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1-22
2021
2021年无机化学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研讨在我校举行
2021年1月20日,无机化学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厦门大学郑兰荪院士、中山大学陈小明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陈荣教授、中山大学苏成勇 教授、南京大学孙为银教授、厦门大学龙腊生教授、苏州大学郎建平 教授、中山大学童明良教授、南京大学左景林教授、常州大学陈群教授以及我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研讨会。开幕式上,陈群代表常州大学对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对他们的莅临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情况,期待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开幕式结束后,郑兰荪院士、陈小明院长院士、苏成勇教授、孙为银教授、龙腊生教授、郎建平教授、童明良教授、左景林教授奉献了8场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就无机化学学科建设和前沿科学问题深入交流。无机化学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研讨会探讨当今无机化学前沿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致欢迎辞常州大学副校长徐守坤主持郑兰荪院士作报告陈小明院士作报告苏成勇教授作报告孙为银教授作报告龙腊生教授作报告郎建平教授作报告童明良教授作报告左景林教授作报告合影
01-22
2021
学校专题部署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
1月21日下午,常州大学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四会议室召开。校领导陈群、蒋军成、戴国洪、陆锦冲、黄海燕、徐树法、徐守坤、陆华良出席会议,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戴国洪主持会议。会上,后管处、人事处、学工处、研工部、海外学院、继教院、教务处、保卫处、西太湖校区、白云校区、后勤服务中心等11个单位依次汇报了各自条线的寒假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及下学期疫情防控工作预案。蒋军成校长全面部署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他指出,当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国内多地出现零星散发状态,河北、北京等多地发生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一是务必要继续提高思想认识,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方案。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对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出台了技术方案,各单位一定遵照执行,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落实落细学校疫情防控举措,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二是务必要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防控责任。各部门要强化统一指挥,扛起责任担当,切实承担“主体责任”,种好“责任田”,守好“主阵地”,坚决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精准做好寒假和开
01-22
2021
慰问困难职工 关爱温暖人心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1月21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宏如走访慰问我校困难教职工,为他们送去学校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并送上慰问金。校工会、二级单位及分工会负责人陪同慰问。每到一处,张宏如与病患教职工、家庭困难教职工及其家属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恢复状况、家庭生活以及工作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叮嘱他们把握好工作节奏,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鼓励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树立信心,战胜困难。他强调,工会要成为教职工的温馨之家,多做雪中送炭工作、多做困难帮扶工作,让需要帮助的教职工切实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关爱,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学校非常关注重视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的教职工,每年拿出专门经费设立专项资金开展慰问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校工会共慰问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困难慰问13人次,生病住院慰问49人,生育慰问22人,亲人去世慰问43人,大病互助慰问44人,疫情不同时期慰问滞留湖北、线上教学优秀个人、学生返校服务保障人员393人,暑期送清凉慰问1027人等,让广大教职工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01-21
2021
学校开展假期前安全工作检查
为做好假期校园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1月19日,副校长黄海燕带队对科教城校区校园疫情防控、交通管理、校园警务室运行等进行安全检查,安全保卫处负责人和武进区交警中队民警陪同检查。在校门口和警务室,黄海燕详细询问疫情防控门岗管控措施执行、北门口交通疏导以及校园警务室投入使用情况,并嘱咐安全保卫部门要细化假期期间师生及外来人员进出校园的管理和服务,依法科学精准做好寒假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黄海燕强调,安全工作无小事,要高度重视寒假期间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坚决守住校园疫情防控这道防线,继续加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管理与监督,强化安全责任落实,确保寒假校园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01-19
2021
学校开展学期末实验室安全督察
为进一步加强学期末实验室安全管理,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1月18日下午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校实验室安全督察组专家对科教城校区实验室进行安全督查。督察组重点检查了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和危化品使用管理、学校危废库建设、材料楼废气处理设施运行以及实验室假期值班安排等情况,同时结合前期校级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各实验室进行了现场复查。此外,督察组还查看了石油化工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视频监控室,详细了解了实验室线上安全巡查情况。陆华良要求寒假期间在实验室开展科研活动的师生,应主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新开实验要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实验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实验过程安全有序进行。
01-19
2021
学校专题部署寒假学生疫情防控及教育管理工作
1月15日下午,我校学工例会暨学生疫情防控及寒假事务协调部署专题会议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办校办、学工处、研工部、安全保卫处、后管处、信息处、西太湖校区、白云校区、团委、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及各学院学工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工处负责人主持。会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通报了学校寒假前后各项保障工作开展与安排情况。学工处有关同志就常态化疫情防控、学生管理、招生工作、就业等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围绕寒假学生离校留校管理工作,学工处对寒假具体安排做了说明,重点对留校离校申请流程、学生日常管理和疫情防控专题教育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和说明。戴国洪充分肯定了全体人员在本年度疫情防控期间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效果,就进一步做好寒假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强化工作责任担当。二是要精准掌握政策,工作做实做细,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联动,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做到以学生为本,关心关爱学生,提升学生工作的“温度”。
01-18
2021
