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11-19
2024
溧阳市来校合作交流
11月19日上午,溧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埭头镇党委书记左豪杰一行来校交流。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出席,学校组织部、产学研合作处、能源与信息学部研究院、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陈海群表示,溧阳市与常州大学地缘相亲、人缘相近,以往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协同创新等方面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将坚持“溧阳所需、常大所能”,找准契合点,加强高效对接、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他希望在双方的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下,将常州大学溧阳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建设成为校地合作典范,助力溧阳打造“新能源之都县域高地”,助推“常溧一体化”发展。左豪杰指出,自2012年溧阳常大技术转移中心注册以来,溧阳市与常州大学不断深化合作,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去年,埭头镇与常州大学签订溧阳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合作协议,标志着校地合作进入新阶段。他希望进一步强化校地合作,打造高标准重大创新平台、培育高潜力创新产业集群、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加快服务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进共赢。会前,溧阳市一行参观了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常州大学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通讯员/周雪 审核/马雪荣 编辑/孙悦)
11-19
2024
常州大学参加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并举办分论坛
11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教务处 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 教师发展中心、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院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会。本届高博会以“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主题,同步开展了展览展示、会议论坛、成果发布等多项活动,全面展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发展、新成果,持续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会场设有6个专项展区、1个国际品牌展区,以及成渝专区、高校/科创专区、人才专区等3个特色展区。线上线下近1000余所高校、5000家企业参会,同期线下参会观众超5万人次。学校在科创专区设置展台,以”科技引领教育 创新赋能改革 高质量推进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为主题,全面展示了学校近年来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举措与突出成效,重点展示了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办学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吴英策亲赴展位指
11-19
2024
校领导调研溧阳新能源产业研究院项目建设情况
为加快推进溧阳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建设工作,11月14日上午,副校长晏成林率产学研处一行赴溧阳埭头镇调研项目建设推进情况。溧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埭头镇党委书记左豪杰,副部长陶华美,镇长陈青等出席交流会。晏成林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溧阳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建设工作,希望将溧阳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打造成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国际合作成就,他指出,常州大学将发挥能源材料研究的优势,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在服务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上大有可为,为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他希望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校地高质量发展。左豪杰希望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扎实推进溧阳新能源产业研究院项目如期完工。他指出,溧阳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文旅优势,溧阳新能源产业研究院的设立,充分利用常州大学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推动校地深度融合,加快常溧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支撑溧阳市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会前,晏成林一行实地考察了溧阳新能源产业研究院
11-19
2024
央视探访常州大学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未来机器人产业创新创业人才
11月13日上午10:00,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智造“向新力”》系列节目走进常州大学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进行约35分钟的直播报道,深度聚焦学院“工程为基、创业导向、多元发展”的机器人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百度直播、微博、快手等新视力平台同步播出。央视财经体验官刘钰骅轩首先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她介绍道,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作为独立建制的学院,聚焦机器人产业,每年从全校新生中遴选50名工科学生集中培养,建成了科、教、产、融、创于一体的现代科创产业学院。刘钰骅轩与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院长徐淑玲进行了深入对话。徐淑玲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共建运行模式和科教产融创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她指出,这是一个集“科、教、产、融、创”为一体的新型科创产业学院。这里的“科”“教”是学校的主业,“产”是围绕学院附近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融”和“创”是常州市给予学院的支持与平台,将融资、创业要素引入学校培养中。因此,学院是非常典型的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建的产业学院,旨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这里面有两个要素。一是创业。硬科技创业要求扎实的工程能力,机器人产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跨学科、跨领域产业,对学生跨学科能
