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常大捷报
首页
首页
常大捷报
常大捷报
07-03
2020
我校获评“全省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
近期,江苏省公安厅发文,命名表彰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先进单位。常州大学荣获“全省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 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精神和各项部署,通过持续完善“六位一体”的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大协作、大联防、大保障”的安全保卫工作长效机制,为学校新的跨越与腾飞保驾护航!
07-01
2020
我校孔泳同志被授予“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6月29日,常州市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大会,会议表彰了一批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我校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教师孔泳同志被授予“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孔泳同志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高校教师岗位上,始终潜心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时刻坚持“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先后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曾获常州市“十大青年科技新锐”、常州市“优秀青年”、常州科教城“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他热心服务社会,担任了全国离子色谱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州市少先队“导师帮帮团”导师等社会兼职。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投入免疫器材研发,展现出新时代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风貌。常州市委组织部在“七一”前夕开展“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表率示范作用,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奋力谱写事业发展新篇章。(通讯员 曹婧妤 黄凯审核/吴荷平 闫海波 编辑/庄媛)
07-01
2020
我校3个专业通过第二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6月19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了《关于发布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等402个专业认证结论的通知》(工认协〔2020〕15号),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专业经过学校自评、专家组现场考查、结论审议等程序通过专业认证,有效期为6年(有条件,2020年1月至2025年12月)。2019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受理了688个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申请,对403个专业组织开展了工程教育认证,共有402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专业认证工作,大力支持工科类专业按照认证标准开展专业建设,鼓励符合申请受理范围的专业积极参与专业认证。学校将进一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三大核心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体系各个环节中,明确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融入新工科理念,继续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专业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07-01
2020
我校获批全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点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示范点项目遴选认定工作的通知》(苏教社政函﹝2020﹞4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脱颖而出,与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3个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被确定为全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点,取得历史性突破。2017年,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江苏省首家市(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三年以来,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制度健全机构,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以红色融入·铸魂育人为主线,探索常大特色文化育人新模式;拓展服务社会,持续提升资政育人的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院依托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等6个学术科研平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生态文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意识形态研究、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学院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9项,其
06-19
2020
学以赛用 赛以促研——常大学子在第十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再创佳绩
6月13日,由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石油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总决赛在线开展。此次大赛共有国内27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823支队伍报名参加,共提交作品979份。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斯伦贝谢公司组成的专家组,对入围作品进行评审。经书面评阅、在线答辩等环节评审,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选送的作品共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鼓励奖9项、成功参赛奖21项。其中,何岩峰指导的采油气工程项目获得全国一等奖,是该院继2014年以来再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实现了近六年新的突破。该院何岩峰、陶磊、邓嵩、吕晓方四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张少辉老师获得“先进个人奖”称号。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是石油石化企业认定的国内外石油行业的品牌赛事,已经成为人才培养、校企科技对接、人才招聘和石油高校间交流信息的平台,给全国各大高校石油学子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研讨、相互促进的学术性平台。石油工程学院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深根石油石化行业土壤,厚
06-12
2020
阿里云大数据学院成功入选首批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2020年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遴选结果,我校阿里云大数据学院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本次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共立项15个。近来年,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统筹推进产业学院建设。2017年以来,学校先后成立阿里云大数据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将产业学院建设作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重要战略部署。学校产业学院建设成效显著,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了有力支撑。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将以此次建设点成功获批为契机,加大产业学院建设力度,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机制,确保建设成效,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06-11
2020
常州大学喜获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先进高校”荣誉称号
