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11-13
2024
魅力“剧”现,“语”见经典——常州大学第四届外语短剧大赛落幕
11月1日晚,由常州大学团委主办,外国语学院团委承办的“Youth Vitality”常州大学第四届外语短剧大赛决赛在西太湖校区立艺楼大礼堂举行。常州朗阁教育教学总监翁宇杰,团委、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各学院团委书记、学生会主席出席活动。经过初赛选拔,共有十支队伍入围决赛,他们纷纷展现出独特的创意和专业的外语水平。《滥竽充数》凸显了新时代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创新,《逃出大英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唤起了观众对流失文物的关注与思考,《花木兰》则体现了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是女性力量的象征。经过激烈角逐,《灰姑娘》等两项作品获一等奖,《滥竽充数》等三项作品获二等奖,《逃出大英博物馆》等五项作品获三等奖。《滥竽充数》主演、商务英语231班周文倩表示: “参加外语短剧大赛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在跨学院合作的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外语水平,也深刻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当我们的作品在舞台上成功呈现,并得到评委和观众的认可时,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多年来,常州大学外语短剧大赛秉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优良传统,创造性地编排多个经典剧目,开启学生外语求知与
11-13
2024
我校研究生在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
近日,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在北京闭幕。我校商学院研究生团队斩获全国二等奖。比赛中,商学院以研究生沈宇轩、邵文娟、石双双为成员,以刘建刚为指导老师的团队,从187所研究生院校的572个优秀案例中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在决赛中,团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72支案例队伍展开激烈角逐,最终凭借创新的思维、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取得了全国二等奖的佳绩。参赛团队呈现的案例从已成功的企业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其快速成长的成功要素,对于初创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商学院瞄准本次大赛创新创业赛道,围绕我国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急需发展一批外循环跨境电商企业典型的时代热点,以商学院校友企业常州溧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案例企业,组织开展10余次走访调研,整理形成调研资料10余万字,组织专家对申报书和视频申报材料进行反复研讨打磨。本次比赛为商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学生实践创新系列大赛的积累了重要经验,为学院持续开展研究生实践教育开展打下了扎实基础。团队成员表示,本次比赛是提高能力、促进学习的好机会,团队通过比赛与各类高校的管理类研究生相互交流专业领域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专业能力,开拓了创新思维,对于同学们今后的专业研究和学业
11-12
2024
台湾华语文教育发展基金会董事长任弘来访
11月6日,台湾华语文教育发展基金会董事长任弘来访。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贵宾室会见来宾,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跨文化研究院、华文教育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见。杨琳介绍了常州大学发展概况和办学特色,她指出,学校作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每年承办“寻根之旅夏令营”等华文教育品牌活动。她希望通过此次交流,积极推动常州大学与台湾高校、海外华文教育机构开展多层次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两岸华文教育融合发展,讲好更多常州大学与台湾高校友好互动的美好故事。任弘表示,参观了常州大学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两湖创新馆、余光中乡愁文化展示厅、周有光故居和西太湖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文化景点,充分感受到了常州大学和常州的发展成果。后续将通过华语文教育发展基金会平台,邀请台湾更多校长、老师和大学生、台湾青年来常州大学交流,赋予两岸华文教育更多新动能和新内涵。(通讯员/王建辉 审核/杜志峰 编辑/张茹)
11-12
2024
党建引领聚合力 结对共建谋发展 ——华罗庚学院与金坛区博物馆开展党建结对共建
11月8日,华罗庚学院党总支与金坛区博物馆党支部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金坛区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葛巍,副馆长冯铁、曹继东、裔中平,华罗庚学院党总支书记宣慧、院长潘娜共同参加签约仪式和共建活动。双方在华罗庚纪念馆开展了党建结对共建签约仪式,裔中平主持会议。葛巍介绍了金坛区博物馆党支部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华罗庚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党支部充分发挥自身特点与优势,以华罗庚精神为工作指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下功夫;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强化服务功能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服务,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服务。宣慧介绍了华罗庚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她表示,学院自建院以来,便将华罗庚纪念馆作为开学第一课的实境课堂,开展华罗庚精神学习,始终坚持将华罗庚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教育教学之中,构建了“理念引领、课程奠基、实践同行、环境熏陶、机制保障”五位一体的华罗庚精神思政育人体系,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造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双方在交流中表示,期待通过党建结对共建,在平台建设、资
11-12
2024
常州大学召开202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