11-15
2024
全省油气“三电”设施安全保护宣传月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
11月13日下午,由江苏省油气“三电”设施安全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省公安厅内保总队)主办,常州市公安局和常州大学共同承办的江苏省油气“三电”设施安全保护宣传月启动仪式暨油气“三电”安保宣防平安校园行主题宣传活动在我校科教城校区举行。省公安厅内保总队一级高级警长高岚,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陈旭光,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海燕出席活动并致辞。常州军分区、市发改委、住建局、通管办、公安局等单位职能部门负责人,国网常州供电公司等13家油气“三电”重点单位分管负责人,在常13所高校宣传部门负责人及获奖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江苏省油气“三电”设施安全保护宣传月启动仪式暨油气“三电”安保宣防平安校园行主题宣传活动现场黄海燕在致辞中指出,常州大学因石油石化而建,因石油石化而兴,石油石化特色是常州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油气“三电”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此次宣传活动既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有力之举,也是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创新举措。她希望,通过举办此次活动,全面展示学校在油气“三电”领域的成果,进一步切密与参会单位的交流和沟通,努力推动双方在油气“三电”领域深化合作、共促发展。黄海燕致辞陈旭光在致辞中指出,此次
11-15
2024
校领导赴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开展聚合物改性联合研发中心共建对接活动
11月14日,副校长晏成林一行赴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开展聚合物改性联合研发中心(以下简称“联合中心”)共建对接活动,武进区委常委、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徐俊出席会议,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延红,武进区科技局副局长王卿,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科学技术局局长张波,理想汽车、旷达科技、百佳年代、扬子石化研究院、江苏金陵奥普特高分子材料等上下游企业代表,我校能源化工行业创新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常州大学分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交流,胡延红主持会议。能源创新处负责人介绍了联合中心的共建背景、研发方向和合作模式等基本情况,与会企业家代表围绕自身业务范围、中石化树脂现存问题、联合中心发展模式提出了宝贵意见。晏成林表示,常州大学高度重视联合中心的筹建工作,联合中心作为中石化贴近市场、走向地方的改革试点,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真正将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源有效融合,实现科研工作的高效开展与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徐俊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常州地区拥有完善的聚合物加工与终端应用产业链,也存在高端聚合物与配套加工助剂国产化的现实需求,西太湖管委会将大力支持联
11-15
2024
全球前1.5‰!常州大学ESI排名持续进位
11月14日,最新一期ESI统计数据公布(统计时间节点为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根据本期数据,学校共发表ESI论文11847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172705次,全球综合排名第1430位,位列全球排名前0.150%,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152位。我校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4个ESI全球前1%学科稳步提升,其中化学学科位列全球前1.74‰,工程学学科位列全球前2.31‰,材料科学学科位列全球前2.81‰。ESI是由科睿唯安在汇集和分析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所收录的学术文献及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分析型数据库。ESI从引文分析的角度,将全部科学分为22个专业领域,分别对国家、研究机构、期刊、论文以及科学家进行统计分析和排序。(通讯员/孙荪审核/钟璟 编辑/孙悦)
11-15
2024
常州市妇联来校调研
11月14日,常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瑛一行来我校调研妇联相关工作。党委副书记黄海燕会见陈瑛一行,校工会相关人员陪同会见。黄海燕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果等。她表示,学校未来将持续筑牢桥梁纽带,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妇女干部队伍建设,与市妇联同频共振,引领广大女教师团结一心,推动学校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陈瑛希望常州大学进一步有效凝聚女教师、女职工的智慧与力量,扎实开展高校妇联工作,在提高广大女教师在全市科技创新中的参与率和贡献率作出更为突出的贡献。(通讯员/刘樊 审核/安宁 编辑/孙悦)
11-14
2024
学校开展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检查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高校安全检查的通知要求,11月11日下午,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带领校实验室安全督导专家和实验室安全督察组对全校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管理开展拉网式安全检查。本次检查分为六组同时进行,重点对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安全宣传教育准入、个人防护与环境保护措施、危险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化学废弃物处置、安全检查与巡查机制、特种设备和危险设备设施、事故应急处置等情况进行检查。李亚飞强调,各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风险意识、底线意识、责任意识,做到自查全覆盖、零死角,切实摸清安全隐患底数,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措施“两个清单”,明确检查、整改的责任、时间节点和措施要求,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坚持立查立改,确保隐患整改到位。(通讯员/居晨玉 审核/李正义 编辑/孙悦)
11-14
2024
学校部署2024年度全面从严治党暨廉洁风险防控等专项督查工作
