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常大捷报
首页
首页
常大捷报
常大捷报
08-29
2023
常大学子蝉联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8月16日至8月22日,2023年“天正设计杯”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总决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凌云队作品《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年产12万吨己二腈项目》(参赛队员:朱焕杰、高杰、李梦露、唐一航、李欣庭;指导老师:周满、马江权、黎珊、侯涛、钟璟)经过江苏省省赛、华东赛区选拔赛以及全国总决赛的激烈角逐,斩获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特等奖,并获得“设计文档质量优秀奖”的好成绩。
08-28
2023
常州大学女子舞龙队再获全国大学生龙狮锦标赛冠军
8月21日,第15届中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在河南周口启幕,大赛吸引了全国34所高等院校的794名运动员、教练员、领队参加。常州大学女子舞龙队克服高温、伤病等突发困难情况,发挥出色,最终荣获女子舞龙自选套路冠军、规定套路第五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现了常大女子舞龙队风采,蝉联三届全国大学生女子舞龙自选套路冠军。
08-02
2023
我校荣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全国半决赛特等奖并晋级全国总决赛
7月31日,2023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英语类专业组)在西安落幕,我校英语系冯健高、却俊、杨逸团队荣获特等奖,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本场比赛共有8支来自全国不同省份的复赛优胜队伍参加,围绕“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数字赋能,创新育人”这一主题,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分享特色教学经验,共同切磋,展示英语专业课程创新应用数字技术、落实铸魂育人的有效实践。在现场数百名与会教师的见证下,我校英语系团队所展示的“英语演讲与口才”课程,凭借对教材内涵的充分挖掘、思政育人目标的有效落实、数字技术的合理应用以及现场的出色表现,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以评委评分、观众评分和总分三项全部第一的绝对优势获得特等奖。这充分体现了外国语学院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对教学团队的培育以及对教学大赛的实践指导。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创办于2013年,在全国高校外语教育领域广受认可,近年来被连续列入《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数据来源。本年度的比赛分初赛、全国复赛、全国半决赛、全国总决赛四个赛段,其中江苏赛区还增设了省级选拔赛,英语系教师无惧挑战,在外国语学院的积极号召和大力支持下,及早筹备,认真领会赛事精神,精心设计
07-25
2023
学校入选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
7月25日,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江苏常州成立。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支持建设我国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州大学成为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有关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共同牵头,首批成员单位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常州大学等9所普通高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30多所职业院校、中国中车及其40多家所属制造类子公司,长春市教育局等5个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支持单位参与。据了解,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将探索创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运行机制,创新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行业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和颠覆性技术,联合产业链相关重点企业,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协同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政行企校协同,破解制约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的机制性障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为其他行业共同体建设提供成熟的经验和示范。同时,共同体将发挥普通高校学科、师资、科研、平台等
07-24
2023
我校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赛中取得新突破
7月16-19日,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选拔赛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经过校赛、省赛选拔,我校参赛项目获省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同时获得主赛道优秀组织奖、红旅赛道优秀组织奖,一等奖及获奖总数双双取得新突破。荣获本届“互联网+”省赛一等奖的9个项目分别有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报送的《芯联华夏——温度监测芯片国产化开拓者》、华罗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报送的《驰能无限——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的创新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报送的《折叠屏手机精密铰链国产化领航者》和《秸出膜范——生物质聚氨酯助力打造秸秆高值化共富新农村》、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报送的《高山流水:国际领先的智慧低碳冷却塔引领者》、美术与设计学院报送的《西月艺术——DIY艺术体验行业全国领先的综合服务商》、吴敬链经济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报送的《白马优选——新媒体赋能本地餐饮消费与供应链升级》、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报送的《皂福于民——油茶废料处理助力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及药学院报送的《天新莼宝》项目。根据省赛规则,我校有5个主赛道一等奖、3个红旅赛道一等奖及1个主赛道往届一等奖等共计9个获奖项目将继续参加由省
07-16
2023
陈新教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7月13日,俄罗斯工程院院长B. V. Gusev院士向常州大学陈新教授发来贺信,祝贺他成功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这也是常州本土产生的首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新当选外籍院士由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统一推荐,俄罗斯工程院通过材料审核、院士推荐、专家答辩、俄罗斯工程院全体会议投票等流程,经过多轮严格的学术评审和遴选程序而产生。陈新教授简介 陈新,1965年出生于河南省罗山县,1983年考入兰州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化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于1993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作博士后,1995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97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和杜克大学作博士后研究。从2001年到2004年,供职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TransTech Pharma,2004年至2010 年,受聘为杜克大学化学系小分子合成中心主任和研究助理教授。2010年,全职回国工作,任职于常州大学药学院。陈新教授的主要业绩包括两个方面: (一)学术研究方面,他在膜蛋白GPCR小分子调节剂方面开展了原创性研究工作。他同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杜克大学Robert Lefk
