、各尽所能,从教育、科技、人才等多方面,为科教城发展持续贡献“常大力量”。他表示,学校将围绕常州“532”发展战略、新能源之都建设、“两湖”创新区发展,聚力“锻造新质生产力、催生发展新动能”,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融入到科教城发展战略中,实现与科教城的共生共荣,在支撑常州锻造新质生产力、提升科教城服务能级上“走在前、做示范”。(通讯员/蒋梦颖 审核/史海峰)
02-06
2024
常州大学外籍专家伊格·亚历山卓夫荣获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2月4日下午,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获得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并同他们座谈交流。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伊格·亚历山卓夫教授喜获殊荣,受邀出席颁奖仪式。中国政府友谊奖设立于1991年,是中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2023年度共有50名外国专家获此殊荣。伊格·亚历山卓夫教授是学校首位获得这项荣誉的外籍专家。伊格·亚历山卓夫教授是纳米材料领域专家,曾任乌法科技大学副校长。20世纪90年代与欧洲科学院院士瓦列耶夫教授合作,开创性提出剧烈塑性变形制备块体纳米材料,成为该领域的国际倡导者和重要推动者。在Citation Impact全球前100材料科学家中排名第23,在前100高被引俄罗斯科学家中在冶金领域排名第1。近年来,学校积极贯彻中央关于推进新时代国际合作的要求,全面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着力建设“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积极成为服务江苏“走在前、做示范”的标杆大学。伊格·亚历山卓夫教授以我校为主阵地,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推动
01-17
2024
我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三
1月11日晚,最新一期ESI统计数据公布(统计时间节点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我校学科排名稳步提升,共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全球前3‰。我校共发表ESI论文10140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140925次,全球综合排名第1559位(较上期上升8位),位列全球排名前0.172%,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149位(较上期上升1位)。高影响论文数稳步增加,共有127篇高被引论文(较上期增加14篇),14篇热点论文(较上期增加5篇)。在高被引论文中,化学学科34篇,工程学学科30篇,环境生态学学科9篇,材料科学学科9篇。在热点论文中,工程学学科4篇,化学学科3篇,材料科学学科2篇。我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四个学科中,化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3682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56603次,全球排名第413位,位列前0.218%,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77位;材料科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2451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35692次,全球排名第457位(较上期上升2位),位列前0.334%,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102位;工程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1526篇,累计
01-08
2024
我校再获2023年度“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近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委员会2023年年会在镇江召开。我校再次获评“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这是我校第6次获此荣誉。我校王永老师获评“江苏省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先进个人”,郑伟老师获评“江苏省优秀留学生辅导员”。本次年会上,与会人员从留学生日常管理、品牌建设、教学研究、培养质量、招生工作等方面展开探讨与交流,国际交流处相关负责人作《以品牌建设为驱动,提升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专题汇报,从招生制度、招生途径、招生模式和招生成效等方面对留学生招生工作进行深入剖析。评比结果肯定了我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2023年,我校积极“走出去”招生,优化留学生学历结构,进一步提升留学生研究生占比;精心组织留学生英文授课教师参加第二届江苏高校外国留学生全英文教学观摩比赛,2名教师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深入推进留学生知华友华“六个一工程”,新建8个来华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4个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基地和2个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和引导留学生行知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据悉,江苏省政府外事办、教育厅、公安厅等相关单位领导,以及来自省内90余高校和相关单位的230余名代表参加会
01-08
2024
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团队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喜创佳绩
近日,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在重庆大学落下帷幕。常州大学选送的5支队伍斩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常州大学获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是入选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的唯一物理类竞赛。该项赛事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物理实验专项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联合主办。大赛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获得了全国各大高校学子的积极响应与广泛支持,竞赛有600余所高校13170人参赛,最终全国231所高校近1200名师生挺进决赛。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高度重视本次比赛,在整个竞赛准备阶段,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们放弃暑假及休息时间,克服炎热天气,全身心投入竞赛准备工作中,从竞赛启动开始到10月初,准备素材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并不断改进,制作帧动画和PPT,录制视频剪辑配音,一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终于开花结果。通过多轮比赛角逐,集成电路221班王子涵、电子222班邓冠宇、集成电路221班张光源、电子222班高伟、电子222班张海瑞(指导教师:黄丽、严妍) 团队的参赛作品“偏振的
01-08
2024
常州大学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全国及省市表彰
近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开展了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通报工作,对在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单位和团队进行了表彰。我校“筑梦铁人魂社会实践团”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我校“筑梦铁人魂社会实践团”坚持弘扬“铁人精神”,推进“一核三维四铁”工作法,在暑期开展铁人精神话剧演出、专家教授讲座、榜样典型示范等多种活动;积极参与“常州大学—中石油”创新联合体项目研究,致力破解“卡脖子”技术;前往溧阳东升社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支教活动。通过暑期安全知识科普、舞龙腰鼓学习、铁人精神内涵宣讲、手工科学实验制作等,培养儿童动手创新能力。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和省学联联合开展的总结表彰中,我校获评全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同时获评6支优秀团队,2篇优秀调研报告,8名先进个人和5名先进工作者;在江苏省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中,我校获评1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和1名优秀指导教师;在“手绘乡村、青春行动”江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中,我校获评1支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在20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92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
/
7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