11月12日上午,学校召开2024年度全面从严治党暨廉洁风险防控等专项督查工作部署会,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沈新奎,全体督查组成员,以及校纪委全体人员参加会议。沈新奎强调,督查组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认识本次专项督查工作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关键举措;突出工作重点,确保督查实效,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展开,深入查找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严肃工作纪律,加强队伍建设。不干预被督查党组织正常工作、不履行执纪审查职责,对应当发现的重要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重要问题不如实报告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会上,纪委办负责人介绍了督查组成员及任务分工,纪委办相关人员传达了《2024年度全面从严治党暨廉洁风险防控等专项督查工作方案》。根据工作安排,校纪委、派驻监察专员办督查组将于2024 年 11 月中旬,对发规处基金会联合党支部、人事处党支部、研究生院党支部、学工人武党支部、科技党支部、产学研能创处联合党支部、社科处党支部、财务党支部、实验室管理党支部、国采党支部、产教融合质评应技联合党支部、信息化处党支部、继教学院党支部,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怀德学院党委,后勤保
11-14
2024
我校学子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
11月8日至10日,由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主办、广州大学承办的“构力杯”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广州举办。经过12个小时的现场模型设计与制作,以及两天的模型加载测试,我校城建学院土木221班申杰、土木221班刘鑫超和土木222班汪鑫组成的团队(指导教师:王新杰、郭翔),在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在此项竞赛中的历史性突破。学校获高校优秀组织奖。城市建设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始终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赋能、以赛增智”的理念,发挥教学与学工协同育人合力,以学科竞赛为牵引,不断优化竞赛组织服务,充分激发师生专业潜能和参赛热情。获奖学生代表土木221班申杰同学表示,比赛过程中惊心动魄的瞬间依然历历在目,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香港大学等120多所高校同台竞技的经历,让团队收获了见识与成长,这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团队将继续努力,秉持初心,以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精神直面未来的各种挑战。本次竞赛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空间受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展示了我校学子的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对培
11-14
2024
盐城工学院副校长张勤芳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11月13日上午,盐城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勤芳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明国出席交流会,研究生院、研工部、学科办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彭明国回顾了两校的历史渊源和深厚友谊,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办学成果等基本情况。他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进一步深化两校友谊、拓展两校合作,促进双方在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共同进步与繁荣。张勤芳简要介绍了盐城工学院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他指出,常州大学办学成绩斐然,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学科建设,博士点培育方面的工作都走在前列。他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深化两校各学院、各部门之间的互学互鉴,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会上,双方围绕学科建设、博士学位点授权培育、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工作思路、创新举措与实践经验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通讯员/朱伟 审核/何岩峰 编辑/孙悦)
11-13
2024
学校召开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与案例解析专题培训
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做好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储备工作,11月12日下午,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四会议室召开了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与案例解析专题培训。会议特邀江南大学原副校长纪志成教授作专题报告。教务处处长莫琦、2022年校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项目负责人及2024年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第一负责人和项目成员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莫琦主持会议。会上,纪志成作《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与案例解析》主题报告。他基于多年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经验及教学成果获奖经验,深入分析了国家级教学成果构成的核心要素,强调成果奖培育应多措并举,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实践,致力于解决教学改革中普遍性的热点、痛点、难点问题。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人员针对成果奖培育相关问题与纪志成作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莫琦作总结发言。他指出,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各级教学成果奖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和培育工作,各学院要组织精兵强将,有组织地推进成果奖申报各项工作;突出重点,有序进行,围绕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数字赋能,学科交叉等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主线,抓住新的改革点和时代热点,明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16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7
/
139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