07-14
2023
2023年7月ESI最新排名数据公布
7月13日,根据最新一期ESI数据(统计时间节点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数据显示,我校共发表ESI论文9146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122581次,全球排名第1594位,位列全球排名前0.186%,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148位,江苏省内高校排名第21位。本期统计区间内,我校共发表高被引论文95篇(较上期增加7篇),热点论文8篇。高被引论文发表数量贡献突出的三个学院为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27篇、石油化工学院26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7篇。我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三个学科中,化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3346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50346次,全球排名第422位,位列前0.237%,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77位,江苏省内高校排名第12位(省内排名较上期上升1位);材料科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2231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31325次,全球排名第463位,位列前0.359%,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102位,江苏省内高校排名第15位(省内排名较上期上升1位);工程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1337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16134次,位列全球第756位,位列前0.337%,中国大陆高校排名
07-09
2023
史良法学院《法律与伦理》集刊入选2023版SCD来源刊目录
近日,2023版SCD《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刊目录公布,共涉及14个大类学科2534本刊物,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创办的集刊《法律与伦理》成功入选“法学”类来源刊目录。
07-07
2023
常州大学获批2023年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校领衔示范项目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2023年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示范项目立项名单,常州大学《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获评高校领衔示范项目。
07-07
2023
我校宋林飞教授著作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调整情况,我校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宋林飞教授的著作《共同富裕论》(浙江人民出版社)入选“哲学社会科学出版规划”增补项目,这是我校首次入选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
07-03
2023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专业2013届校友王直荣荣获江苏“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
近日,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江苏最美人物》在江苏城市频道播出,我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专业2013届毕业生王直荣被授予江苏“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荣誉称号。
06-30
2023
我校新增3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6月27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联合发布了《关于发布已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名单的通告》(工程教育认证通告〔2023〕第1号)。我校软件工程、生物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3个专业首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第三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有效期为6年(2023年1月至2028年12月)。截止目前,我校共计1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学校共有符合认证基本条件的工科专业30个,已有1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占比50%。2022年受理的石油工程专业将于下半年进校现场考查,2023年我校有4个专业认证申请获得受理(含2个专业第三次认证)。通过专业认证,加强了专业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了质量保障“底线”机制,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一流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新时期国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出台《常州大学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实施办法》《常州大学本科专业质量评价办法》等文
06-29
2023
我校师生获第十三届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和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近日,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十三届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和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暨2023年“最美大学生”“最美高校辅导员”推选结果公布。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蔡震宇获第十三届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机器人产业学院(中以科创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王泽垚获第十三届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蔡震宇老师在18年辅导员从业生涯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助力培养高层人才,他协助学院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双创竞赛中获奖60余项,助力学院不断深化创新创业体系建设。他曾获“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常州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常州大学最美辅导员”等荣誉称号。王泽垚瞄准机器人产业,立志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高端制造业发展,以“十年磨一剑”的信念踏上机甲研发制造的漫漫征途,他勤奋学习,组建团队,积极投身“硬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实际开展高强度、高密度的学习和高水准、高难度的实践,获得国家级奖项5个、省级奖项6个、公开发明专利2件,成功签约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据悉,本次展评活动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经学校推荐、资格审查、专家初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92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8
/
71
跳转到