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学习研讨
首页
首页
学习研讨
学习研讨
03-11
2025
【学习热议】常州大学师生热议全国两会(二)
春潮涌动,万物勃发,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常州大学广大师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积极关注全国两会,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经历,畅谈心得体会。城市建设学院党委书记 刘茂灿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等战略部署,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两会提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与城市建设学院“绿色、安全、智慧”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模式的办学特色不谋而合。学院在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固废资源化等领域深耕多年,依托常州市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推动再生混凝土、建筑光伏一体化等技术创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学院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土木”课程改革,推进专业升级。通过BIM虚拟仿真实验室、中德“结构工程”硕士班等举措,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模式,培养适应“数智化”建筑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城建学院将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根本,以培养“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一流人才为目标,在绿色智能建造、产教融合等领域持续发力,为教育强国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常大力量!史
03-10
2025
【学习热议】常州大学师生热议全国两会(一)
春潮涌动,万物勃发,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常州大学广大师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积极关注全国两会,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经历,畅谈心得体会。党委书记 徐守坤2025年全国两会处在“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正待谋划的关键时间节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围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等方面作出部署,为教育强国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为高校抢抓战略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着眼未来,学校将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推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1349”发展战略走深走实,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常大有为”新篇章。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矢志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贯彻落实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和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牢牢把握教育强国、科教兴
12-24
2024
【大讨论系列十三】学校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办学资源优化专题研讨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推进学校资源配置改革相关工作,近日,学校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办学资源优化专题大讨论。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明国出席会议,国资处、发展规划处、实验室管理处等部门负责人,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了研讨。国资处处长赵江主持会议。会议以学校资源配置“一盘棋”思想为主线,聚焦办学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围绕“十五五”学校整体办学空间拓展、教学(实验)科研用房的优化配置和管理机制、《常州大学设施设备采购全流程管理办法》、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等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学校当前步入改革爬坡期,资源配置改革对推动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在利用好现有资源的同时,群策群力对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彭明国强调,在办学资源配置优化过程中,各单位要准确把握改革的内涵实质和精神要求,解放思想,充分激发内部治理活力,勇于探索新模式、新机制,用好资源配置改革这一学校发展的助力器,快速行动,分类分步施策,稳妥推进、动态推进、分类推进,确保每一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大讨论后,围绕设施设备全流程管理,采招办开展合同
12-17
2024
【大讨论系列十二】学校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信息化建设思路专题研讨会
12月12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信息化建设思路专题研讨会在科教城校区文彬楼310室召开,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刚主持会议,五位校内专家及信息化处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会上,专家们围绕信息化运行机制、队伍建设、职能边界、顶层设计、架构规划、数据中心建设、科教城校区网络改造及校园支付系统的发展方向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见解和建议,为学校信息化发展方向的确定及近期建设规划和内容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周刚强调,信息化处需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的作用,坚持前瞻性和全局性规划。他指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信息化处应通过集约化的方式统筹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以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从而提升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信息化处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创新数据要素工作机制,克服困难,确保数据安全,推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增强数据在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中的作用和价值。(通讯员/周小领 审核/柳铭 编辑/孙悦)
12-13
2024
【大讨论系列十】学校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深化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专题大讨论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12月12日下午,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五会议室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深化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专题大讨论活动。宣传部、发规处、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产学研处、科技处、能创处、信息化处、实验室管理处、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能源低碳信创产业学院、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等负责人参与研讨。会议聚焦深化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围绕如何充分推进校政企深度合作,实现共建、共管、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如何构建创新实践教学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如何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实现教学师资优势互补;如何强化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展开讨论。经过深入探讨,与会人员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专项经费、政策支持等,整合各方资源,紧密对接区域特色产业需求;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推进产学研创项目化教学,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职业规划与思政教育,搭
12-13
2024
【大讨论系列十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师资队伍建设专题大讨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1月29日,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五会议室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师资队伍建设专题大讨论。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人事处处长孙凌峰主持会议。会上,孙凌峰介绍了人事处近期开展的相关工作情况。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针对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开展问题分析与经验交流,并提出建议。与会人员认为,学校应突出教育家精神引领,引导青年教师立德树人;拓宽发展路径,托举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助力青年教师拼搏创新。学校将认真梳理、吸纳借鉴各方面合理意见建议,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通讯员/李若洁 审核/孙凌峰 编辑/孙悦)
12-11
2024
【大讨论系列九】学校开展“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学生工作专题大讨论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持续推进学校学风建设、招培就一体化人才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日,学校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常大何为”学生工作专题大讨论活动。学生处、教务处、质评中心、科技处、产学研处、关工委等部门负责人,相关学院负责人及关工委代表、师生代表参加了研讨。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刚赴两校区开展现场调研活动。周刚指出,学风建设要强化师生协同,良好的教风与学风是学校发展的基石,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形成师生齐心、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招培就一体化人才培养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着力构建“招培就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闭环;心理健康教育要健全服务体系,完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师生协同共建良好教风和学风”“招培就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学科、专业、平台等对高质量就业支撑作用”和“疏解学生心理压力,优化心理健康预警与问题响应机制”展开充分交