11月5日下午,常州大学召开202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学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沈新奎,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与会同志围绕所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工作,结合内部监督、“条线”监督情况,从“三个必汇报”、近期发现的重点问题、下一步拟开展的监督重点、日常监督中发现违规违纪违法或需要问责的事项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沈新奎指出,各职能部门要不断深化责任担当,紧扣监督监管职责,善于发现解决突出问题,强化部门间协同监督,创新监督方式,提升治理效能,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讯员/杨叶凡 审核/陆恒 编辑/孙悦)
11-12
2024
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成功举办2025届毕业生秋季招聘会——医药、生物与食品类专场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11月8日下午,常州大学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联合药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在科教城校区主楼平台二楼举行“常州大学2025届毕业生秋季招聘会——医药、生物与食品类专场”。本场招聘会共有药学、制药工程、生物与医药、生物技术与工程和生物化工五个专业研究生共计123名毕业生,制药工程、药学、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六个本科专业生共计487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吸引了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康缘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70多家知名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岗位300余个。岗位需求涵盖设计、研发、质检、销售等,满足了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毕业生们带着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穿梭于各展位,积极与招聘人员交流。招聘人员也热情回应,耐心解答问题,并对毕业生们的专业素养表示认可。招聘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高效、精准的对接平台,同学们对当下人才市场的需求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有效促进了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求职就业观念,帮助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通讯员/邵梦逸 审核/张继延 编辑/孙悦)
11-11
2024
我校举办2024常州国际新能源技术大会
11月3日-5日,2024常州国际新能源技术大会在常州举行。作为第2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江苏分会场活动,此次会议由常州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并得到了常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州市科学技术局、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对外科技促进会和江苏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等多个单位的支持。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杨文新,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汝益仙,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人才处副处长陈利琴,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鹏举,常州市政府外事办副主任沈炼,常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陆伟,常州市科协主席任洪兴,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吴玉青,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总干事邢雷,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庄林忠,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奥克兰大学高唯,欧洲科学院院士、乌法科技大学鲁斯兰·瓦列耶夫,皇家爱丁堡学会院士、伦敦玛丽女王大学马克·布拉德利,韩国国家工程院/科学技术翰林院院士、浦项科技大学金炯燮,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俄罗斯乌法科技大学教授伊格·亚历山卓夫,NanoSPD国际组织副主席、美国
11-11
2024
常州大学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入校评估考察
11月6日至11月8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一行10人莅临我校,开展为期3天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入校评估考察工作。专家组由重庆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任组长,温州大学副校长王尧骏任副组长,专家组成员包括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张波、吉林化工学院副校长孙大志、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黄婕、徐州医科大学副校长郭栋、南通大学副校长华亮、重庆大学原教务处处长李正良。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以线上评估与入校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0月10日至10月30日,专家组通过线上调阅材料、听课看课、访谈座谈等方式,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线上评估。11月6日下午,常州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入校评估说明会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举行。专家组全体成员,省教育评估院副院长吴立平,省教育评估院相关工作人员,学校在校校领导,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主持。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致欢迎辞,代表学校对专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全体专家组前期线上评估的辛勤付出和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本科教育始
11-11
2024