近日,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和表率作用,进一步提高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和服务能力,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开展了2019年度江苏高校协同创新工作先进高校评选工作,常州大学喜获“先进高校”荣誉称号。我校建有“光伏科学与工程”和“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两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简称“中心”),中心始终围绕国家和江苏高质量发展需求,充分整合资源、协同创新要素,主动对接服务实体经济,有效助推了区域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始终把中心作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教育厅“科技改革30条”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各类考核和激励机制。学校协同创新管理办公室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有效促进了中心的高质量发展。
06-01
2020
我校财税法学科智库成果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重要批示
我校财税法学科智库成果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重要批示近日,民盟中央向常州大学发出感谢信,感谢我校财税法学者在参政议政领域作出的贡献。我校梁文永教授在疫情期间起草的《关于完善境外人士来华工作有关法律制度的建议》作为重要的参政议政素材,被民盟中央采纳,并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该份建议就进一步完善境外人士来华工作有关财税法律制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财税法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基础和支柱,我校高度重视发展财税法学科,建立了“一所两院”的学科发展体制,即在史良法学院财税法研究所基础上,先后建立中国法学会财税法治研究方阵成员单位——“中国财税法治战略研究院”以及民盟江苏省委参政议政智库——“江苏财税政策研究院”。在各级领导关心下,常州大学财税法学科社会服务工作成绩斐然,形成了系列标志性智库成果,扩大了常州大学的社会影响力。
05-21
2020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年担当——我校师生喜获团中央、团省委多项表彰
近日,共青团中央、共青团江苏省委对共青团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表彰,我校喜获多项荣誉。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开展的2019年“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荣获全国“先进单位”称号,1支专项社会实践团队获得2019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篇实践报告荣获2019年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优秀调研报告”;在2019年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荣获江苏省“先进单位”称号,6支社会实践小分队获评“优秀团队”称号,1个社会实践基地获评“优秀社会实践基地”称号,2篇报告获评“优秀调研报告”,8人获评“先进个人”称号,5人获评“先进工作者”称号;在2019年江苏省“艺术点亮童心”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1支社会实践团队获评“优秀志愿服务团队”,3人获评“优秀志愿者”,1人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在共青团江苏省委开展的全省大学生抗疫先进个人评选中,我校5名同学荣获“江苏省大学生抗疫先进个人”。在共青团江苏省委开展的2019年度“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江苏省优秀团支部书记”“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
05-17
2020
我校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创新高 位居全国第129位
5月15日,软科正式发布“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全国1200所本科高校参评,其中综合性大学排名主榜共有567所高校上榜,常州大学排名创新高,位居全国第129位,分别较2019年、2018、2017年上升了39位、50位、83位;江苏省内排名第18位,分别较2019年、2018、2017年上升了2位、6位、7位,排名稳步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源自软科自主研发的大学可视化评价分析专利技术,依托“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的数据支持,设置了十大评价模块,细分30个评价维度,精选84项评价指标,涉及数百个评价变量,是对中国大学办学水平的立体化监测评价。近年来,学校聚焦内涵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围绕石油石化、创新创业、红色文化等方向凝练特色,强化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服务社会发展、治理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尝试,办学综合实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均得到大幅提升,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讯员/孙荪 审核/任玉荣 编辑/庄媛)
05-15
2020
我校在武书连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位列150位
近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教授主持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大学排行榜公布,我校综合实力排名位列全国高校150位,较去年提升6位,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教师学术水平获得A等,排名全国高校第71位,位列省内高校16位。据统计,学校综合实力排名比2012年提升148位,教师学术水平连续5年保持全国高校百强行列。(通讯员/李每佳 审核/浦建民)
05-10
2020
我校教师首次入选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020年5月7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本次国内共有来自242个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2163位学者入选。我校史一安教授在化学学科领域进入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学校高被引学者入选数排名第148名,这是我校教师首次入选该榜单。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Scopus数据库(全球领先的同行评议文摘引文索引库)作为统计来源。它是全球领先的同行评议摘要引文数据库。入选该榜单表明其在相关研究领域具备了较高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其科研成果为该领域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史一安教授,是国际公认的重要人名反应Shi Asymmetric Epoxidation(史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以及Shi’s Carbenoid(史氏卡宾)发明人。在Acc. Chem. Res.、Proc. Natl. Acad. Sci. USA、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J. Org. Chem.、Org. Lett.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综述及研究论文160余篇,获授
05-07
2020
我校朱卫国团队提出增强有机室温磷光新理论
固体分子与室温磷光(RTP)性质的相关性,如弛豫动力学和发光强度之间的相关性迄今仍不明确,探明其中的科学奥秘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手性发光材料在螺旋自组装、手性识别、生物传感、3D显示、信息存储与处理、圆偏振激光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早在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Wallach对于手性分子提出了著名的Wallach规则:在晶体中,外消旋构型分子一般会比其绝对构型分子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大的密度。但是在手性发光材料,特别是在长寿命的手性RTP材料中是否也遵守Wallach规则至今是个谜。 Otto Wallach was a German chemist who received the 1910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his work on alicyclic compounds. Wallach’s rule states that racemic crystals are more stable and dense than their chiral counterparts.针对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通过不懈探究,近期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卫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97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3
/
7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