我校学子作品首获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近日,由清华大学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设计学顶级赛事“2020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获奖作品公布,我院刘苏文副教授指导的参赛作品《西直街邻里中心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作者:郭婧、李硕、施溢明、黄晨)荣获银奖,这是我院首次在该项赛事中获奖,刘苏文副教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常州大学荣获最佳组织奖。本届参赛主题是“空间的生长”,参赛对象为中国各类开设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空间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届大学生、应届毕业生、研究生(含港澳台地区)。大赛从4月启动,本团队作品3月初开始酝酿,并随着赛事的推进,紧扣主题,从“邻里关系”的角度突破常规意义的社区菜场设计,不断修改完善,师生共同努力,经过网上报名提交作品,从建筑设计组初审中2096件作品中顺利进入复审,并在终审阶段在强手如林的各大高校作品中突围获得银奖。本赛事前身为“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教育委员会联合16家高校发起于2003年,作为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全国1700所高校的参与,且已成为这一专业领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奖项。后由清华大学与
01-18
2021
再部署 再动员 再推进——我校开展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培训
1月15日下午,我校召开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培训会。副校长张宏如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拟申报教师、人文社科处全体工作人员11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张宏如结合自身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历,分享了相关的经验和方法,并就做好2021年度的组织申报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国家社科基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层次项目,是衡量一所高校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和学科实力的重要指标。本次动员培训是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再部署,再动员,再推进,也正式的吹响了今年申报工作的集结号和冲锋号。人文社科处要继续加强引导力和服务力,充分发扬组织协调,沟通联络和优质服务的优良传统,坚持热情不减、思路不变、节奏不慢,指导服务各学院共同提高,协同进步。各学院要不断提升动员力和保障力。加大对申报工作经费和精力的投入,着力营造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良好氛围,妥善处理好期末工作紧张与申报课题的关系,把申报国家基金作为重中之重,尽可能为老师保障更多的时间。全体申报教师要持续增强意志力和创造力。主动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做好时间管理,紧跟学校节奏,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讲座,虚心请
01-18
2021
学校推进本科督导工作高质量发展
1月14日下午,学校在文正楼第一会议室召开本科督导工作总结会,校师德师风督导、本科教育教学督导、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副校长徐守坤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主任徐薇薇主持。会上,校督导组组长王卫星从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协助做好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参与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评审、参加学院师生座谈会、教学资料检查、督导例会等六个方面对本学期的常规督导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针对督导工作的进一步提升与细化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围绕教学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督导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工作平台,显性量化听课记录;三是扎实履行工作职责,发挥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四是秉持创新理念,改进和提升督导工作。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主任徐薇薇对本学期督导组的工作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各位督导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徐守坤高度肯定督导专家克服疫情困难,在发现线上线下教学管理质量薄弱点、维护教学秩序稳定、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希望,督导组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思考从全层面、全过程、全成员、全方位、全要素“五位一体”的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综合视角,将
01-18
2021
我校开展2020年度共青团工作考核评优暨创新创优成果奖评选
1月14日上午,2020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考核评优暨共青团创新创优成果奖评选会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闫海波,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纪委办、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并担任评委,校团委全体成员、各学院团委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团委书记蒋琳主持。19个学院团委围绕学生思想引领、团组织建设、团学改革和学生成长服务等内容展示了各学院共青团在学校“大思政”和“三全育人”格局中,发挥团组织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成效。戴国洪对本次评审工作进行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此次团工作考核会议,既全面总结了2020年各学院共青团的工作,又为各学院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提供了平台。他充分肯定了学校各级共青团组织在2020年不平凡的一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引领全校广大团员青年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攻坚克难,推动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各项活动精彩纷呈,成绩显著。他希望学校共青团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展现新担当作为,努力开创共青团工作新格局。
01-15
2021
常州大学2020年“十件大事”评选投票
01-14
2021
江苏省台办副主任芮经忠一行来校看望台湾学生
1月13日上午,江苏省台办副主任芮经忠,常州市台办副主任徐栋一行专程来校看望在校就读的台湾学生。学校副校长徐守坤会见来宾,海外教育学院党政负责人参加活动。徐守坤简要介绍了学校在对台招生宣传、学术科研、师生交流等方面发展概况。学校积极支持在校台籍师生参加各项校内外活动,争做海峡两岸教育交流的使者。希望省台办、市台办继续大力支持学校在海峡两岸智能制造、创新创业等领域开展合作,扩大常州大学在台湾的“朋友圈”。药学院药学202班级的台湾同学代表钱志璿表示自己很荣幸能成为常州大学首批台湾学生,平时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积极参加校内创新创业实习活动。芮经忠首先祝贺常州大学自2020年首次面向台湾地区招收本科生,他希望台湾同学们学好专业知识,与来自祖国各地的大陆同学多交流,建立友谊,为促进海峡两岸年轻一代的相互学习、交流和增进同胞情谊多做贡献。
01-14
2021
我校推进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
1月12日上午,我校在文正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推进会,副校长张宏如出席会议并讲话,各文科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副院长,人文社科处全体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人文社科处负责人主持。会上,人文社科处负责人分析了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公告的新变化,并就下一阶段的组织申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学院科研副院长交流汇报了本学院近期组织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张宏如充分肯定各学院前期组织申报工作,并就一步做好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清醒认识,高度重视。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到面临激烈竞争态势,把组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按照社科处的整体安排部署,精耕细作、精益求精,切实提升项目申报水平。二是深入动员,组织到位。既要组织化发动,也要个性化动员,充分调动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做到“应报尽报”。三是科学安排,把握节奏。要在前期选题论证基础上,克服疲劳厌战思想,创新手段、丰富载体,全面提升申报质量。四是统筹做好服务保障。要统筹各种资源,精准发力教学科研的主战场,全面做好项目申报的服务保障工作。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57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37
/
814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