彭明国教授团队在环境领域国际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含氮有机化合物是饮用水及污水氯消毒过程中产生毒害消毒副产物尤其是含氮消毒副产物的重要前体。随着大量化学品使用排放和水污染形势严峻,水中有机化合物种类日益增多,揭示氯消毒过程中新兴有机前体的氯化动力学反应机制、未知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和相关的毒性效应成为国际研究热点。近日,彭明国教授团队左延婷博士鉴定识别出一类在含藻水中广泛赋存的高含氮杂环类小分子——蝶呤类化合物,并以典型的生物蝶呤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探究了其在氯化过程中的动力学、消毒副产物形成和毒性效应。研究发现淬灭剂的选择与使用对于生物蝶呤氯化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传统还原性氯淬灭剂(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抗坏血酸)均会破坏生物蝶呤氯化形成的N-Cl键,从而严重低估此类化合物与活性氯的反应活性。研究验证了醚类化合物1,3,5-三甲氧基苯作为替代性氯淬灭剂的可行性,并成功揭示了pH依赖的生物蝶呤-氯反应动力学机制,同时结合高分辨质谱和DFT理论计算首次鉴定出一系列与含氮蝶啶环相关的N-Cl转化产物,并基于理论预测和发光菌急性毒性测试评价了转化产物的毒性效应。研究结果为蝶呤类化合物在氯消毒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准确研究新兴含氮
11-11
2024
俄罗斯乌法科技大学校长瓦金·扎哈罗夫一行来访
11月4日,党委书记徐守坤、副校长王建浦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贵宾厅会见了俄罗斯乌法科技大学校长瓦金·扎哈罗夫、副校长丽塔·菲利波娃、前副校长伊格·亚历山卓夫、材料科学与金属物理学院院长帕尔费诺夫·叶夫根尼,国际交流处、音乐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见。徐守坤介绍了常州大学近期发展态势和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行业产业优势和国际化发展建议。他表示,此次两校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共建能源关键金属联合实验室是常州大学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成就,有助于提升双方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瓦金·扎哈罗夫表示,乌法科技大学非常重视与常州大学的合作关系,希望双方能够加强在优势、特色专业领域的科研合作、师生交流和创新平台建设,在未来的国际合作中取得更多、更具影响力的成果,为两校师生提供多元文化交流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渠道和机会。(通讯员/王建辉 审核/魏伟 编辑/孙悦)
11-08
2024
音乐与影视学院党总支举行“礼赞新时代 致敬新中国”主题党日活动暨音乐思政课
七十五载风华正茂,弦歌不辍献礼祖国。10月30日下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礼赞新时代 致敬新中国”主题党日活动暨音乐思政课在西太湖校区立艺楼演艺厅举行。音乐与影视学院师生党支部、音乐与影视学院学生党支部、王诤微电子学院电子系教工党支部全体师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活动。“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在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悠扬歌声中,活动拉开了序幕。活动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以“开天辟地”为主题,由《北京的金山上》《走在大路上》《我为祖国献石油》《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九九艳阳天》《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曲组成,表达了新中国成立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人们干劲十足,对生活充满了无限希望;第二篇章以“乘风破浪”为主题,由《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东方之珠》《挑着好日子山过山》等歌曲组成,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和人民逐渐富裕起来的喜悦之情;第三篇章以“扬帆远航”为主题,由《幸福中国一起走》《幸福》《追寻》等歌曲组成,表达了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强大起来,新时代的我们无比幸福的心情。“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
11-08
2024
学校启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
11月7日,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教育强国 常大何为”大讨论启动会。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副书记黄海燕,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秦义,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冰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黄海燕主持启动会。会上,薛冰对大讨论方案进行介绍,就大讨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和组织领导作出具体安排。徐守坤作动员讲话。他强调了开展本次大讨论的重要意义,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不能等”,开展大讨论是落实党中央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融入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学校发展“等不及”,面对未来,如何谋划学校高质量发展之路,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是开展大讨论必须聚焦的关键点,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教师建议,激发学院办学积极性,集众智、汇众力,提出解决方案;避免旧瓶装新酒、路径依赖等传统问题,一定要设计好相关问题,把问题细化,防止大而化之、防止走过场,要直面问题、研究问题,敞开思想、集
11-08
2024
我校完成2024年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依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省属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工作通知要求,我校作为监测点之一将接受监测。11月3日下午13:30-17:30,我校2022级共计430余名学生在西太湖校区田径场完成现场监测工作。体育学院高度重视,学院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相关工作安排,考虑到被抽测学生人数多,校区跨度大,影响面广等特点,做好前期工作预案,并及时报请校领导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学生处、后勤管理处、西太湖校区管委会和相关二级学院参加会议,明确各职能部门、各学院的工作职责,确定现场监测工作方案,后勤保障方案和医疗救护方案,细化测试工作的各项流程。本次监测学生由省教育厅在我校2022级本科生中随机抽取,实际测试人数为男生210名,女生220名。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共进行8个项目的测试,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米(男)/800米(女)。现场测试过程中,体育学院测试小组严格按照各项工作方案,全力配合监测高校的测试教师,确保测试过程高效有序。参与测试的学生积极配合,精神饱满、全身心投入。在各方共同协作下,整个测试工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16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8
/
139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