12-11
2024
【大讨论系列八】“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以高质量科研为引擎 助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大讨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升学校科研水平与教育质量,11月28日上午,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一会议室组织召开了“教育强国常大何为”——以高质量科研为引擎助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大讨论。科技处处长张屹主持会议,学校各相关理工科学院副院长及教师代表参加,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推动学校科研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展开了深入讨论。会议讨论了如何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加速学校科研转型与升级。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学校近年来在省部级科技平台建设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国家级平台的建设依然不足,急需突破瓶颈,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吸引顶尖人才,为学校科研平台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与会代表指出,应提升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的获批率,通过加强项目申报指导,联合优势学科力量,提升科研能力,争取更多重要科研项目的支持,从而推动学校科研在前沿领域取得更大突破。与会人员还就如何优化专利成果转化机制进行探讨,指出尽管学校在专利转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价值专利的转化率偏低,亟需改进管理和转化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12-09
2024
【大讨论系列七】学校组织“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国际交流专题大讨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升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圈层,打造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探索产教融合国际化发展新路径,构建对外开放办学新模式,根据学校部署,12月2日上午,“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国际交流主题大讨论在科教城校区召开,副校长王建浦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分管国际事务负责人参会。国际交流处处长魏伟主持专题讨论。会议重点围绕如何发挥学院和相关部门的作用,共同推进学校国际化事业的发展、如何深化与海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等方面展开讨论。与会人员认为,应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和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学校国际化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加强与海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沟通,拓展合作领域和渠道,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深化师生国际交流;加强外籍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优秀外籍教师来校任教;积极探索对外合作办学新模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进一步加强孔子学院的师资建设,完善培育模式,为国际中文教育提质增效;支持开展国际会议,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和融合;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加强
12-09
2024
【大讨论系列六】学校开展“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深化平安校园建设专题大讨论
11月26日,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三会议室开展“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深化平安校园建设专题大讨论,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出席会议。党委宣传部、党委安全保卫部、后勤保障部、信息化建设与大数据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讨论会上,参会人员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五级责任体系、改变安全生产工作“上热中温下冷”困境,如何进一步做好“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如何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等展开讨论,分别介绍本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做法,并对下一步如何改善校园安全工作提出建议。李亚飞指出,校园安全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既是政治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师生的期盼。他表示,做好校园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意识,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层层压实责任;聚焦目标任务,抓好重点领域安全,强化政治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健康安全、实验室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全面加强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狠抓责任落实,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结果运用,严
12-05
2024
【巡学旁听】校领导巡学旁听药学院党委、城乡矿山研究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
12月4日下午,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巡学旁听了药学院党委、城乡矿山研究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药学院党委、城乡矿山研究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城乡矿山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孙富安主持学习会。药学院党委书记王利群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药学院党委、城乡矿山研究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根据理论学习内容,结合“教育强国、常大何为”,联系工作实际,交流学习心得。李亚飞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忘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他指出,学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师们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树立师德典型,作出垂范;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教学融入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科研水平,引进高层次人才,增强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能力,发展不仅要有特色,更要争做一流。他表示,临近年末,学院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尤其是实验室安全、学生各类安全问题、意识形态安全,切实做好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坚守安全防线,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提升教育教
12-05
2024
【大讨论系列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学科建设专题大讨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效提升我校学科内涵建设,推动学科发展进阶升级,以大讨论汇共识、聚智慧、促实干,根据学校部署,12月2日上午,“教育强国常大何为”学科建设主题大讨论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副校长王建浦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分管学科建设负责人参会。学科办主任钟璟主持专题讨论。会议重点围绕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加强学科团队及学科人才的培育等方面展开讨论。与会人员认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需要进一步彰显,应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聚焦学科发展规律和学校发展实际,不断优化学科布局;以学科评价体系为标准,分层分类做好学科建设,超前谋划学位点布局与调整,着力加强短板弱项的资源投入,有效提升学科整体水平;以优势、重点学科为引领,辐射带动新兴学科成长,依托学部建设,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交叉学科加速发展;以学科团队培育与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组织引领作用,选拔培育学科拔尖人才等后备力量,完善学科人才梯队。王建浦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充分突显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应形成合力
12-04
2024
【大讨论系列四】学校组织“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如何在体制机制上激励和加速走出去战略,推进校地、校企合作,提高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专题大讨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根据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部署,12月2日,产学研合作处开展社会服务专题讨论。副校长晏成林出席会议,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理工科学院副院长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晏成林强调,科研人员要明确合作目标,通过与企业共同确定愿景、明确具体目标、制定实施计划等措施,有效地推动科研项目的进展,提高科研效率和成果质量;持续深化“走出去,拓资源”战略,加强政校企合作交流,在现有合作基础上,落实相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持续跟进相关企业的科技需求,寻找契合点,通过共同申报课题、共建实验室等形式开展合作;加大力度推进“千师千企”行动,鼓励老师们走出校园、走进企业、拓展认知,积极和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把行业企业的技术难题转变为自身的项目课题,把学科、人才、科研“内循环”的成果转化为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的供给。会上,参会人员就如何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如何组建横向科研团队、承接高质量横向课题等内容开展讨论。(通讯员/周雪 审核/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6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